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孔板连接件初期抗剪刚度试验
[Abstract]: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shear stiffness of perforated slab connectors used in composite structure bridges, the variation parameters such as apertur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of concrete, diameter, strength and modulus of steel bar in the hole are taken as variable parameters. The shear stiffness tests of 60 model specimens were carried out. The slope ratio of tangent to Secant of shear relative slip curve of each specimen is analyzed, and the method of choosing shear stiffness of opening plate joint with the slope of Secant corresponding to relative slip 0.2mm is put forward. The shear mechanism of concrete and steel bar in holes is analyzed by means of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method, and the theoretical expression of shear stiffness of perforated plate connectors is derived. 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123 model tests, a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shear stiffness of perforated plate connections is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ula reflects the concrete in the hole, the reinforcement in the hole and its effect on the concrete constraint.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the formula is clear and can be used in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joint of the steel an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
【基金】: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2013 318 822 370)
【分类号】:U441;U446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苏小波;李小珍;肖林;卫星;易虹岚;;PBL剪力键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及展望[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2 白光亮;唐光武;;斜拉桥桥塔钢混组合结构剪力键选型试验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张瑜;郭成喜;;开孔板连接件和T型开孔板连接件的性能比较[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耿东升;刘永健;宋瑶;;大跨径斜拉桥钢混结合梁段格构室应力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卫星;肖林;;钢混结构PBL剪力键推出和推入试验力学特征及破坏机理[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琼;钢—混凝土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受力性能与计算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王茜;钢桥塔与组合桥塔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杨明;波纹钢腹板箱梁桥转向装置和剪力连接件理论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白光亮;大跨度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结构行为与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侯文崎;铁路钢—混凝土组合桥及剪力连接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范亮;钢箱—混凝土组合拱截面受力行为与设计原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向红;装配式钢箱—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性能试验与设计理论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8 张俊光;PBL加劲型方钢管混凝土轴压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张鹏;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段受力性能与设计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10 侯忠明;钢—混凝土结合梁桥动力性能及损伤识别的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哈布;开孔钢板剪力键的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滇生;詹佳明;余强;;连接件位置和数量对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影响[J];浙江建筑;2008年05期
2 苏庆田;汪瑞;王巍;;波折开孔板连接件基本力学性能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2期
3 HUGHM.REYNOLDS ,ORVILLEE MORROW ,蔡念谦;后摆动中心液浮推力向量控制用的连接件的材料研制[J];固体火箭技术;1978年03期
4 薛景川,杨玉功;结构连接件常幅载荷下的无裂纹寿命预计[J];航空学报;1982年02期
5 刘玉擎;周伟翔;蒋劲松;;开孔板连接件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桥梁建设;2006年06期
6 张兴虎;杨威;姜维山;李亚莉;;组合梁新型连接件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尤元宝;刘凡;韩伟;陈建兵;;不同波高的波折板连接件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许燕;刘平;;开孔钢板连接件承载力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苏庆田;汪瑞;王巍;;T形开孔肋连接件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J];结构工程师;2011年06期
10 陈建兵;尤元宝;赵文娟;;钢-混组合结构2种新型连接件性能及不同间距对比研究[J];世界桥梁;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瑜;郭成喜;;开孔板连接件和T型开孔板连接件的性能比较[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晨;刘玉擎;吴文明;;开孔板连接件抗剪强度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克姣;田本鉴;熊峻江;;航空金属结构铆钉连接件疲劳性能与寿命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李彬;孙晓程;范炜;;高层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支撑节点连接件的分析与设计[A];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含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九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克姣;田本鉴;熊峻江;;航空金属结构铆钉连接件疲劳寿命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杜敬;;粉末压机的改进及模具连接件设计[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50周年论文集[C];2014年
7 罗淋尹;王梦莹;熊峻江;;航空金属结构螺栓连接件疲劳性能与寿命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苏少燕;闫杰;;钢镀锌与钢镀镍连接件西沙自然环境试验的案例浅析[A];2010第十五届可靠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熊虎铖;赵鸿铁;蒋孝伟;付果;;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掀起效应及其理论计算[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王连广;刘之洋;王庆利;;弯筋和槽钢连接件在火山渣混凝土中性能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通讯员 李国宝 宋丽芳 本报记者 张希;奥运火炬,,90天内拿出7批样品[N];南京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马宁 武晨;不会严重影响飞机安全性但连接件应进行设计改进[N];中国航空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于扬;六类走向主流[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4 孙晟东;布线系统标准的发展[N];中国电子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王丽华;自制家具的苦乐生涯[N];中华建筑报;2006年
6 龚娅;甄别六类真伪有高招[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7 刘侠;德国威琅电气想后来者居上[N];中国工业报;2004年
8 ;摩托车乘员头盔[N];中国质量报;2003年
9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刘晓红;对“没有一张椅子能真正带回家”评语的思考[N];消费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苏哈布;开孔钢板剪力键的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张鹏;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段受力性能与设计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田颖;EOL产品拆卸序列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威;新型开孔板连接件抗剪性能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宾恩富;新型剪切连接件的受力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力为为;钢—混凝土组合梁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4 尤元宝;波折形开孔板连接件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2年
5 马元飞;波纹钢腹板箱梁连接件承载力试验[D];长安大学;2013年
6 谭婷;钢—混凝土组合构件连接件损伤识别[D];湖南大学;2011年
7 陈存辉;汽车电气连接件测试系统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崔戌娟;板式家具偏心连接件接合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于吉鹏;板式家具倒刺固定连接件连接强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10 王克峰;连接件疲劳寿命分析的改进SSF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05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05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