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蠕变试验下的橡胶沥青粘弹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04 07:35
【摘要】:通过弯曲梁流变试验(BBR)得到的蠕变劲度指标,是表征沥青胶结料在低温条件下变形和拉应力的可靠指标。通过不同低温条件下得到的蠕变劲度模量,推导橡胶沥青在BBR试验中的蠕变规律,并建立模型对结果进行模拟分析,最后通过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认为所建立的本构模型能够较准确的反映橡胶沥青的粘弹性能,具有非常明确的物理意义。
[Abstract]:The creep stiffness index obtained by (BBR) is a reliable index to characterize the deformation and tensile stress of asphalt binder at low temperature. Through the creep stiffness modulus obtained under different 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s, the creep law of rubber asphalt in BBR test is deduced, and the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results. Finall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the test results is carried out.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onstitutive model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rubber asphalt and has very clear phys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省道路材料工程实验室;
【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1305TCYA024)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海忠;张卫;;分数算子描述的粘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2 郑健龙;吕松涛;田小革;;基于蠕变试验的沥青粘弹性损伤特性[J];工程力学;2008年02期

3 徐世法;表征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高低温蠕变性能的流变学模型[J];力学与实践;1992年01期

4 黄彭,吕伟民,张福清,魏晓静;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与工艺技术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1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建运;李国强;;动力荷载作用下固体材料本构模型研究的进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2 杨立军;何志鹃;陆守明;;粘弹性基础上粘弹性矩形厚板的固有横振[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3 徐远明;陈宇亮;王新武;;基于蠕变试验的橡胶沥青混凝土粘弹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吴义国;;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5 蒋甫;应荣华;;黄土粘弹性性质的室内外试验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6 郭典塔;周翠英;石汉生;吕文龙;;对Marc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及其在地下结构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7 赵华;王敏杰;赵书德;陈伯力;;预弯柱体减振器静态特性的尺寸效应[J];兵工学报;2009年11期

8 向红,汤伯森,吴若梅;对泡沫塑料落锤冲击试验的解析[J];包装工程;2002年03期

9 张秀梅;徐伟民;;麦秆发泡包装衬垫非线性粘弹性模型及参数识别[J];包装工程;2010年05期

10 潘嘹;卢立新;王军;;基于分数阶导数的苹果果柱蠕变特性研究[J];包装工程;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久春;董震;杨士勤;;塑料超声焊接接头温升率的有限元模拟计算[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2 孔宪明;;废胶粉在沥青行业的应用[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孔宪明;;废胶粉在沥青行业的应用[A];全国第九次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孔宪明;刘国祥;;废胶粉在沥青行业的应用[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5 杨雪;王源升;余红伟;;高分子材料声隐身性能研究[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Ⅲ)[C];2006年

6 曹鹏;冯德成;田林;;基于弹塑性损伤理论的水泥稳定基层养生期裂缝形成机理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7 沈国庆;陈宏;;粘弹性阻尼器在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中的应用分析[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静;茅献彪;刘宁;;条带开采下煤柱稳定性的粘弹性分析[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王鑫洋;郝广伟;;基于Matlab的三轴重复荷载蠕变试验的数据处理与三维模拟[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10 姚兆明;徐颖;王厚良;邵维;;人工冻土蠕变特性分数阶导数模型[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专刊(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安全控制原理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骁;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流变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董忠红;重型车辆—沥青路面系统动力响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尹应梅;基于DMA法的沥青混合料动态粘弹特性及剪切模量预估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红胜;沿空巷道窄帮蠕变特性及其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蓝树槐;非晶体聚合物基板的微细热压转印工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孟红磊;改性双基推进剂装药结构完整性数值仿真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晓军;路基填土破损过程的细观识别与破损参数测定[D];长安大学;1999年

