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路面结构对填砂路基不均匀沉降变形的力学响应

发布时间:2018-10-30 12:36
【摘要】:针对填砂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对路面结构产生破环的情况,建立起能反映填砂路堤不均匀沉降对沥青路面结构影响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分析不均匀沉降量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研究不同路面结构层次组合对填砂路堤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根据研究成果提出,实际工程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填砂路堤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在保证路表弯沉、道路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可适当选用模量较低的基层材料;随着底基层厚度的增加,基层底面水平向附加拉应力减小,故在实际施工中可适当增大级配碎石底基层的厚度。
[Abstract]: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which can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uneven settlement of sand fill embankment on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is established in view of the situation that uneven settlement of sand filled roadbed produces a broken ring on pavement structure, which can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uneven settlement of sand filled embankment on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By calcu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uneven settlement amount on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the adaptability of different pavement structure levels combination to uneven settlement of sand fill embankment i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ontrol the uneven settlement of sand fill embankment in actual engineering, so as to prolong the pavement service life. On the premise of guaranteeing the road surface deflection and the road bearing capacity, the base material with lower modulus can be properly selec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base, the horizontal additional tensile stress on the bottom of the base decreases, so the thickness of the graded gravel base can be increased appropriately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同济大学;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2012AA1122505)
【分类号】:U416.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郗翠莲;;砂土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新技术[J];交通标准化;2008年Z1期

2 王大群;吴豪;王燕;孙中才;詹飞;;高速公路填砂路基的设计与应用[J];交通科技;2011年01期

3 蒋鑫;邱延峻;;半填半挖式路基差异沉降对沥青路面结构影响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年04期

4 黄琴龙,凌建明,钱劲松;新老路基工后差异变形对路面结构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5 范云,汪英珍;细砂填料改良技术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富健,唐伯明,何兆益,韩艳;车辆超载及超限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的影响分析[J];华东公路;2002年05期

2 吴志昂;孙四平;;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初探[J];华东公路;2004年04期

3 林荣金;;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华东公路;2004年06期

4 孙四平;吴志昂;郭忠印;苏新国;肖益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初探[J];华东公路;2004年Z1期

5 林荣金;;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华东公路;2005年01期

6 马晓晖;李立寒;;高速公路拓建中不均匀沉降对路面拼接的影响分析[J];华东公路;2009年06期

7 刘舒舒;张晓春;;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研究[J];华东公路;2009年06期

8 谢水友;;车辆荷载对沥青路面损坏的影响分析[J];华东公路;2009年06期

9 喻乐华;徐伟;董艳;崔蒲亮;;弋阳某标段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质量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王陶;进化算法结合神经网络反演刚性路面模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荣鸣;彭政;;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技术[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朱洪洲;唐伯明;何兆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影响因素正交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岳军声;乔东华;张华;;连续配筋混凝土技术在山区高等级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A];开拓进取 再创辉煌——贵州省公路学会2008年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4 吴瑞麟;彭前程;张帆;简晓波;吴贤国;车丽彬;;土工格栅处理拓宽路堤不均匀沉降有限元仿真[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岩松;;低剂量水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6 吴瑞麟;彭前程;张帆;简晓波;吴贤国;车丽彬;;土工格栅处理高速公路拓宽路堤不均匀沉降有限元仿真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五届(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俊卿;王保实;;移动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粘弹性沥青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8 刘晓珑;;大粒径沥青混合料(OLSM)柔性基层在旧路改造中的应用[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9 刘强;郝增新;谢兆行;刘莉;;旋喷桩法在老桥桩基缺陷加固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吴晓琳;;压浆法在107国道漯河境段改建工程旧路面病害处理中的应用[A];2013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玉;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老化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皓玉;车辆与路面相互作用下路面结构动力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路永婕;重载汽车与路面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于哲夫;一种新的特征选择方法及其在路面使用性能分析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高伟;季冻区水泥路面缩缝传荷体系与结构性损坏关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李振霞;沥青路面复合基层结构与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王保良;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疲劳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董忠红;重型车辆—沥青路面系统动力响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傅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10 徐鸥明;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媛媛;MAC改性沥青SMA在高等级公路罩面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建伟;城市主干道级配碎石材料组成分析与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兴;张石高速公路重载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侯昭光;现场冷再生混合料性能与施工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盛;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厚度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黄雄立;冰灾对湖南高速公路路面性能的影响及灾后养护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炎炎;就地热再生PE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向烨;基于行车舒适性的高填方路基差异沉降指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姚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伍卫良;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建军;;高路堤不均匀沉降对半刚性基层结构的影响[J];华东公路;1990年04期

2 陈玉良,吕悦,张志宁;公路拓宽改建工程路面纵向开裂原因及防治[J];华东公路;2003年01期

3 张建邦;秦沈线东段细砂改良及有关问题的再思考[J];路基工程;2002年02期

4 苏建林;张惷生;;充分利用当地天然砂填筑高速公路路基[J];路基工程;2006年03期

5 凌建明,王伟,邬洪波;行车荷载作用下湿软路基残余变形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1期

6 黄琴龙,凌建明,唐伯明,蒙华;旧路拓宽工程的病害特征和机理[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7 范云,陈进杰,王明生;以波速代替K_(30)评价路基压实质量的理论与实践[J];岩土力学;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远文,吴堂林;回填砂施工及检测[J];公路与汽运;2001年01期

2 欧阳纯;对港湾工程中抛填砂的探讨[J];水运工程;1985年05期

3 温致雨;水下填砂振实施工[J];水运工程;1991年09期

4 王琼;;浅析填砂路基施工工艺控制[J];工程与建设;2009年06期

5 陈科强;;填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其检测技术初探[J];广东科技;2011年02期

6 姚康宁;;谈填砂路基的软基处理工艺[J];山西建筑;2013年11期

7 孟磊;采用化学纤维网管中填砂的地基改良方法[J];建筑技术通讯(施工技术);1975年06期

8 王敏;;高速公路填砂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15期

9 黄锐;;换填砂及振冲密实工艺在码头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年02期

10 孙宝志;田志军;阚红娜;;泌南高速公路填砂路基施工技术[J];中外公路;201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凯;;浅谈填砂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A];2013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李翔宇;李红学;王会明;童念;郭红仙;;高速公路填砂路基施工技术[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3 高大钊;刘特洪;;三峡秭归县城新址回填砂工程性状[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4 伊左林;刘美林;;深水码头陆域大厚度回填砂的振冲密实[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罗潇;罗晓辉;黄跃;;包边填砂路堤结构稳定性与优化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6 李华;吴浚郊;黄天佑;胡永沂;康进武;;气力填砂过程的研究[A];2008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8年

7 金国平;黄敏;邹宗煊;张清华;李朝晖;何鸽俊;韩少华;黄镇国;;扩大头带肋填砂预应力管桩的研究与应用[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赵士振;网上“晒”成果 共享出效益[N];中国石化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曾赞文;填砂爆破机理及装药参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马成;填砂路基边坡稳定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飨民;全断面填砂路基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00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00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4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