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钢-混凝土简支结合梁基本动力特性的解析解

发布时间:2018-11-07 08:17
【摘要】:考虑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相对滑移,对考虑阻尼的钢-混凝土结合梁基本动力方程进行推导,采用分离变量法得到简支结合梁自振频率与振型的解析解,并对其正交条件进行探讨。将理论分析结果、数值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柔性抗剪连接件的存在,结合梁中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其动力平衡方程形式更为复杂,表现出与普通梁不同的动力特性。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relative slippage between steel beams and concrete slabs, the basic dynamic equation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s with damping are derived, an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he natural vibration frequencies and modes of simply supported composite beams 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separating variables. The orthogonal conditions are discuss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ults, numerical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flexible shear joint, the relative slip between steel beam and concrete slab occurs in the combined beam, and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equation is more complex, showing different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ordinary beam.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025,51108281)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0G004-J)
【分类号】:U44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聂建国,沈聚敏,袁彦声;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变形计算的一般公式[J];工程力学;1994年01期

2 张晔芝;高速铁路连续结合梁的响应分析[J];铁道学报;2002年06期

3 蒋丽忠;丁发兴;余志武;;钢-混凝土连续组合铁路桥梁综合动力性能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建新,王肇民;组合桁架中节点板上升式连接件有限元分析模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9年03期

2 李国强,周宏宇,徐彬,何天森;连续组合梁挠度及强度计算的综合评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3 刘永标;程桦;张标;刘焕文;;超高悬挑结构支撑架体顶部立杆受力状态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卢彭真;赵人达;诸葛萍;;钢-混凝土组合直箱梁变形理论分析及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孙文彬,曹茂柏;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考虑滑移效应的曲率分布分析[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申新凯;周志祥;庄家智;;钢箱-环氧混凝土组合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孙文彬;部分剪力连接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的滑移性能分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黄琼;叶梅新;韩衍群;;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桥面的徐变和应力重分布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9 蒋丽忠;汤裕坤;;二阶弯矩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变形的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10 叶梅新;韩衍群;;连续钢桁结合梁桥负弯矩区桥面系受力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清华;;钢桁架—混凝土组合设备基础的应用及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2 王景全;吕志涛;刘钊;;部分剪力连接钢-混凝土组合梁变形计算的组合系数法[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3 金建新;王肇民;;节点板上升式连接件的有限元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4 刘航;李晨光;鲁昂;聂建国;高璀旭;;简支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研究[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航;李晨光;鲁昂;聂建国;;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研究[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铁成;赵程;张小鹏;韦灼彬;;滑移对钢—混凝土组合板挠度影响分析[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欧阳政伟;蒋丽忠;周凌宇;;预应力钢-混凝土施加预应力时的滑移效应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铁成;韦灼彬;张小鹏;赵程;李增志;;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的变形计算[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施悦;胡夏闽;江敏;;部分外包组合梁的挠度计算和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帅;李运生;张彦玲;;铁路钢-混凝土结合梁桥动力系数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芳;列车荷载及地震作用下隔震铁路桥梁的动力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彦宏;型钢混凝土偏压柱粘结滑移性能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3 陈玉骥;高速铁路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桥的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周凌宇;钢—混凝土组合箱梁受力性能及空间非线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5 韦灼彬;钢筋混凝土桩基梁板码头爆炸毁伤及抢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毛学明;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特性分析与加劲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荷载分布宽度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陈丽华;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及梁柱节点的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王银志;考虑结构整体性的组合梁抗火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杜德润;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及组合框架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付果;考虑界面滑移及掀起影响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试验与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弹性剪切连接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文浩;冷弯U型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力学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邵晓辉;钢—混凝土双面组合梁滑移效应分析[D];石家庄铁道学院;2008年

4 张婷;简支外包U型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5 吴有俊;薄壁箱梁考虑剪力滞效应的动力特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6 王光辉;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连接件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胡玉琨;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收缩徐变效应[D];长安大学;2011年

