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洞庭湖区淤泥质黏土水泥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0 16:16
【摘要】:结合湖南洞庭湖区某高速公路淤泥质黏土软基处理工程,进行淤泥质黏土水泥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水泥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变形模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试样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淤泥质黏土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养护龄期和水泥掺入比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速率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水泥掺入比的增大而增大;水泥土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可以分为加载初始阶段、塑性上升阶段、应力~应变下降阶段和残余强度阶段等4个阶段;水泥土的变形模量随着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含水率高、水泥掺入比低和龄期短的试件呈现塑性破坏,而含水率低、水泥掺入比高和龄期长的试件呈现脆性破坏。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 project of a highway silt clay in Dongting Lake District, Hunan Province,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 of the silt clay cement modified soil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cement soil wer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strain, the variation of deformation modulus and the failure mode of cement so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uring age and cement ratio,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content. The increasing rate of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uring age 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ement ratio. The whole stress-strain curve of cement-soil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itial loading stage, plastic rising stage, stress-strain decreasing stage and residual strength stage. The deformation modulus of cement-soil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soil. The specimens with high moisture content, low cement blending ratio and short age showed plastic failure, while those with low moisture content and high cement blending ratio and long age showed brittle failur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8175) 中南大学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U416.1;U41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阮锦楼;阮波;阳军生;肖武权;;粉质粘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2 周丽萍;申向东;;水泥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9年02期

3 阮波;阮庆;田晓涛;王净伟;杨关文;;淤泥质粉质黏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4 周敏锋,张克绪;一种水泥土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5 潘林有;温州软土水泥土强度特性规律的室内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6 梁仁旺,张明,白晓红;水泥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1年02期

7 李建军;梁仁旺;;水泥土抗压强度和变形模量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志荣;李忠诚;刘江;翁鑫荣;李伟;;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强度分析及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2 周永祥;阎培渝;冷发光;纪宪坤;;固化盐渍土的力学性能[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3 阮锦楼;阮波;阳军生;肖武权;;粉质粘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4 和民锁;邹金锋;李亮;郭乃正;;武广高铁改良土施工工艺现场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5 张华;于晓敏;;加筋水泥土组合梁型钢-水泥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李小菊;夏江;李永超;严平;;水泥搅拌土植入工形桩配比实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0期

7 李彬,姚志立;加筋水泥土使用前景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02年01期

8 严耿升;张虎元;赵天宇;;改性黄土内摩擦角变化研究[J];粉煤灰;2009年04期

9 贺建清;曾娟;;循环荷载作用下低掺量水泥土试样变形性状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5期

10 刘晓明;付海雄;郭鸣琴;;水泥土的力学性能综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云安;葛修润;张鸿昌;糜崇蓉;;岩-土-结构强度参数估算及其应用探讨[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陈达;庄宁;廖迎娣;黄辉;;水泥掺入比对水泥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3 曾庆军;莫海鸿;潘泓;李茂英;;含砂量对水泥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李明东;朱伟;汤峻;张春雷;;淤泥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粘聚力的一种计算方法[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杨树才;包乃文;周希圣;;SMW围护结构防水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明涛;植被混凝土冻融效应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郭忠贤;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3 于锋;甲烷水合物及其沉积物的力学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文军;纳米矿粉水泥土固化机理及损伤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邵玉芳;含腐殖酸软土的加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杜长学;铝土矿矿泥物理力学性质及固化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张树彬;土体中腐殖酸对水泥固化软土效果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8 郭印;淤泥质土的固化及力学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贺为民;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及止水帷幕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吴旭君;大直径单管喷射(旋喷)注浆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佳丽;海水环境对水泥加固粉煤灰强度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小菊;水泥搅拌土植入工形桩围护墙在粉砂土层基坑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3 贾尚华;石灰水泥复合土固化机理及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4 车东日;水泥混上海软弱黏性土性状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延昭;混凝土离析对灌注桩竖向承载性状影响的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卢萍;联合注浆在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彭智;光纤传感技术监测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李刚;纳米材料水泥土工程性状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陈辉;SMW工法中型钢—水泥土共同作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印长俊;水泥土流变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新,张虎元,冯珂,王银梅,张咸恭;水泥黄土反复冻融条件下的强度衰减机理[J];冰川冻土;1993年01期

2 阮锦楼;阮波;阳军生;肖武权;;粉质粘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3 张义贵,丁如珍,缪林昌;淤泥类水泥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1期

4 张尔齐,常青;关于具有软化性能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宫必宁,李淞泉;软土地基水泥深层搅拌加固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6 游波;王保田;李治朋;张鸿;程卓;;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10年05期

7 周承刚,高俊良;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年01期

8 何培玲;张厚先;杨平;嵇小雷;杨增文;;钢纤维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潘林有;刚性承台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估算理论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8期

10 郝巨涛;水泥土材料力学特性的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199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益群;李s,

本文编号:2345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45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a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