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土石混填路堤冲击碾压试验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actness of soil-rock mixture in high-fill roadbed of expressway, impact compaction test was used to study the high-fill soil-rock mixed embankment.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inforcement and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roadbed by impact roller is remarkable, that is, the compactness has been obviously improved, the amount of increase is more than 6.5%, the highest can reach 10%. According to the compaction effect after impact rolling, the average subsidence amount of roadbed after impact rolling, the effective influence depth of impact rolling reinforcement and reinforcement, The change of packing density and porosity before and after impact roller compacting reinforcement)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roller compacting times and supporting machinery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impact roller compacting. The practical and reliable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of impact roller compacting reinforcement are provided for the whole road fill roadbed.
【作者单位】: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分院;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48006)
【分类号】:U4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春梅;胡继龙;侯岩峰;;强夯再压实技术在渝邻路高填方路堤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段祝庚;陈晓斌;;土石混填路堤长期沉降测试与计算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3 郑仲琛,丁建;冲击式压路机及其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00年04期
4 陈鹏,张建辉;冲击式压路机在填石路基增强补压中应用试验[J];铁道建筑技术;2002年02期
5 步启军;陈卫华;王惠银;;冲击式压实技术的应用[J];铁道建筑;2006年07期
6 王吉利,刘怡林,沈兴付,彭圣平;冲击碾压法处理黄土地基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5年05期
7 赵炼恒;李亮;何长明;邹金锋;曾中林;;土石混填路堤强夯加固范围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8年01期
8 孙书平;梁乃兴;;强夯法在山区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堤中的应用[J];公路与汽运;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存宝;李元鑫;戴玉双;朱哲明;;车辆荷载和静荷载对路肩式挡墙影响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2 钱让清;刘波;;合肥市膨胀土试验研究[J];安徽地质;2008年02期
3 余宜林;;六潜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J];安徽地质;2009年03期
4 刘长平;;山区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J];安徽地质;2010年03期
5 张峰岩;;石灰处理路基弱膨胀土的施工质量管理[J];安徽地质;2010年04期
6 蒋家龙;刘长平;张正;;特殊环境条件下某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方案研究及探讨[J];安徽地质;2011年04期
7 田治金;浅谈贵州山区公路改建工程边沟优化设计[J];安徽建筑;2005年04期
8 王会喜;程秀江;齐为众;;浅谈水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J];安徽建筑;2008年02期
9 管斌;;合六高速公路膨胀土分析及其施工对策[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10 齐永生;;庐江牛广路路基回弹模量初探[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标;芮勇勤;;地下暗河引起路堤沉陷与失稳过程相似模型试验[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洪亮;王晓华;沈可;;天津滨海新区重载交通工作区深度的分析[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刘文涛;吕大邦;杨宏宇;;济南至莱芜高速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4 赵博;;利用GEO-SLOPE软件的边坡稳定的可靠度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5 蒋家龙;方必量;;K24+093~K24+144段滑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苗乾;宋晓燕;周卫峰;;基于振动成型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巨永锋;蔺广逢;龙水根;包旭;;智能压路机压实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及仿真[A];2005年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石振明;俞松波;陈建峰;沈明荣;;格栅加筋路堤离心模型试验的模型材料选择[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楼增焕;陈建峰;;交通循环荷载下加筋灰土的动力特性初探[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彭军;简文彬;吴迪;杨大明;;文山—辰山公路岩质高边坡稳定性评价[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玉娴;粘性土工程性质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温世亿;膨胀土渠坡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王雯璐;侧填荷载对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4 石茜;稻草加筋滨海盐渍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D];兰州大学;2011年
