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公铁两用钢桁梁铁路桥伸缩纵梁节点板更换施工

发布时间:2019-06-15 00:54
【摘要】:枝城长江大桥主桥为(4×160+5×128)m公铁两用连续钢桁梁桥,主桥钢桁梁为"米"字桁。运营40余年后检查发现主桥铁路桥伸缩纵梁处连接竖向拉板的节点板出现裂缝(共4处)。为确保桥梁结构和列车行车安全,通过对伸缩纵梁处节点板断裂病害进行分析,在保证铁路运输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对断裂的节点板、角钢、拉板进行更换。节点板更换工艺为先将连接螺栓解除,拆除原节点板的连接杆件和连接板(先拆除次要连接杆件,后拆除主要连接杆件),然后对旧连接孔及杆件接触面进行相应处理;安装新杆件的顺序为拆除顺序的逆过程(先安装主要连接杆件和节点,再安装次要节点)。结构分析表明,更换后伸缩纵梁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加强,能够满足铁路桥梁伸缩变形的要求。该桥利用铁路维修天窗点进行杆件更换,整个施工未对营业线的安全造成影响。
[Abstract]:The main bridge of Zhicheng Yangtze River Bridge is (4 脳 1605 脳 128) m continuous steel truss bridge, and the steel truss of the main bridge is "meter" truss. After more than 40 years of opera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cracks in the joint of the vertical pull plate at the telescopic longitudinal beam of the main bridge railway bridge (a total of 4 plac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bridge structure and train running, the fracture disease of joint plate at telescopic longitudinal beam is analyzed, and the broken joint plate, angle steel and drawing plate are replaced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traffic. The replacement process of the joint plate is to remove the connecting bolt, remove the connecting member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of the original joint plate (first remove the secondary connecting member, then remove the main connecting member), and then deal with the old connecting hole and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member accordingly; the order of installing the new member is the inverse process of the demolition sequence (first installing the main connecting member and joint, and then installing the secondary joint).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overall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telescopic longitudinal beam structure is strengthened after replacement,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elescopic deformation of railway bridges. The bridge uses railway maintenance skylight to replace the members, and the whole construc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safety of the business line.
【作者单位】: 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特种技术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8.121;U44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荣利;;广东省某高速公路东莞北特大桥维修与加固[J];世界桥梁;2013年04期

2 王立勇,曹斌,姜凤连,孙玉祥;大跨径连续钢桁梁竖杆更换工艺与监控[J];公路;2000年04期

3 周泳涛;鲍卫刚;刘延芳;贾界峰;赵井卫;;桥梁加固工程关键技术研究[J];桥梁建设;2010年06期

4 卢志良;;晋陕黄河特大桥钢桁梁下节点板预埋施工技术[J];桥梁建设;2013年01期

5 陈淮,杨磊,郭向荣;列车通过连续钢桁梁桥时的动力响应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敏;郭向荣;冯祁;;高速铁路468 m斜拉桥车桥时变系统振动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4期

2 向俊,曾庆元;关于列车轨道系统振动计算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郭文华,曾庆元;半穿式钢桁梁桥与列车系统空间振动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向俊,曾庆元;轻重车辆混编对列车脱轨安全性的影响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郭文华,曾庆元;上承钢板梁刚性连接加固方案计算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向俊,曾庆元;再论构架蛇行波作为车轨(桥)时变系统横向振动激振源的合理性[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向俊,曾庆元;预防列车脱轨措施及抗脱轨安全系数N的计算理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曾庆元,向俊,娄平,周智辉;列车脱轨的力学机理与防止脱轨理论[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9 向俊,左一舟,赫丹,杨军祥,曾庆元;关于列车-轨道(桥梁)时变系统空间振动方程的建立及其求解[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10 王媛,向俊;秦沈客运专线高速列车构架人工蛇行波的随机模拟[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颜全胜;刘斯琴;郑恒斌;;采用MR阻尼器的车桥系统竖向振动控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2 曾志平;陈秀方;赵国藩;易锦;;温度荷载作用下桥梁与无缝道岔相互作用研究[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3 罗世东;;中渡公轨合建悬索桥技术标准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英杰;考虑车体柔性的车—桥动力响应分析及行车舒适性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胡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密集过渡段路基动力试验与仿真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3 罗浩;高速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徐变变形对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刘海涛;强风作用下列车—汽车—桥梁时变系统的动力响应及行车安全性、舒适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朱艳;车桥系统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郑江;复杂刚性钢结构施工过程力学模拟及计算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赵甲荐;胶轮轨道列车—桥梁系统空间振动响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秋义;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动力稳定性概率分析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罗强;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动力学特性分析及工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10 李献民;高速铁路加筋过渡段静动力特性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庆超;轮轨相互作用力频谱成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吴凯伟;车辆—有砟轨道—桥梁空间耦合系统减振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唐长根;板式无砟道岔岔区板力学特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4 李成才;铁路桥上列车的走行安全性与舒适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姚成钊;考虑桥面不平顺影响的公路车辆—桥梁耦合振动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尹钱求;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桥桥墩设计参数对结构横向振动性能影响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7 戴慧敏;适用于新活载标准的铁路桥梁动力系数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杨峰;大跨度钢箱系杆拱桥动力特性及列车走行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9 赵尊焘;京九线九江长江大桥运营性能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陈榕峰;公路桥梁车桥耦合主要影响因素仿真分析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淮;曾庆元;;特大钢桁梁桥振动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2 杨琪;李卫明;黄建跃;石雪飞;;严重开裂PC箱梁桥加固[J];世界桥梁;2010年02期

