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道服务水平及通过能力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land waterwa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and index of waterway service level. Based on the standard ship types of inland rivers and canalized waterways, the service level index of inland waterways is quantified, and the service level grade is determined on this basis. Combining ship traffic flow theory with waterway service level,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inland waterway passage capacity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operating data of Huaihe sea channel, the passage capacity is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design level, whi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inland waterway planning,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maintenance or upgrading.
【作者单位】: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U69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俊;张玮;何良德;姜晔;丰玮;;内河航道服务水平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09年02期
2 王宏达;内河航道通过量估算[J];水运工程;1998年09期
3 张家华;岳巧红;;建立航道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J];水运管理;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沧海;马新民;;摩托化行军模拟分析与设计[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永义;柴干;吕孟兴;;高等级公路施工路段服务水平及仿真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栾硕;胡东方;肖军;;智能交通系统模型的研究和算法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孙宇星,陈德望,吴建平;北京市快速环路速度-密度模型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黄迪;钱大琳;赵春龙;;平交口右转机动车穿越直行自行车行为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董春娇;邵春福;熊志华;;基于优化SVM的城市快速路网交通流状态判别[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胡显辉;冯旭;李明;;基于DSP图像处理技术的孤立交叉口自适应控制[J];兵工自动化;2007年12期
8 杨永勤;刘小明;于泉;褚世新;;交通流三参数关系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梁春岩;王殿海;;自行车群时间长度计算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10 王昊;王炜;陈竣;;车速离散性对高速公路实际通行能力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弘;戚静;何黎明;;公交停靠站容纳线路优化模型[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何宁璇;;旅游城市的旅游交通组织与效果分析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朱志高;;邵阳市人民广场环形交叉口交通改善方案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玉宝;杨丽;;公路弯道综合因素误差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5 倪先其;;四川省内宜高速公路收费站拥堵问题的思考[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6 田燕玲;;浅论提高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10卷)[C];2010年
7 胡家宝;姚宁波;张玉民;;基于网络道路交通流仿真平台的研究与设计[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8 任少飞;王宁;;现代化视角的城市道路交通策略[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周欣;倪亚洲;;公交客流调查抽样方法及抽样模型的研究[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王青;雷丽;;基于熵的油耗率相对增量理论模型的建立及分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东繁;基于微观模型的城市道路交通流若干典型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杨远舟;快速公交时空优先策略及其建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董春娇;多状态下城市快速路网交通流短时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力劭;基于冲突点探测的机非混合交叉口微观仿真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韩萍;环形交叉口交通流运行特性[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彪;高速公路作业区行车风险与安全控制策略[D];吉林大学;2011年
7 郭伟伟;适应展宽段设置的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案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昕;基于IPv6的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郑贤清;基于交通录像资料的交通流参数测量和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张驰;考虑空间视野的高速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宇萃;基于时空相关性分析的城市交通模式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善智;基于时间窗口的高速公路交通分析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辉;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铁成;信号交叉口间路段上的车辆排队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胡学文;沿海集装箱港区复式航道等级组合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光显;港内锚地规模对沿海集装箱港区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许晗;城市近邻工业园区域公路网规划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王赛政;动态交通条件下车辆导航系统的最优路径规划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志强;Q学习在单路口交通信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威;城市快速路系统优化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志红;浅析高速公路服务水平体系[J];大众科技;2005年10期
2 张玮,廖鹏,陶桂兰,吴玲莉,黄海鸥,丁坚;船闸服务水平概念的引入及其确定方法[J];中国港湾建设;2004年01期
3 艾贺申,李强;我国公路通行能力研究现状[J];公路;2001年09期
4 马腾云;;京杭运河徐扬段徐洪河分流航道的建设[J];现代交通技术;2006年04期
5 潘福全;陆键;项乔君;张国强;;无信号平面交叉口安全服务水平计算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6 高惠君;肖克平;邓晓云;骆义;;推进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研究与探讨[J];水运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7 卞艺杰;航道通过能力研究[J];水运工程;2000年08期
8 余劲;姜继红;张玮;廖鹏;;西江航道服务水平分析[J];水运管理;2006年04期
9 朱力争;基于不同运输方式服务水平变化的运量预测方法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10 熊烈强,李杰;交通流理论与服务水平[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田野;航道通过能力的研究与评定[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2 董宇;航道通过能力及服务水平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松柏;;扩大长江干线航道通过能力研究[J];中国水运;2007年03期
2 李子强;;基于交通流分析的航道通过能力研究[J];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李子强;;基于交通流分析的航道通过能力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宋向群;张静;郭子坚;王文渊;;通航历时对沿海散货港区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J];港工技术;2010年02期
5 陈加银;;长洲枢纽上游桥区航道和船闸通过能力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年01期
6 董鸿瑜;;提高长江干线航道通过能力的对策[J];综合运输;2009年06期
7 吴澎;商剑平;;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仿真模型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10年S1期
8 郭子坚;王文渊;唐国磊;宋向群;;基于港口服务水平的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J];中国港湾建设;2010年S1期
9 郑娟;唐国磊;王文渊;;基于航道交汇水域船舶优先权的集装箱港区双向通航“Y”型航道通过能力仿真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6期
10 张翼;赵月;;关于公交停靠站影响区范围的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池荣虎;陶阿嵘;侯忠生;;基于迭代反馈整定的快速路入口匝道的ALINEA控制[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2 梁新荣;范业坤;;基于CMAC与PID复合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杨有军;葛红群;;苏南运河Ⅲ级航道宽度选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韶军;港口深水航道选线及设计参数研究 为航道设计提供依据[N];中国交通报;2010年
2 张洪庆;加快推进芜湖航运枢纽建设[N];芜湖日报;2010年
3 记者 万芳 特约记者 王取发 金其强;推动长江航道率先发展[N];中国水运报;2010年
4 记者 杨麟 通讯员 王取发 杨华林;长江航道将智能升级[N];湖北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周献恩 特约记者 王取发;长江航道:向春天进发[N];中国交通报;2011年
6 特约记者 王取发;长江中游荆江段航道等级将“二升一”[N];中国交通报;2011年
7 记者周兴亮;一季度潍坊港货物吞吐量创新高[N];潍坊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任晶惠;部省合力 长江黄金水道潜力释放[N];中国交通报;2011年
9 实习记者 高斌;湖北加快推进向水运强省跨越[N];中国交通报;2011年
10 记者 王海强 张利民 通讯员 徐丹;张庆伟到秦皇岛港调研[N];中国水运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文渊;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晓冬;基于交通流理论的高速公路安全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晨;基于细胞自动机方法的城市交通流模拟及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勇;交通流的非线性分析、预测和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吴建华;基于长江干线AIS的航运物流信息综合运用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朱琳;城市快速路交通态势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郭欢;基于灰理论的短时交通流动力学建模预测与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百岗;基于排队论的航道通过能力及饱和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2 田野;航道通过能力的研究与评定[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3 张培培;不同通航保证率下潮汐对集装箱船舶进出港区的影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茂清;基于船舶行为特征的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吴淑贞;交通流密度波中的非线性方程[D];宁波大学;2012年
6 李光显;港内锚地规模对沿海集装箱港区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景丽;基于排队论的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及服务水平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董宇;航道通过能力及服务水平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林莉君;基于仿真的苏申内港线航道通过能力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徐婷婷;不同安全条件下的航道通过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16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16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