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膜形成与状态划分细观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
[Abstract]:In mud-water shield construction, mud invades into soil layer under high pressure to form mud film in different stat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ud film is complex, but the basis of its state division is relatively simple. Based on the discrete element program YADE, a model of fluid-particle interaction and long-range gravitat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particles is developed, which is based on particle size ratio and van der Waals force between particles. The initial velocity of fluid and the density of mud particles were analyzed in the initial constant velocity stage of mud invasion, and the theoretical lower limit value of mud film state corresponding to the most compact accumulation of soil layer was determined. The clay film states of two groups of soil particles were analyzed by static mud invasion model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ratio on mud film stat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discrete element analysi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theory of mud film state. The macro-meso-relation of mud membrane formation process is established preliminarily, which makes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filtration theory and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which do not consider the dynamic formation of mud film in soil layer by particle invasion.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30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133204120014)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2013) 住建部基金项目(2013-K3-16)
【分类号】:U455.43;U45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昀;张子新;;泥浆渗透对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2 袁大军;尹凡;王华伟;黄清飞;肖衡;;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掘进对土体的扰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3 韩晓瑞;朱伟;刘泉维;钟小春;闵凡路;;泥浆性质对泥水盾构开挖面泥膜形成质量影响[J];岩土力学;2008年S1期
4 白云;孔祥鹏;廖少明;;泥水盾构泥膜动态形成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S2期
5 邓宗伟;伍振志;曹浩;沈平欢;;基于流固耦合的泥水盾构隧道施工引发地表变形[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6 刘成;孙钧;赵志峰;赵联桢;;泥水盾构泥膜形成二维理论分析[J];岩土力学;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军;;盾构隧道结构耐久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2 侯志奎;张智博;;盾构隧道施工位移控制技术[J];安徽建筑;2006年02期
3 陈峰;高小庆;李晓军;蔡永昌;石湛;;隧道盾构施工引起水土压力变化及其规律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4 吕青山;李立新;许丕元;陈涛;;地铁盾构衬砌管片加载裂缝的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5 纪梅;谢雄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6 孔祥鹏;白云;徐冬洪;;泥水盾构开挖面泥膜的弹性模量[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7 罗tD;;大口径泥水盾构近间距推进方法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8 段创峰;杨超;魏林春;刘涛;公孙铭;;盾构法隧道穿越机场跑道沉降机理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9期
9 袁大军;郭建涛;郑建国;黄清飞;;西安地铁盾构施工对古城墙影响[J];交通科学与工程;2009年02期
10 许丕元;周海鹰;李立新;;地铁区间盾构隧道衬砌内力计算方法比较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书显;;盾构机下穿火车站的措施与控制[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坤;;盾构过河到达施工技术[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胡茜;何川;;富水砂砾石地层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机选型分析[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4 张凤祥;朱合华;傅德明;丁文其;;降低盾构隧道造价的技术途径[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凤翔;于宁;徐前卫;;降低管片成本的方法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黄涛;;盾构过小半径曲线段施工质量控制[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祺;沈庞勇;朱思闻;祝建伟;;原水过江管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和风险控制[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郑仔弟;方依文;刁春仁;;如何降低土压盾构掘进对无水砂卵石地层的扰动[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戴润军;;浅谈盾构法施工对地层的影响及防治[A];中国中铁隧道集团2007年水底隧道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姜玉松;聂琼;韩洪兴;;注浆浆液试验方法与标准探讨[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孔书;土压平衡盾构推进系统特性及布局优化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周诚;地铁盾构施工地表变形时空演化规律与预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孙宇坤;受盾构隧道施工影响的砌体结构房屋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吴为义;盾构隧道周围地下管线的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姜安龙;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理论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严长征;盾构隧道近距离共同作用机理及施工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伍振志;越江盾构隧道耐久性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朱大宇;GFRP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黄强兵;地裂缝对地铁隧道的影响机制及病害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高健;考虑渗流的盾构隧道掘进面失稳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迪;富水砂层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吕青山;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管片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陈伟军;盾构隧道工后地表固结沉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郭殿斌;盾构掘进机刀盘力学性能及刀具磨损性能传感器的研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张延钦;自行走式掘进机转弯反力与增阻块高度、环数关系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6 宿新红;盾构机双驱动大功率行星减速器的特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7 李楠;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掘进性能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韩德元;地铁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9 李俊猛;深圳地铁一号线盾构施工地表沉降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邢韵;EPB6280盾钩机推进油缸载荷谱的编制[D];东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宜枫;丁志诚;戴仕敏;;超大直径盾构推进引起周围土体变形和土水压力变化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2 韦良文;张庆贺;邓忠义;;大型泥水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机理与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3 程展林,吴忠明,徐言勇;砂基中泥浆盾构法隧道施工开挖面稳定性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年05期