5 王曰国;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陈涛;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傅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8 武红娟;气候变化对甘肃黄土地区公路边坡侵蚀影响及防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张永清;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特性与控制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张青哲;土基振动压实系统模型与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明;钢渣稳定土的路用性能研究及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国荣;冶石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崔晓如;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及其控制标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湛文涛;膨胀土填料分类指标的工程适用性及CBR指标快速测定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陶文平;南方红粘土公路路基设计与修筑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黄向群;路基荷载下软土地基侧向变形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博;应用DCP快速检测土基压实质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黎;饱和粉土路基的变形特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吴智慧;岩质高边坡开挖防护数值模拟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梁博轩;预应力管桩在佛开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梅;胡继龙;侯岩峰;;强夯再压实技术在渝邻路高填方路堤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夏增明;广深准高速铁路软土路基下沉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赵明华,杨明辉,刘煜,曹文贵;软土路基固结沉降机理及其预测方法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4 尤昌龙;李殿龙;;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沉降特性及其对策[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5 罗希文;高速公路路基强夯技术应用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1年01期
6 刘平;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的估算[J];港工技术;2003年01期
7 李天光;重锤低落距与轻锤高落距强夯法加固湿陷性地基效果对比[J];工程勘察;1995年02期
8 童小东,蒋永生,龚维明,卢盛松;解决动力接触问题的一种新方法[J];工程力学;2000年06期
9 王钊,姚政法,范景相;强夯在高路堤填筑上的应用[J];公路;2001年12期
10 王金学;张国杰;;土石混填路基强夯施工方案研究[J];公路;200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景河;强夯法在广西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家祥,苏传福;冲击压实技术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地质;2002年04期
2 王玉贵;冲击碾压法在黄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03年06期
3 郭兴昌;;冲击碾压法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S1期
4 杨世基;冲击压实技术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J];公路;1999年07期
5 魏永忠;易长清;;冲击碾压对路基检验补压的应用[J];西南公路;2004年03期
6 黄炎;;冲击式压路机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2期
7 韩鹏;;湿陷性黄土冲击碾压施工技术探析[J];建筑;2008年09期
8 杜鹃;;地基冲击碾压处理技术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年05期
9 舒小林;;路基施工中冲击压实技术的应用[J];广东科技;2009年12期
10 闫志刚;;冲击碾压在高速铁路施工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建国;;抛石强夯加冲击碾压处理高寒湿地公路软基技术[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世基;吴立坚;刘世军;逄宏波;;公路冲击碾压技术的开发应用[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3 杨世基;吴立坚;;冲击压实技术的开发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骆行文;姚海林;杨明亮;;高填路基锚索桩板墙支挡结构计算方法及施工控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怡林;王亚军;;黄土地基处理前后承载力的试验研究[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郑治;;减少山区高填方路基沉降病害的对策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李郑斌;;浅析公路路堤加宽方案[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明奎;;浅谈冲击压实技术在福建泉三高速公路三明段路基施工中的应用[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顾春艳;王方向;;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存在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10 郭涛;吴赞平;;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拼接路基的冲击压实技术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张敏霞 李刚;察格高速公路10月全线建成通车[N];柴达木日报;2011年
2 东升 记者 李晓东;延志吴高速公路实验路段建设进展顺利[N];延安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郑军;逶迤长绸架锦绣 富民强省梦终圆[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4 记者 梅珂;沪蓉西之最[N];恩施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兴洲;我市交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N];临汾日报;2007年
6 山西太原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周韶华;浅谈汾柳高速公路路基填筑的质量控制[N];山西科技报;2004年
7 ;缓解拥堵 畅通命脉 自治区三大重点公路建设全力加速推进[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8 乔世珊 李海涛;连续式冲击压实机[N];中国水利报;2002年
9 塔娜;“琐碎”真功夫 踏实向远方[N];山西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滕学蓓 特约记者 王丽霞;公路地基承载力勘察有了行业评价体系[N];中国交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傅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辉;强夯与冲击碾压加固黄泛区地基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超;冲击碾压在黄泛区地基与路基压实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闫小波;高等级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4 李丹;FLAC的原理、程序及其在高填路基变形与稳定分析中的应用[D];福州大学;2006年
5 王俊辉;山区高填路基沉降监测与稳定性数值仿真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肖媛媛;浅层地基冲击碾压处置的试验研究及颗粒流模拟[D];同济大学;2007年
7 张嘉辉;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张石高速公路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吴斌;冲击碾压荷载对旧水泥路面下路基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9 庞江波;禹阎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王继伦;煤矸石填筑高速公路路基的工程力学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67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67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