9 张新荣;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熨平装置动力学模型与自动找平数字式控制器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10 桂洪斌;敷设粘弹性阻尼的板和加筋板的振动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仰强;石膏蠕变特性及矿房矿柱长期稳定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俞黎明;减速器箱体阻尼减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炜;一种船用基座结构动态力学特性的数值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邹海波;聚合物PMMA电喷雾芯片制作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龙尧;沥青混合料车辙实验及粘弹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航;掺温拌剂的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何浩礼;聚酰胺6及聚酰胺6/SiO_2纳米复合材料流变力学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吴超;PVC合金力学松驰行为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李永永;小净距软弱围岩隧道二衬支护参数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贾伟;佛岭隧道破碎带围岩蠕变变形规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郑健龙;Burgers粘弹性模型在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分析中的应用[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2 董毓利,谢和平,,李世平;砼受压损伤力学本构模型的研究[J];工程力学;1996年01期

3 吕伟民,李立寒;几种聚合物改性沥青性能的比较[J];石油沥青;1998年03期

4 张为民,张淳源,张平;考虑老化的混凝土粘弹性分数导数模型[J];应用力学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京首条橡胶沥青路竣工[J];石油沥青;2008年05期

2 ;河南高远研制成功橡胶沥青生产设备[J];石油沥青;2008年01期

3 佟军华;;盘锦钢丝胎橡胶沥青性能实验研究[J];北方交通;2008年06期

4 孙大权;徐晓亮;吕伟民;;橡胶沥青生产工艺关键技术参数的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白国涛;;橡胶沥青技术概述[J];北方交通;2008年09期

6 杨永顺;曹卫东;李英勇;张崇高;;橡胶沥青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5期

7 吴浪;;橡胶沥青演绎2008道路新主张[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年01期

8 ;本刊特稿[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年02期

9 吴浪;;国内最长橡胶沥青道路花落正中[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年02期

10 杨人凤;刘平;;橡胶沥青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滨;李晓林;张立群;;橡胶沥青温拌技术开发与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刘松;彭兰;何爱军;;橡胶沥青粘接防水层应用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建伟;;浅议橡胶沥青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文元;姜勇杰;覃昌春;;橡胶沥青的技术特质及其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邓烨;张德欧;;生产工艺对橡胶沥青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A];2014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陈敏;;橡胶沥青在“白改黑”项目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黄文元;;环保+路用性能好 橡胶沥青应用两大驱动力[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Jack Van Kirk;舒玫;;采用低厚度橡胶沥青拌和料可以提高公路修复的成本效益[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国清;王文军;;乳化橡胶沥青的路用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第七届优秀论文集[C];1998年

10 朱琪;廖芳龄;;浅谈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白改黑”工程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雨 实习生 桑慧;橡胶沥青市场前景看好[N];民营经济报;2005年

2 李太杰;橡胶沥青及其制作工艺设备初探[N];中国交通报;2006年

3 张瑜;湖北国创橡胶沥青通过武麻路“大考”[N];中国交通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孟庆丰 采写;十年磨剑 中国橡胶沥青技术终成大器[N];中国交通报;2009年

5 杜小卫;江苏大力推广橡胶沥青技术[N];中国建材报;2010年

6 路鸣;君达橡胶沥青推广前景看好[N];中国交通报;2011年

7 记者 刘洋;绍诸高速公路成功试用橡胶沥青[N];中国交通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卓敏;橡胶沥青:舒适减噪的公路床[N];国际商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张晔 通讯员 朱振宇;专家称橡胶沥青亟待推广[N];科技日报;2009年

10 林兰;沥青国际峰会探讨沥青行业发展趋势[N];中国建材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强;橡胶沥青应用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王新宽;橡胶沥青室内制作及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王道锋;橡胶沥青的生产工艺及关键设备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齐亚妮;新疆强紫外线地区橡胶沥青室内模拟老化实验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朱德斌;广东地区高速路橡胶沥青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6 陈翔;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马晓燕;橡胶沥青及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因素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陈薇;橡胶沥青高温黏弹性能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9 董慧珠;橡胶沥青透水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的研究及应用[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维萍;橡胶沥青在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99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99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5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