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硅藻土对SBS改性沥青技术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2-22 19:52
【摘要】:硅藻土在改性沥青中的分散显著改变改性沥青技术性能,利用XRD,SEM,荧光显微镜等试验手段从微观尺度揭示了硅藻土/SBS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研究了硅藻土掺量对SBS改性沥青技术性能的影响,得到改善SBS改性沥青技术性能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硅藻土与SBS改性沥青融为一体,掺入1%的硅藻土可以提高SBS改性沥青软化点7.61%,其针入度下降3.76%,延度下降9.86%;老化后软化点提高5.68%,针入度下降3.45%,延度下降22.1%。
[Abstract]:The dispersion of diatomite in modified asphalt has significantly changed the technical performance of modified asphalt. The modification mechanism of diatomite / SBS modified asphalt has been revealed by means of XRD,SEM,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The effect of diatomite content on the technical properties of SBS modified asphalt was studied, and the optimum content of SBS modified asphalt wa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lending of diatomite with SBS modified asphalt can increase the softening point of SBS modified asphalt 7.61%, the penetration degree decreases 3.76 and the ductility decreases 9.86%. After aging, the softening point increased by 5.68, the penetration decreased by 3.45 and the ductility decreased by 22.1.
【作者单位】: 呼伦贝尔道路桥梁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交通建设监理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钱春香;解建光;王鸿博;;SBS和SE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抗老化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房军,谭忆秋,李智慧,周兴业;硅藻土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研究[J];石油沥青;2005年05期

3 黄卫东,孙立军,游宏;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质与显微结构的关系[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耿九光;沥青老化机理及再生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长青;张茂荣;周世生;任鹏刚;;包装废PE改性沥青旋转薄膜烘箱老化试验[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8期

2 耿九光;戴经梁;;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拌和温度及压实温度研究[J];公路;2011年04期

3 王家主;;废旧塑料合成MPE颗粒对沥青改性效果的试验研究[J];公路;2011年09期

4 王军;张洪瑞;;膨胀珍珠岩改性沥青应用研究[J];公路;2012年07期

5 付海英;谢雷东;虞鸣;窦大营;李林繁;姚思德;;SBS改性沥青动态剪切流变性能评价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2期

6 袁燕;张肖宁;肖云;邹桂莲;;对SBS改性沥青剪切发育过程的试验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6期

7 耿九光;戴经梁;原健安;;回收沥青中残留矿粉沉降理论分析及去除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9期

8 刘振玉;张明;邵腊庚;;DSR对改性沥青PG分级的影响与分析[J];中外公路;2009年06期

9 王黎明;谭忆秋;姜利;;路面旧沥青回收与基于耐老化性能的再生沥青评价[J];中外公路;2011年06期

10 成志强;陈先勇;陈辉强;侯俊;徐栋良;;RAP中有效沥青膜厚度测定[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静云;沥青路面再生方法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廖卫东;基于应力吸收层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与材料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王辉;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耿立涛;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及超孔隙水压力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耿九光;沥青老化机理及再生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李亚茹;节约型公路交通建设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周燕;应力吸收层结合料性能及其关键评价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况栋梁;渗透型再生剂的制备及其对再生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赵斌;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机理及技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10 熊锐;盐富集条件下矿物复合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腐蚀损伤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炎炎;就地热再生PE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路礼;道路老化沥青再生剂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窦刚玉;SBS改性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黄杨程;温拌型阻燃沥青混凝土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磊;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及松弛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魏翰超;基于强度理论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蔡诚秀;再生剂选择及再生沥青性能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继森;热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与使用性能[D];湖南大学;2011年

9 冯新军;SBS聚合物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10 丛培良;阻燃沥青混凝土制备与路用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冲;徐世法;季节;张涛;张江影;;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再度老化性能的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刘丽,李剑,郝培文,梅庆斌;硅藻土改性沥青胶浆性能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杨彦海,张书立,王鸿鹏,刘治宇;再生沥青性能分析与评价[J];东北公路;2003年04期

4 钱春香;解建光;王鸿博;;SBS和SE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抗老化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5 马涛;黄晓明;张久鹏;;基于材料复合理论的老化沥青再生规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6 戴跃玲,刘道胜,杨鹏,闫锋,魏毅,高枝荣,廖克俭;道路沥青老化后组成与使用性能关系的研究[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原健安,徐希娟;评价沥青与集料相对粘附性的方法──溶剂洗脱法[J];公路;1999年11期

8 刘忠安,金鸣林;道路沥青老化过程中组成与分子量分布的变化[J];公路;2001年05期

9 王捷,贾渝;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方法综述[J];公路;2002年12期

10 刘军,杨彦海,李和平,雷振新,任书杰;利用复合添加剂再生沥青[J];公路;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培新;“高聚物化学网构改性沥青技术”通过技术鉴定[J];广东公路交通;2001年03期

2 邵会男,冯丽生,刘爱玲;改性沥青技术的应用及施工体会[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2年01期

3 许立臣;SMA改性沥青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使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辛杰;;浅谈改性沥青技术在我国公路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年02期

5 孙瑜;;改性沥青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年06期

6 武泽锋;刘德海;逯艳华;;改性沥青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年06期

7 李举文;;浅谈改性沥青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05期

8 程光明;;公路工程改性沥青技术分析与基地化生产应用探讨[J];广东建材;2008年08期

9 杨志文;王华;;浅谈改性沥青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09期

10 王强;王志刚;;浅谈改性沥青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通讯员 许萍萍邋汪太龙;辽河石化开发废旧轮胎生产改性沥青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孙玉春;改性沥青技术新突破[N];中国建设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骆尚木;自强不息勇攀科技高峰[N];绍兴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樊志超;改性沥青技术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李玉峰;高分子复配改性高等级公路沥青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28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28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3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