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梁下轨行式桥梁检测车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09 11:49
【摘要】:摘要:我国的高速铁路具有桥梁比例大,高架长桥多的特点,而且新型的高速铁路桥梁桥面变窄,两侧已无走行便道。同时线路还具有运营密度大、封闭性强、检测维修时间受限的特点。所有这些,一方面导致高铁桥梁的维护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一方面又导致现有的桥梁检测设备及手段无法适应当前高速铁路桥梁的检测作业需求。因此,亟待开发根据我国高速铁路桥梁技术衍生的检测设备。 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各种类型的桥梁检测设备,以及铁路桥梁检测作业的任务要求,根据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特殊结构形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架桥梁的梁下轨行式检测车的结构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 论文以机械结构设计技术和虚拟样机技术为基础,开展了以下研究内容:(1)确立整车结构的设计方案,包括走行机构,作业平台结构、回转装置、配重机构、动力设备等的设计选型内容;(2)利用Autodesk Inventor软件构建数字样机模型,为静力学、动力学研究提供原始数据模型;(3)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结构关键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校验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优化方案的选择;(4)对检测车的桁架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分析结构的振动特性,为预防共振和抵抗疲劳破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5)利用Autodesk Inventor的运动仿真模块对检测车结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结构的动力学特性,检验检测车的工作性能。 设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检测车的结构设计功能有效地满足了检测任务的要求;检测车的关键零部件的力学性均达到了相关设计标准的规定;根据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可避免检测车运用过程中发生共振危险;检测车运行时的动态稳定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车体不会发生倾覆危险;检测车结构的设计及选型合理。
[Abstract]:Absrtact: the high-speed railway in our countr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proportion of bridges and many long viaducts, and the bridge deck of the new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becomes narrow, and there are no running sideways on both sides. At the same time, the line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operation density, strong closure and limited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time. On the one hand, the maintenance of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s becomes more seriou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xisting bridge detection equipment and means can not adapt to the current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detection needs.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the detection equipment derived from the bridge technology of 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structure of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s in China, we investigate various kinds of bridge detection equi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 task requirements of railway bridge detection. In this paper, a structure design scheme of beam-bottom rail detection vehicle suitable for elevated bridge is put forward, and the scheme is prov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design and virtual prototyping, the following research contents are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1) establishing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whole vehicle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running mechanism, the working platform structure, the rotary device, the counterweight mechanism, and so on. The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power equipment; (2) Autodesk Inventor software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digital prototype model, which provides the original data model for statics and dynamics research. (3) ANSYS Workbench software is used to analyze the key components of the structure, to check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and to select the optimal scheme. (4) the modal analysis of the truss structure of the inspection vehicle is carried out, and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are analyzed, which provides a reliabl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of resonance and the resistance to fatigue failure; (5) the motion simulation module of Autodesk Inventor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structure of the detecting vehicl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are analyz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tecting vehicle is tested. The results of design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structural design function of the inspection vehicle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spection task effectively,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key parts of the inspection vehicle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levant design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inherent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the resonance hazard can be avoided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detection vehicle; the dynamic stability performance of the detection vehicle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the vehicle body will not overturn the danger;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the detection vehicle is reasonable.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44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立东;张宝成;巍东岩;;桥梁检测的技术路线与方法[J];科技风;2011年10期

2 李新美;王彦申;李新春;石文燕;;新一代桥梁检测车的改进设计[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2年01期

3 杨化明;;桥梁检测车用新型驱动机构[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4年04期

4 唐文昌;;关于桥梁检测车在桥梁检测中应用的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年07期

5 何晓光;桥梁检测车作业装置电液控制系统[J];江苏建材;2002年03期

6 王毅娟;桥梁检测与监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万红华,凌建军;桥梁检测车行走装置不工作的原因[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3年10期

8 刘会耕,冯江;桥梁检测设备通讯及数据处理系统的升级开发[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舒安;吴百海;肖体兵;邓锡添;;多自由度超长臂小型智能桥梁检测车臂架结构的探讨[J];机电工程技术;2006年10期

10 邓锡添;吴百海;肖体兵;舒安;;桥梁检测车工作臂运动学模型的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哲伟;朱竺;;桥梁检测车综合运用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向志海;张程皓;陆秋海;李连友;沈兆普;;敲击扫描式桥梁检测车[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李晓华;陈勇;;基于几何测量技术的桥梁检测方法探讨[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健;刘志峰;;数字影像技术在桥梁检测当中的应用前景[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段发琰;;公路桥梁检测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应用分析[A];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4年

6 邹大鹏;吴百海;赖亚勇;龙建军;;智能视频桥梁检测车工作臂超声探障系统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吕建鸣;陈可;;桥梁检测结构分析软件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2004年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俞亚南;;桥梁结构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展望[A];第二届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鲍会丽;王涛;罗文龙;李志国;;桥梁及其检修设备发展现状之浅析[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八辑)[C];2007年

10 ;前言[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州市财政局;城市桥梁检测首次纳入政府采购[N];苏州日报;2011年

2 李冀;国家级桥梁检测实验室落户南京[N];中国质量报;2008年

3 陈果;广州加强桥梁检测维护[N];广东建设报;2007年

4 记者 刘学东 通讯员 徐兆宏 韩吉光;“桁架式桥梁检测车”填补国内空白[N];东营日报;2009年

5 廖西平;桥梁之固始于检测[N];中国交通报;2004年

6 徐囡姝 崔静华;科学养护 事半功倍[N];中国交通报;2006年

7 广东建设报记者 纪辛 实习生 林艾雪;认知不足 管养失误 自身老化[N];广东建设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曲飞;如何打造“桥坚强”[N];中国交通报;2011年

9 严志亮邋通讯员 杨依萍;我市8名桥梁检测专家将赴川[N];金华日报;2008年

10 吴仁辉 谢向荣;给海口桥梁集中“体检”[N];海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欣;作大范围运动格构式桥检车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维杰;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桁架式桥梁检测车仿真与设计[D];长安大学;2008年

2 龚栋梁;桥梁检测车的研究与开发[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程亮;桥梁检测车上车结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4 和丽梅;桁架式桥梁检测车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D];长安大学;2008年

5 杨一明;桁架式桥梁检测车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6 郝少楠;智能桥梁检测车的机械设计与仿真[D];中北大学;2011年

7 蒋神杰;模糊综合评价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舒安;智能桥梁检测车臂架结构及液压系统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9 胡晓乐;桁架式桥梁检测车动力学性能分析及优化[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任建新;臂架式桥梁检测车的实时监控系统设计[D];中国计量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369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69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9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