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要点与有关建议

发布时间:2018-11-01 13:58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科研与建设、运营实践,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形成了设计、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的成套技术,对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技术创新、研究成果和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可为我国后续高速铁路隧道标准修编及工程建设提供依据,并为最终形成完善的高速铁路建设技术体系提供帮助。研究结论:通过对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的系统总结,提出了我国高速铁路隧道的技术要点,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处理建议:(1)总结了我国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技术要点,包括解决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的设计措施、高速铁路大断面隧道结构设计技术、新型隧道洞门设计技术、因地制宜的防排水结构型式和结构体系等;(2)总结了我国高速铁路隧道的施工技术要点,包括大断面隧道控制爆破技术、施工机械化配套技术、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技术、隧道风险管理技术等;(3)总结了我国高速铁路隧道的质量检测技术、静态验收和动态验收要求;(4)针对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存在的衬砌质量缺陷、渗漏水问题、洞门边仰坡稳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意见;(5)该研究可为今后的高速铁路隧道设计和施工不断改进及完善提供参考。
[Abstract]:Research objective: through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peration practice, the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engineering in China has formed the complete set of technology of design, construction,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which i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engineering in China.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n the construction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following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standard revision 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provide the help for the final formation of the perfect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ystem. Research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summary of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technical key points of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deal with the existing problems: (1) summarize the key points of design technology of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in China; It includes the design measures to solve the aerodynamics problem of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the structure design technology of large-section tunnel of high-speed railway, the new tunnel door design technology, the structure type and structure system of waterproof and draining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etc. (2) the main poin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in China are summarized, including control blasting technology of large-section tunnel, matching technology of construction mechaniz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ad geological tunnel, advanced geological forecast and monitori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Tunnel risk management technology; (3) summarize the quality inspection technology, static acceptance and dynamic acceptance requirements of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in China; (4) the problems of lining quality defect, leakage water and slope stability of tunnel are analy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5)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high speed railway tunnel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重点课题-高速铁路路桥隧工程技术总结(2011G010-B)
【分类号】:U238;U45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龚彦峰;;高速铁路隧道斜切式洞门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肖明清;;防水型复合式衬砌隧道的设计要点[J];铁道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腾飞;;水下浅埋小间距软岩隧道孔隙水压力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2 岳健;冷伍明;赵春彦;;水下浅埋软岩隧道施作拱墙二衬力学效应的现场实测与分析[J];工程勘察;2011年07期

3 岳健;冷伍明;赵春彦;;水下浅埋公路隧道施作仰拱力学效应的现场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6期

4 卿三惠;李雪梅;卿光辉;;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技术创新[J];高速铁路技术;2014年01期

5 陈娟;;高速铁路隧道防灾救援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年07期

6 谢义华;;高速铁路帽檐斜切式隧道洞门施工技术[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7 吴建军;;破碎围岩条件下铁路隧道单层衬砌结构力学特征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8 张雷;杨明智;张辉;金琦;;高速铁路隧道洞门对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的影响[J];铁道学报;2013年11期

9 龚彦峰;;向莆铁路青云山隧道紧急救援站设计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10 危强;舒中文;;兰新线妖魔山隧道病害整治[J];铁道建筑;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健;浅埋暗挖法修建水下小净距软岩隧道的力学行为和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魏敏敏;雷击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的冲击响应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王伟;高铁接触网吊弦疲劳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赵昱萌;山区高速铁路隧道救援设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李琦;大断面铁路隧道洞门结构土压力的计算分析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余飞;高速动车组边门运行状态仿真及故障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常翔;张献伟;;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控制[J];隧道建设;2007年S2期

2 田红旗;;中国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3 骆建军;王梦恕;高波;王英学;;高速列车进入带缓冲结构隧道的压力变化研究(Ⅰ)[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7年04期

4 王英学;高波;郑长青;赵文成;;高速列车进入隧道产生的微气压波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琚国全;陈赤坤;曹_g;赵辉雄;;中德高速铁路隧道技术标准对比分析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1年02期

2 段超;;浅谈高速铁路隧道防水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9期

3 殷庆武;;高速铁路隧道质量缺陷处理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年17期

4 常翔;张献伟;;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控制[J];隧道建设;2007年S2期

5 樊敏;李远富;;困难艰险山区高速铁路隧道应急救援设计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2年10期

6 肖厚云;张鹏;刘清名;;高速铁路隧道混凝土缺陷处理技术[J];四川水力发电;2012年06期

7 谷风硕;;高速铁路隧道混凝土缺陷处理技术分析[J];商品混凝土;2013年06期

8 严金秀;日本又一高速铁路隧道顶部混凝土掉块使货车脱轨[J];世界隧道;2000年02期

9 吴炜;彭金龙;刘伊江;梅元贵;;道碴对高速铁路隧道压缩波传播影响的探讨[J];铁道建筑;2006年10期

10 肖书安;张正禄;;高速铁路隧道竣工测量新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常翔;张献伟;;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控制[A];中铁隧道集团2006年客运专线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常翔;张献伟;;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控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理论与应用——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常翔;张献伟;;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控制[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常翔;张献伟;;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控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勤俭;肖伟;易图兵;;浅论寒冷地区高速铁路隧道温度场变化特性及其影响[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悦新;何树第;;略论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王中平;;高速公路扩建对下伏高速铁路隧道安全状态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梅元贵;;高速铁路隧道压力波—维模型数值方法简介[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仇文革;龚伦;;论高速铁路隧道支护结构质量检测技术[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许岗 王昌尧 朱颜明;世界最长的高海拔高速铁路隧道 祁连山隧道全面开工建设[N];中华建筑报;2010年

2 通讯员许岗 朱颜明 记者王昌尧;世界最长高海拔高速铁路隧道开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3 戴小巍;肖明清:高速铁路隧道设计的奠基人[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4 张喜平 刘伟 唐新华;遂渝高速铁路隧道贯通[N];四川日报;2004年

5 记者 矫阳;已掌握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关键技术[N];科技日报;2006年

6 记者 钱厚琦;中国高速铁路隧道国际技术交流会召开[N];中国建设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娟;基于损伤理论的高速铁路隧道结构振动响应分析及疲劳寿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丁祖德;高速铁路隧道基底软岩动力特性及结构安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李修柏;特长高速铁路隧道火灾人员疏散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赵文成;高速铁路隧道缓冲结构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斌;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及其对支护结构耐久性影响[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2 张信议;高速铁路隧道内气动荷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赵昱萌;山区高速铁路隧道救援设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杨帆;基于旋成体模型的高速铁路隧道进出口波的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5 毕立栋;高速铁路隧道穿越高层建筑施工力学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陈东柱;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及其整治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褚华峰;高速铁路隧道噪声特性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8 苏丽娟;高速铁路隧道围岩支护参数优化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艾小冬;高速铁路隧道结构二维动力分析程序研发[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陆振华;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04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04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e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