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采空区群桩受力机理数值模拟
[Abstract]:At present, it is very rare to study the mechanics of pile group foundation in goaf of high speed railway.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of pile group in goaf of Guanshan Bridge from Hefei to Fuzhou, the force law of pile group is obtain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load, the axial force on the top of the pile changes obviously, the axial force of the pile body decreases gradually along the depth, and the axial force of the pile body does not change in the goaf roadway, all the piles are end bearing friction piles. The pile side friction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along the pile body,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whole pile lateral friction distribution moves down, and the gravity center of the pile side friction distribution through the goaf is slightly deeper than that of the pile without the goaf. The soil stress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ile under the cap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corner position of the pile cap.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oa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soil stress in the pile is smaller than that at the top of the pile, and the pile begins to bear more loads.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广西科技大学;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铁四院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2010K31)
【分类号】:U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范臻辉;刘武成;肖宏彬;;竖向荷载作用下大直径桩荷载传递机理的数值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06年09期
2 徐丽芬;马建林;王磊;;垂直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摩擦桩基础平面布置形式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铁道建筑;2008年06期
3 肖昭然;单桩分析的双曲线模型及相应参数的确定[J];土工基础;2002年03期
4 刘金砺,袁振隆;粉土中钻孔群桩承台-桩-土的相互作用特性和承载力计算[J];岩土工程学报;1987年06期
5 韩煊,张乃瑞;北京地区群桩基础荷载传递特性的现场测试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6 戚科骏;宰金珉;王旭东;汪中卫;;基于相互作用系数探讨的群桩简化分析[J];岩土力学;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奇;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变形性状试验与工后沉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智毅;汪荣华;;静力触探在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勘察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10年04期
2 雷亮亮;王国体;徐良辉;;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效应的有限元分析[J];安徽建筑;2012年01期
3 张旭东;小煤窑采空区冲击钻桩局部封堵施工技术[J];地下空间;2000年03期
4 黄跃群;刘耀儒;杨松林;;复合桩基础桩-土-承台承载力特性分析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5 刘学强;;桥基荷载作用下特殊高边坡岩体力学行为三维数值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李晓兵;张会远;;岩溶区隧道注浆技术质量控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顾成权;;武广客运专线天子岭隧道地下暗河位置的确定[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S1期
8 顾成权;;大型平板载荷试验对沪昆客运专线土体强度参数的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4期
9 黄勇;;综合勘察技术在木寨岭特长隧道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吕韬;刘祥友;;信息法在复杂滑坡勘察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希强;;广深港客运专线珠江狮子洋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及盾构选型建议[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方利;;螺旋板载荷试验确定软弱地基土承载力的效果[A];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06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蔺全林;;青藏线错那湖沿岸风沙的形成机制及治理措施[A];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06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前;;黄织铁路施工中揭示的系列岩溶问题综述[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段青龙;;青藏线错那湖活动沙丘的形成机制及治理措施[A];青藏铁路运营管理及相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丰果;;大瑶山一号隧道九峰河超大断面导流洞顺穿断层施工技术[A];中铁隧道集团2006年客运专线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于东彬;;朔黄线基床表层分析及处理措施[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高红杰;;两河口滑坡稳定性评价[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惟理;钱伟平;;乌鞘岭隧道岩石试验成果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蔺全林;;青藏线错那湖沿岸风沙的形成机制及治理措施[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科宇;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承载性状的试验与理论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2 谭捍华;类土质边坡稳定性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陈仁朋;软弱地基中桩筏基础工作性状及分析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葛忻声;高层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性状[D];浙江大学;2003年