3 李进洲;余志武;宋力;黄信浩;刘鹏;黄尚;陈丽芝;;长益高速公路桥梁病害调查及加固措施[J];世界桥梁;2010年04期

4 陈淮;邹旭岩;朱俊涛;钱辉;;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极限承载力全过程分析[J];世界桥梁;2011年01期

5 徐文平;钟华;张宇峰;孙吉飚;;粘钢-体外预应力综合加固T梁的结构特性研究[J];世界桥梁;2011年02期

6 郭吉平;;北盘江大桥缆吊系统及钢桁梁安装关键技术[J];世界桥梁;2011年06期

7 曾庆元;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8 陈淮,郭向荣,曾庆元;大跨度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1997年01期

9 周泳涛;鲍卫刚;刘延芳;贾界峰;赵井卫;;桥梁加固工程关键技术研究[J];桥梁建设;2010年06期

10 李华军;田大千;;东新赣江特大桥钢桁梁架设施工技术[J];桥梁建设;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克穷,耿素华;节点板域厚度对钢框架静动力反应的影响[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付涛;刘永健;;交错桁架结构中节点板计算方法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白洁;;V型支撑连接节点板的计算[J];钢结构;2009年10期

4 李正良;刘红军;;输电塔钢管-插板连接节点板承载力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5 武艳涛;;K型连接节点板的计算[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年01期

6 李光照;钢桁架节点板弹塑性工作过程及破坏机理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87年02期

7 沈泽渊 ,赵熙元;焊接钢桁架外加式节点板静力性能的研究[J];工业建筑;1987年08期

8 沈泽渊;赵熙元;;焊接钢桁架节点板静力性能的研究[J];钢铁技术;1994年01期

9 孙雨宋;;支撑和节点板延性性能的抗震设计[J];建筑结构;2007年10期

10 程睿;孙必祥;杨溥;黄宗明;;单角钢螺栓连接节点板受压性能及极限承载力研究[J];建筑结构;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克穷;;节点板域厚度对钢框架静动力反应的影响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四)——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孙必祥;程睿;崔佳;;角钢连接节点板受压性能的有限元分析[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文元;牟伟;;铰接框架梁端次弯矩对支撑节点板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杜鹏;张文元;;支撑失效后板式连接节点的受压性能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5 阮欣;吴冲;石雪飞;陈艾荣;;四节点和八节点薄壳单元计算精度和效率比较[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一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何挺;周观根;洪王东;沈小达;;哥斯达黎加国家体育场挑篷钢结构关键施工技术[A];第十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骆云良;王孟鸿;丛峻;;新型管板节点有限元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鞠彦忠;王德弘;白俊峰;贾玉琢;肖琦;;影响钢管角钢组合塔节点承载力的参数分析[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程睿;高耸输电塔钢桁架节点静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红军;特高压钢管输电塔插板连接K型节点的受力性能及承载力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王文利;风力作用下桅杆结构拉耳焊接节点板裂纹萌生疲劳寿命的评估[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必祥;单角钢连接节点板受压性能及极限承载力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2 张朝;输电塔钢管—插板连接的节点板承载力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牟伟;支撑节点板对铰接支撑框架结构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王海荣;单插板连接的节点板在拉力作用下的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5 栗新然;输电塔钢管—插板连接节点板承载力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呼玲玲;大型节点板连接的受压腹杆稳定承载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文;交错桁架结构体系中节点的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8 陈世玺;支撑板式连接节点力学性能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祝肖斐;考虑焊接残余应力的输电塔节点板应力场的多尺度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史颂颂;空间板节点系列开发与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99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99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1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