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城市公共交通走廊动态客流分析模型

发布时间:2018-12-14 03:05
【摘要】:为了科学分析和评价城市公共交通走廊的客流流动规律,研究了走廊内乘客对于出发时刻及交通方式选择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走廊动态客流分析模型.模型主要由乘客出发时刻和交通方式选择组合动态均衡分配模型,以及乘客出行负效用模型两部分构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启发式算法求解该模型;并以上海市的跨江公共交通走廊为案例,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和求解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城市公共交通走廊内客流的时空分布情况,以及行程时间、拥挤度及出行费用等因素对乘客出行选择的影响.所提出的模型可为城市公交走廊内各公共交通方式的合理搭配、运输组织模式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Abstract]:In order to scientifically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rules of passenger flow in urban public transport corridors, the problem of passengers' choice of departure time and traffic mode in the corridor is studied, and a dynamic passenger flow analysis model for urban public transport corridors is proposed. The model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passenger departure time and the choice of traffic mode, the combined dynamic equilibrium allocation model, and the passenger travel negative utility model. On this basis, a set of heuristic algorithms are designed to solve the model, and the proposed model and algorithm are verified by a case study of the public transport corridor across the river in Shanghai.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truly reflec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assenger flow in urban public transport corridors, and the influence of travel time, congestion and travel cost on passenger travel choice. The proposed model can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the rational colloc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mode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ransport organization mode in urban public transport corridor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2511509600)
【分类号】:U491.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宋键;徐瑞华;缪和平;;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开行快慢车问题的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雨;杜文;祝晓波;;城市轨道交通中间折返站折返模式分析[J];都市快轨交通;2009年01期

2 杨耀;;国外大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的发展及其启示[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年02期

3 沈丽萍;陈茜;李洪;;城市轨道交通超长线路规划问题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年11期

4 杨立新;;市域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主要技术特征[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年12期

5 潘寒川;杨涛;;市域轨道交通快慢车组合运营的通行能力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10期

6 顾保南;郭长弓;;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10期

7 潘学英;魏庆朝;邱丽丽;程雯;;快慢线模式在北京地铁新线设计中的应用[J];都市快轨交通;2012年05期

8 陈晓峰;;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快慢车运行方案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年05期

9 陈福贵;徐吉庆;;深圳地铁6号线快线功能实现方案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年10期

10 戈军;周莲英;;实时停车可用性预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先进;张国平;张杰;吕煊;孟梦;;组合出行模式下的随机交通平衡分配模型及算法[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晏克非;于晓桦;;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轨道车站用地与交通协调优化[A];公交优先与缓堵对策——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2年年会暨第26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蕾;城市轨道交通网新线接入运输组织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郭丽丽;环放结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郭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停站方案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蒋丽华;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的探讨[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李春雨;轨道交通市域线运输组织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祝晓波;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开行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程晓青;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相关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高飞;城市轨道交通与区域轨道交通的衔接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周源;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运营组织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熊贻辉;市域线快慢车组合运营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瑞华,杜世敏;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特点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年01期

2 徐瑞华,江志彬,朱效洁,吴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的关键问题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年05期

3 彭其渊,闫海峰,魏德勇;客运专线上高速列车越行对其他共线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磊;;浅析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J];城市车辆;2008年04期

2 王忠民;;第一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名单出炉[J];驾驶园;2012年11期

3 ;关于征集“城市公共交通论文”的通知[J];人民公交;2012年10期

4 章继光;;城市公共交通的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J];交通与运输;2013年03期

5 平方;;中国城市公共交通手册即将出版[J];住宅科技;1989年07期

6 陈启新;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的规划与评价[J];城市公共交通;2000年06期

7 田圆;标准化的城市公共交通车站数码[J];中国标准化;2000年02期

8 蔡乾博;知识经济与城市公共交通[J];城市公用事业;2000年02期

9 李世豪;推进新世纪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J];城市车辆;2001年05期

10 ;开创城市公共交通收费及调度管理的新纪元[J];城市公共交通;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冶伟峰;卢俊红;;谈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2 缪立新;程晓辉;;发展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策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世豪;;推进新世纪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A];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王旭初;;依托科学管理 深化发展求生存[A];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薛礼文;;论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A];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骆培聪;;福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袁建光;赵家琳;金正彪;;2020年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研究[A];长三角地区公交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邦柱;;认真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思想[A];中国巴士快速交通行动大会会议资料[C];2005年

9 饶晟来;;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模式创新[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2006年各地区城市公共交通情况[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综合;温家宝、曾培炎要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N];中国工业报;2005年

2 孙玉波;我国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N];中国环境报;2004年

3 北京市公共交通研究所 林正;城市公共交通呼唤立法[N];中国交通报;2003年

4 发雯;建设部、国家发改委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城市公共交通[N];中国汽车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兆汝;公交主导:城市交通模式的必然选择[N];中国建设报;2004年

6 阮煜琳;五大缺陷制约城市公共交通[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徐静 姜晖;深圳发布《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费杨生;城市公共交通向外资敞开大门[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肖菡邋杨磊;《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条例(草案)》首次提请审议[N];贵州日报;2007年

10 杨磊邋肖菡;委员热议《贵州省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条例(草案)》[N];贵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镜;基于博弈分析的城市公共交通定价及补贴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刘志刚;城市公共交通区域运营调度系统协同优化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爱霞;城市化进程中的福州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罗志文;我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菲予;城市公共交通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胡纹菘;城市公共交通治理中公民参与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李彬;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立法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吕国良;城市公共交通融资创新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7 何朝平;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8 林积恩;青岛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田霞;济南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元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下的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立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77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77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1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