5 肖世国;岩石高边坡开挖松驰区及加固支挡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韩晓雷;非饱和沙漠地基土的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汪文彬;基于单桩载荷试验推算群桩基础沉降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杨桦;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工作性状及工程设计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钟闻华;深长桩荷载传递特性与相互作用理论及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王涛;带裙房高层建筑桩基优化设计与桩土相互作用影响系数的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连莲;软土地基中疏桩基础沉降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继芳;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与上部结构作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郭佳奇;高应力下土与结构界面模型单剪试验及本构关系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4 陈培震;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群桩竖向承载性能数值分析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银象;深厚软土区段高速铁路桥梁桩基承载机理及沉降特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6 李文娟;土质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牛富生;关中黄土地区挖孔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张洪波;秦巴山区陡坡桥梁桩基竖向承载特性现场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蔺相文;深厚软土层中桩侧压力注浆后的桩基承载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赖小俊;深厚软土层中桩端压力注浆后的桩基承载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泽中,谢涛;超大群桩基桩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2 安关峰;桩基沉降的时效分析[J];地下空间;2000年02期
3 刘勇健,李子生;岩土工程位移反分析的智能反演综述[J];地下空间;2004年01期
4 周健,曾庆有;由桩底土蠕变引起的桩基沉降简易计算方法[J];地下空间;2004年03期
5 刘春波,李晓红,王成;粘土中超长单桩的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6 张述涛;李镜培;李雨浓;;成层地基中静压桩挤土效应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7 于成浩;柯明;赵振堂;;精密工程测量中全站仪三角高程精度分析[J];北京测绘;2006年03期
8 ;A Regularization Method for Approximating the Inverse Laplace Transform[J];Approximation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1997年01期
9 徐进军,张民伟,何长虹;几种动态测量传感器综述[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年02期
10 陈建峰;花向红;蔡华;;用数字水准仪进行建筑物沉降监测与预报[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武;高层建筑桩筏基础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2年
2 蓝柳和;成层软粘土地基非线性流变固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肖宏彬;竖向荷载作用下大直径桩的荷载传递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彬;软粘土地基沉降计算及其预测反演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2 程健;软土地基路堤工后沉降时参反演与预测[D];浙江大学;2005年
3 夏森炜;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一维固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邹丹;基于荷载传递法的桩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李鹏;高填石路堤蠕变模型与参数反演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唐飞;桥梁桩基承载特性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马莲丛;铁路桥梁桩基工后沉降分析与计算[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刘芙蓉;高层建筑基础沉降计算方法探讨及反演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果元,江平,言志信;某桥梁基础的设计与施工[J];铁道建筑;2005年11期
2 张奇志;李向军;朱洪凯;;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剪力钉受力机理试验研究[J];世界桥梁;2011年03期
3 刘琼;黄彩萍;党志杰;赵亮;;斜拉桥箱梁钢-混结合段受力的试验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4 吴志敏;方海;刘伟庆;;新型复合材料弓形结构梁的设计与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10年12期
5 吕凤梧,徐伟;超深开挖面地下连续墙受力机理和基于可靠度的优化设计[J];建筑施工;2004年01期
6 李继祥;张元元;孙成访;;钢纤维混凝土六桩承台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7 童蔷,熊峰;钢管混凝土拱结构的非线性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8 张俊儒,仇文革,王飞;逆斜切式隧道门的受力机理[J];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04期
9 颜治平,薛伟强;管桩复合地基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11期
10 陈开利;;钢锚箱索塔锚固区受力机理[J];中国铁道科学;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开利;林亚超;;钢锚箱索塔锚固区受力机理研究[A];中国钢结构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纯;郭卓明;王健;;双提篮拱桥的设计与静力稳定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罗成;章继树;;特大断面公路隧道仰拱受力机理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玉擎;周伟翔;;开孔钢板连接件的受力性能及其应用[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邵长宇;;组合箱梁桥连接件受力分析与设计建议[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李国平;;预制节段式预应力混凝土梁接缝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景全;陈志涛;张建东;;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矮塔斜拉桥力学特性及热点问题研究进展[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葛运溥;膨胀土地区施工技术取得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记者 陈云芬;山区高速路桥面铺装技术领先国内[N];云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仇文革;地下工程近接施工力学原理与对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2 王宇航;曲线梁桥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扭转效应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震;沥青路面结构受力机理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2 隋园园;重载交通沥青路面受力机理及结构组合设计[D];长安大学;2007年
3 陈多;锚箱式索塔锚固结构竖向静力传力机理及模型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王敬莎;碳纤维布加固码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机理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5 祝成;基床式大直径薄壁圆筒结构受力机理与弹簧元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06年
6 陈龙;高地热环境隧道结构受力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金杰;单跨石拱桥空间受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杨红全;山区新型悬索桥加劲梁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何东升;钢锚梁—索塔水平受力机理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孙振;隧道式锚碇受力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18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18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