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袖阀管注浆法加固地基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9-04-25 20:00
【摘要】:针对传统袖阀管注浆技术的跑浆串浆现象,及在地基中产生明显的挤土效应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双阀布袋袖阀管注浆技术。即在常规袖阀管外,套上高强纺织土工密封布袋,并在外侧固定配有阀门的塑料排水板。结合梅汕高速公路工程现场试验,对注浆效果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分析。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注浆技术可以有效控制串浆跑浆现象,注浆间歇期各深度孔隙水压力消散较快,挤土影响范围可控制在6m左右,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对于运营期加固处理工程,不宜设置塑料排水板。
[Abstract]:Aiming at the phenomenon of running slurry string grouting in traditional sleeve valve pipe grouting technology and the obvious soil extrusion effect in foundation, an improved double valve bag sleeve valve pipe grouting technology is put forward. That is, outside the conventional sleeve valve pipe, the high strength textile geotextile seal bag is placed on the outer side, and the plastic drain plate with valve is fixed on the outer side. Combined with the field test of Mei-Shan expressway project, the grouting effect is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n an all-round way. The fiel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grouting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henomenon of run-in grouting,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dissipates quickly at each depth during the interval period of grouting, the influence range of soil extrusion can be controlled at about 6 m, and the duration is relatively short. And for the operation period reinforcement treatment project, it is not suitable to set up plastic drainage plat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分类号】:U4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聂鹏,曲向进,刘奉侨,丛林,郭忠印;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加宽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1期

2 陈志良;;袖阀管注浆工艺在深圳地铁基础加固中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05年12期

3 周予启;史春芳;任耀辉;;袖阀管注浆技术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3年07期

4 张家柱;;袖阀管注浆法在杂填土地基防渗加固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2013年11期

5 赵兴伟;陈知胜;;浅谈压密注浆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3年S1期

6 张民庆;张文强;孙国庆;;注浆效果检查评定技术与应用实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7 吴顺川;金爱兵;高永涛;;袖阀管注浆技术改性土体研究及效果评价[J];岩土力学;2007年07期

8 朱登元;管延华;刘惠忠;王倩;张庆涛;;袖阀管劈裂注浆加固粉土路基实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9 蒋关鲁;王力伟;杭红星;;路桥交界处地基附加应力修正计算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卓越;王梦恕;孙国庆;杜欣;;浅埋隧道下穿越浅基础建筑物注浆保护技术[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郭小红;王梦恕;;厦门翔安海底隧道F1风化深槽注浆加固技术[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9期

3 钱尼贵;周春儿;李国维;;轻质土路堤在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公路交通;2006年04期

4 周滨;凌天清;;高速公路零征地加筋拓宽路堤离心模型试验[J];公路;2012年02期

5 严红霞;廖秋林;曾广桃;;一种用于隧洞超挖回填注浆的新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04期

6 游燕燕;陈君朝;;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拼接及施工控制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12期

7 钱劲松;凌建明;黄琴龙;;路基拓宽工程设计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5期

8 高成雷;凌建明;;旧路拓宽地基差异沉降形成机理及控制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5期

9 胡幼常;赵镇君;张培;江海;林杰;;换填与加筋结合处理路基加宽下软土地基的效果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5期

10 郭小红;王梦恕;;厦门翔安海底隧道F1风化深槽注浆加固技术[J];公路隧道;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卓越;王Y"恕;[kW av;;浅埋隧道下穿浅基础建筑物注浆保护技术[A];第八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2 杨林;高等级公路加宽路堤变形性状及稳定性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聂鹏;辽宁省沥青路面合理结构类型与区划原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童怀峰;高填方路基加宽后处理技术及变形性状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5 刘观仕;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拓宽变形性状与时间效应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6 翁效林;高速公路拓宽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李洪峰;季冻区高等级公路加宽对路基变形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张驰;富水岩层中新型单层冻结井壁关键施工技术与工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9 刘人太;水泥基速凝浆液地下工程动水注浆扩散封堵机理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岳健;浅埋暗挖法修建水下小净距软岩隧道的力学行为和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烨;基于行车舒适性的高填方路基差异沉降指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吕奇峰;隧道内定向诱导劈裂注浆机理及其配套检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吕纬;浅埋暗挖含水砂层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4 王辉辉;广元至陕川界高速公路新旧路堤搭接段变形性状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夏小亮;注浆材料优化配比与注浆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6 林源;黄土超深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卢萍;联合注浆在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剑;填挖交界路基差异沉降分析及压实标准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9 徐建军;半填半挖路堤施工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10 赵刘会;高速公路改扩建新老路基差异变形影响因素及拓宽路基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友葩,吴顺川,方祖烈;土体注浆后的性能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周虎鑫,陈荣生;高等级公路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3 刘汉清,曾国东,应荣华;老路拓宽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研究[J];公路;2004年03期