8 吴衔;考虑界面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刚度分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旭东;T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10 曾应祝;钢桁架—混凝土结合梁受力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玉骥,叶梅新;结合钢桁梁活载作用下钢与混凝土弹性模量比的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01年03期

2 叶梅新,张晔芝;桁梁结合梁及其剪力连接件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1999年01期

3 聂建国,余志武;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4 叶梅新,张晔芝;负弯矩作用下钢混凝土结合梁性能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1年05期

5 侯文崎,罗如登,叶梅新;钢-高配筋现浇混凝土结合梁裂缝宽度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1年05期

6 王军文,刘志勇,龙佩恒;组合梁中的时效行为计算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01期

7 冯星梅,陈庆中,史永吉;高速列车与铁路简支组合梁动力相互作用仿真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弓季宗;;提高重力式桥墩动力性能的加固机理与实践[J];铁道标准设计;2006年11期

2 兰辉萍;李德建;;大型环向人行天桥的设计分析[J];钢结构;2009年12期

3 张元文;姜长宇;;公路连续梁桥冲击系数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8年14期

4 管国东;袁铜森;陈志;李龙军;;南昌市八一大桥动载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10年02期

5 陈忠辉;;植筋增大截面技术在箱形拱桥加固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年33期

6 张颖;;横隔板对简支Ⅱ形梁自振基频的影响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0期

7 武林;何沛祥;;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自振特性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常拾宝;王海忠;范新杰;;大跨预应力索拱结构动力特性参数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陈春华;李维勋;;吉安赣江公路大桥V墩体外预应力加固动力性能浅析[J];科技传播;2010年23期

10 宋洪岩;杨宝山;张元凯;;钢管混凝土拉索组合拱桥自振特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均洁;刘保东;任红伟;;预应力对波纹钢腹板箱梁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靳敏超;刘东升;董继恩;;系杆拱桥动力特性的参数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二○○八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谢邦珠;王孝国;唐亮;;巫峡长江大桥空间动力特性及欧拉稳定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张新军;;三塔悬索桥的抗风稳定性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周晶;姜爱玲;孙文杰;;黄河胜利大桥的健康检测与安全评估[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6 王孝国;张晓燕;;上承式钢管砼拱桥的计算分析[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7 宗周红;许永吉;夏樟华;林友勤;;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箱拱桥的动力特性[A];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冯双;王燕;刘伟学;;大型钢结构管道支架的设计[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邵亚会;赵林;葛耀君;;自锚式悬索桥考虑主缆振型的建模方法及其风振响应[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7年

10 李美军;郑远鹄;王孝国;唐亮;;梅溪河大桥空间动力特征及欧拉稳定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张渺;长江公路大桥通过竣工验收[N];安庆日报;2011年

2 付丽;天兴洲大桥通车鉴定方案通过评审[N];科技日报;2008年

3 付丽;鄂东长江大桥通过动静载试验[N];中国交通报;2010年

4 通讯员 付丽;鄂东长江大桥通过通车鉴定[N];人民铁道;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林;简支梁自振频率的预应力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2 杨万理;深水桥梁动水压力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贺建清;石灰改良土路基填料的动力特性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娄敏;海洋输流立管涡激振动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胡建华;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结构体系及静动力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魏海斌;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动力特性影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宋雨;文晖大桥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主要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丁文胜;下承式刚架系杆拱桥的抗震设计方法及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王达;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大跨度悬索桥随机车流车—桥耦合振动分析[D];长安大学;2008年

10 张永健;考虑剪力滞效应的薄壁结构特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龙;自锚式悬索桥的风洞试验和抗风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吴士义;大跨度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的动力与静力抗风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5年

3 蔡鹏程;三跨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特性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4 张磊;大跨度异型截面拱桥静动力分析与施工监测[D];天津大学;2005年

5 张永杰;自锚式吊拉组合桥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张凯;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地震反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吴游宇;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特性及车桥共振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李成绩;碳纤维索结构(桥梁)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D];江苏大学;2005年

9 李克银;斜拉桥施工控制三维模型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余婵娟;隔震桥梁的稳定性与动力特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15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15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b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