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玻纤土工格栅在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中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09 11:21
【摘要】:反射裂缝是国内外沥青路面共性的病害之一,也是沥青路面所面临的一大技术难题。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严重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大大缩短了罩面层的使用寿命。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使得路面反射裂缝病害尤为突出,因此采取防治措施对反射裂缝的发展进行有效控制是当前病害研究的重点问题。文中综合考虑了玻纤土工格栅和预切缝的优越性,设计了9种试验方案,选取了克榆高速公路为依托,对玻纤土工格栅预防反射裂缝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在2006年~2013年间5次对试验路段进行现场检测分析,试验结果认为,采用土工格栅和预切缝的防治措施能有效减少并延缓路面反射裂缝病害的发展。该研究成果对于新疆地区预防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Abstract]:The reflection crack is one of the common diseases of asphalt pav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 is a major technical problem facing the asphalt pavement. The reflection crack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seriously affects the strength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subgrade, and greatly shorten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over layer.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day and night in the Xinjiang region is large, and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of the drought and the rain are especially prominent, so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lection crack by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s the key problem of the current diseas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of glass fiber geogrid and pre-cut seam are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Nine test schemes are designed, and the effect of the glass fiber geogrid on the prevention of reflection crack is studied. On-site insp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est section was carried out between 2006 and 2013,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est show that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geogrid and the pre-cut sea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and dela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oad surface reflection crack disease.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evention of reflective cracking of asphalt pavement in Xinjiang region.
【作者单位】: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山区道路工程与防灾减灾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重庆市科技援疆计划项目,项目编号cstc2014jcsf30001
【分类号】:U416.217;U418.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向进;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J];东北公路;2001年02期

2 王守立,麻虹艳;沥青路面防水措施初探[J];辽宁交通科技;2001年05期

3 李愉平;沥青路面质量管理与控制[J];青海交通科技;2003年04期

4 李江,封晨辉;永久性沥青路面[J];石油沥青;2005年03期

5 张雁,李维生,赵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纤维稳定料的发展综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曹卫东,陈旭,吕伟民;简述国内外低噪声沥青路面研究状况[J];石油沥青;2005年01期

7 宋秀兰;杨英;;英试验多孔沥青路面[J];建筑工人;2006年02期

8 卜伟;;沥青路面热风加热的计算[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6年04期

9 贾渝;;2008年沥青路面与环境专题研讨会信息[J];现代交通技术;2006年03期

10 关书敏;;国内第一条景区橡胶沥青路面铺就通车[J];公路交通技术;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杰;;加强全面管理防止沥青路面水破坏[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2 刘韩英;张忠光;孙红兰;;浅谈沥青路面的养护与维修[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3 王佐民;吕伟民;;低噪声沥青路面的声学特性[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位俊涛;刘晓兵;;浅谈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以新密市荥密路施工为例[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5 姬东;李黎;;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A];第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承斌;穆杰;邵龙潭;;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及其控制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暨“2009年微波创造美的生活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张泽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关键施工质量管理实践[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钱国超;;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十五”技术回顾与展望[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9 万里鹏;程琳;;浅谈沥青路面水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10 杨海鸥;吕松年;;合理选择沥青路面设计结构方案[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宝众 特约记者 王丽霞;技术交流有助提升中国沥青路面水平[N];中国交通报;2006年

2 赵会;岷江大道沥青路面全面开铺[N];眉山日报;2008年

3 王远洋 孙燕 程佳祺;城市非主干道推广沥青路面[N];蚌埠日报;2009年

4 记者 白秋薇;陕西:沥青路面耐久研究通过验收[N];中国交通报;2010年

5 驻张家港首席记者 王乐飞 通讯员 蒋恒;港城“尝鲜”沥青路面修复新技术[N];苏州日报;2011年

6 实习记者 赖囝楠;浙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换颜”[N];中国交通报;2011年

7 实习生 李茜邋杨捷;彩色沥青路面制作“独占鳌头”[N];长江日报;2007年

8 朱振宇;江苏交通科学研究院集成研究打造抗水损沥青路面[N];中国交通报;2011年

9 张春跃;我市一项沥青路面修复技术达到国际水平[N];保定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陈淑华 通讯员 郭晓萍;探索沥青路面“长寿”之道[N];泉州晚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圣洁;基于江西南部地区温度条件的沥青路面健康性能预测[D];长安大学;2015年

2 周泽洪;基于四川气候和轴载要求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陈尚江;贵州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适应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耿立涛;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及超孔隙水压力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书云;基于生心理因素的沥青路面性能关键参数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6 黄志义;特长隧道沥青路面火灾过程燃烧机理与安全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聂鹏;辽宁省沥青路面合理结构类型与区划原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关彦斌;大孔隙沥青路面的透水机理及结构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罗辉;沥青路面粘弹性响应分析及裂纹扩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端宜;设计沥青路面及其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作舟;基于混合Lagrange-Euler算法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疲劳损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亮;典型沥青路面罩面施工工艺及质量管理[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赵耀华;基于性能的沥青路面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曹玉华;季冻区高等级公路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合理结构及使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刘世伟;沥青路面冷铣刨切削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张勇;沥青路面施工设备作业质量指标体系与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熊海珍;提高青海省沥青路面耐久性的技术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高建纲;城市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高国立;重载交通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10 秦昊;潮湿山区公路沥青路面主动抗凝冰技术研究[D];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512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12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0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