4 孙四平,侯芸,郭忠印,张艳,张树山,仝运涛;旧路加宽综合处治方案设计的几点考虑[J];华东公路;2002年05期

5 刘长生;;袖阀管注浆法在公路路基病害处治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13期

6 许岩;;袖阀管劈裂注浆在道路工程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年20期

7 马丽娜;严松宏;;劈裂注浆模拟试验设计及工程应用[J];路基工程;2010年05期

8 张民庆,汪玉华,郭小华;广州地铁越秀公园站注浆截水帷幕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2年01期

9 何永华;李治国;;钢花管劈裂注浆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8年S1期

10 赵行立;;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深基坑支护技术[J];施工技术;2011年2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昶熙;段祥宝;;关于“静孔隙水压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2 郦能惠;朱家谟;;动态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的研制[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85年04期

3 张建民;谢定义;;砂土振动孔隙水压力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下)[J];世界地震工程;1992年01期

4 罗晓辉;打桩排土孔隙水压力的估算[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5 周海林,王星华;动三轴实验中的饱和砂土孔隙水压力分析[J];铁道学报;2002年06期

6 张伟,姚升康;轴对称状态下地基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及其消散[J];林业科技情报;2002年04期

7 王桂萱,桑野二郎,竹村次朗;循环荷载下砂质混合土孔隙水压力特性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8 朱建才,温晓贵,龚晓南;真空排水预压加固软基中的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J];水利学报;2004年08期

9 张功新;莫海鸿;董志良;;孔隙水压力测试和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10 杨晓军;王树理;许蓉蓉;;某软土强夯置换工程孔隙水压力测量与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民;谢定义;刘家沛;;饱和砂层震动孔隙水压力二维扩散解析理论的研究[A];第一届华东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0年

2 孙保卫;魏海燕;;建筑场地孔隙水压力分析在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李玉寿;杨永杰;杨圣奇;马占国;;三轴及孔隙水作用下煤的变形和声发射特性[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杜尧俊;;有孔隙水压力的花岗岩破裂试验中孔隙水压力的模拟问题[A];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92年

5 祝介旺;李新年;王思强;杨志法;;黄河冲洪积土强夯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增长与消散规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6 吴京平;王淑云;;粘土中孔隙水压力-圆锥触探试验结果的解释及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7 薛里;张志毅;杨年华;孟海利;任亮平;;爆炸动力固结法加固软土地基孔隙水压变化规律[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8 高玉峰;张健;沈扬;;不同频率波浪荷载作用下饱和粉土孔隙水压力特性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定;徐金明;刘丽波;朱春伟;;强夯作用下软土中的孔隙水压力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10 王育兴;孙钧;;打桩施工对周围土性及孔隙水压力的影响[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杨;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砂土孔隙水压力及体变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赵秀绍;CFG桩施工引起工程环境问题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3 周青春;温度、孔隙水和应力作用下砂岩的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4 解家毕;带桩多高层建筑共同作用分析方法及其在纠偏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良勇;不同类型孔隙水压力的动力效应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2 洪帅;循环孔隙水压力作用下饱和砂土变形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雷俊;卸荷作用下软土回弹变形及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冯苍旭;土壤孔隙水压力检测系统试验研究及关系模型建立[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5 杨兵;软基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反应分析[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2年

6 刘艳华;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松砂振动孔隙水压力的能量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孙田磊;10000kN·m高能级强夯置换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及深层土体位移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刘文秀;升温—降温过程中饱和粉质粘土的热特性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赵晓龙;温度和围压耦合作用下饱和红粘土的热特性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苏钟琴;非等温条件下饱和粉质粘土热固结特性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65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65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5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