4 徐永福,孙钧;隧道盾构掘进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9年02期
5 陈健;;超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综合施工技术控制[J];都市快轨交通;2008年06期
6 王胜勇;吕建中;刘钧钧;徐旭;;泥膜性能对大口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影响[J];工业建筑;2010年S1期
7 乔金丽;张义同;许春彦;;考虑渗流的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年01期
8 易宏伟,孙钧;盾构施工对软粘土的扰动机理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9 张庆贺,朱忠隆,杨俊龙,朱继文;盾构推进引起土体扰动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06期
10 张云,殷宗泽,徐永福;盾构法隧道引起的地表变形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召兵,缪吉伦,刘建国;涪江富金坝船闸输水型式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05年04期
2 闫治国;朱合华;杨其新;;火灾时隧道火风压及其对通风影响的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2期
3 于丽;王明年;;长大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的烟雾特性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07年04期
4 勾红叶;蒲黔辉;周青虎;王君明;;城市立交桥牛腿开裂及加固模型试验设计与计算分析[J];铁道建筑;2007年10期
5 张楠;王述红;王晓明;李飞;;含弱层围岩的隧道变形破坏过程模型实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6 梁晓程;;交通荷载下道面与软土地基协同工作分析[J];北方交通;2008年07期
7 董昌周;杨建辉;胡挺;;公路隧道围岩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的试验研究[J];公路;2010年03期
8 谭坤;杨其新;杨龙伟;;偏压及非均质性地层对小净距隧道安全稳定性的影响[J];现代隧道技术;2010年04期
9 栾红;;冻土地区桥梁桩基冻结强度试验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3期
10 孙吉主;肖文辉;;基于透明土的盾构隧道模型试验设计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云鹏;李玉成;马小舟;董国海;;斜向浪作用下斜坡式防波堤上扭王字块体稳定性试验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余加勇;邹峥嵘;朱建军;张坤;;积木式工业测量系统在桥梁模型试验中的应用[A];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兴冲;朱f^;;弹塑性Winkler地基模型及其应用[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4 贾艳敏;王佳伟;韩基刚;;预应力简支钢箱梁固有频率分析[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8年
5 方勇;何川;赵强政;谢俊;华科;;土压平衡式模型盾构机的研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德禹;沈茂山;;中承式悬杆连拱桥的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3年
7 刘智;刘钊;孟少平;;斜拉桥拉索锚固区抗裂设计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闫治国;杨其新;朱合华;;长大公路隧道火灾温度场分布试验研究[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9 姚国文;周端明;向中富;;预浸式FRP片材加固补强技术研究与应用[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周振强;;连拱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对地面下沉控制与试验研究[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速公路新型护栏研究[N];科技日报;2007年
2 曾长新邋吴纯青;温州北麂岛拟建30万吨级原油码头[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记者 张秀巍;大顶子山船闸暂不收取“过闸费”[N];哈尔滨日报;2007年
4 盖爽;索力安全检测方法达国际先进水平[N];建筑时报;2010年
5 记者 蔡文龙 通讯员 朱金增 刘玉国;广利港:拓宽城市发展的航道[N];东营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丁丰丽;航道整治技术创新成效显著[N];中国水运报;2009年
7 李佳;双塔双索面混凝土斜拉桥设计通过鉴定[N];中华建筑报;2005年
8 记者 周伶 通讯员 王琼;我区盐渍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N];新疆科技报(汉);2010年
9 张韶军;有效减少小桥涵病害[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桥;坝陵河特大桥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鉴定[N];贵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戍平;破碎围岩隧道的模拟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单炜;异形截面斜拉桥索塔锚固区节段受力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卢海林;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型梁剪力滞效应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郑筱彦;压力分散型锚索加固边坡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罗旗帜;基于能量原理的薄壁箱梁剪力滞理论与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牛思胜;黄土地区台后跳车柔性搭板处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王会利;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结构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张光发;导管架下水运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柳惠芬;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弯曲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满洪高;大跨度钢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金;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力学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周浩;南京长江三桥桥塔钢—混结合段剪力键选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刘海燕;隧道开挖对地面建筑结构的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4 羊日华;茅草街大桥模型试验与受力性能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5 王长春;水中悬浮隧道与洋流耦合作用的模型试验[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许有胜;公路桥梁拓宽改造纵向接缝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7 赖文涛;无伸缩缝直线箱梁桥剪力滞效应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8 熊刚;独塔无背索斜拉桥主梁受载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李轩;滑坡地段隧道位置选择[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廖炜;下穿滑坡修建公路隧道支护结构力学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58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58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