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起讫点矩阵与产生吸引点矩阵的相互转换

发布时间:2019-07-09 18:19
【摘要】:对起讫点(OD)矩阵与产生吸引点(PA)矩阵的关系做了深入辨析,指出二者经常对应于不同的时间区间.通过对高峰小时系数局限性的分析,明确了出行分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基于出行链与出行目的构成的分类比例推算方法.进而通过分时出发与到达系数,建立全日PA矩阵与高峰小时OD矩阵之间相互的线性变换关系,并在理论上论证了由OD矩阵推算PA矩阵的可行性.为便于实现,编写了由OD矩阵转换为PA矩阵的人机交互程序,最后通过算例检验了理论成果的有效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rting and ending point (OD) matrix and the generating attraction point (PA) matrix is deeply analyzed and analyzed,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two often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imitation of peak hour coefficient, the necessity of travel classification is clarified, and a classification proportion calculation method based on travel chain and travel purpose is put forward. Furthermore, through the time-sharing departure and arrival coefficient, the linear transform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ll-day PA matrix and the peak hour OD matrix is establish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calculating the PA matrix from the OD matrix is demonstrated theoretically.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implementation, a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program from OD matrix to PA matrix is compiled.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分类号】:U49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志坚;程琳;;OD矩阵与PA矩阵辨析[J];交通标准化;2006年10期

2 邓立瀛,刘灿齐;起-迄点与产生-吸引点出行矩阵的转化[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3 邓立瀛;刘灿齐;;P—A出行分布矩阵转化为O—D出行分布矩阵[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音;;浅析如何运用交通量预测模型为道路安全服务[J];安防科技;2009年06期

2 史建港;陈艳艳;任福田;;奥运中心场馆区域行人交通分布预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姚丽亚;关宏志;;基于目的地魅力度的出行生成/分布联合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4 关宏志;浦亮;;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有限理性交通选择行为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5 王振报;韩东;陈艳艳;;大城市公交枢纽布局规划实用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6 张志平,杨建国;基于Arc GIS的交通规划信息系统实践[J];测绘科学;2005年01期

7 曾小林;焦海贤;黄婷;;重庆市农村客运发展战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朱顺应,王红,朱真才;非完全信息条件下交通分布预测时间(距离)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翟长旭;张和平;潘艳荣;;遗传算法在均衡交通分配模型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刘以舟;焦海贤;胡迎鹏;;基于交通均衡理论的城市干道网改扩建布局规划模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恒;郭伟;;机场客运交通预测研究[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彭辉;李明捷;;引入心理变量的旅客中长距离出行方式选择模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李先友;;农村居民出行服务系统建设探讨——以江苏省农村居民出行服务系统建设为例[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4 董晓婷;王卓;董宏辉;贾利民;秦勇;;和谐发展—防治交通突发事件的战略选择[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荣博;苏云龙;;地震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及需求预测方法初探[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任伟强;陈艳艳;罗铭;;轨道交通TOD发展模式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罗铭;陈艳艳;刘小明;;基于时间价值的可达性分析[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胡文君;许欢;;基于网络认知水平的多用户交通分配模型[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徐天东;;Research on IO Matrix Estimation Model of Local Network[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高学辉;孙fg;;高速公路收费和清分的动态算法的实现[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钦文;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乾;综合客运枢纽集散服务网络分析与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赵冰;基于场论的物流生成及运行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樊大可;西安城市交通建设与发展探索[D];长安大学;2009年

5 李彦来;物流网络结构复杂性及优化设计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齐一鸣;综合交通枢纽站点协调规划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雷磊;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出行需求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王晶;基于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姚鹏程;不确定环境下的高速公路PPP项目定价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淑静;复合复杂网络模型研究与应用[D];青岛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善智;基于时间窗口的高速公路交通分析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怡;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合作竞争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卿焱景;城市地铁建设期间交通需求预测[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丁明杰;青州市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王谱;基于出行行为的择路演化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丁茜;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观测站布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梁立;长大客运专线客运量调查与预测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8 刘欣;乡镇道路网的问题与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樊永强;城乡客运站一体化布局与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隋委博;城市停车换乘设施需求预测与实施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旭宏;城市交通分布预测模型研究——系统平衡模型及其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少荣;李华;;一种图像之间的颜色传输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6年10期

2 秦兆华;;位似与纯矩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Z1期

3 朱跃生;马维祯;;二维DWT的分裂向量基新算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4 李超群,朱宝山,朱述龙;保持主分量变换结果信息的量化方法[J];测绘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郭华;;准正交变换的三种等价定义[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卡洛佩斯 ,露易基诺迪茨 ,夏保祥;预应力混凝土曲梁内钢索线性变换引起的内力[J];中南公路工程;1985年03期

7 王振永;电工中的不可逆变换与广义逆[J];电机与控制学报;1990年01期

8 王振永;;电机的解耦变换与广义逆[J];电工技术学报;1990年04期

9 何广存,杨位钦;微机控制的铁路隧道测量图形扫描系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1995年01期

10 陶印心;Schwarz引理的几个推广与应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洁;;俄汉带连(接)词复(合)句与超句体相互转换对比研究[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孙洪飞;高立群;韩洁;;一类循环对称组合系统的固定模特征[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3 姚陈;蔡明刚;;TI柔度偏离和弹性偏离及相互转换[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张毅;姚富强;刘忠英;;一类无误码扩散差分跳频映射构造[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许家琨;黄漠涛;曹永和;林有财;缪峰;;我国常用大地坐标系的发展现状及其相互转换[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数字区域建设与地理空间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王军丽;;高速公路区域OD矩阵推算方法探析[A];湖北省公路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二○○八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晟;陈勤;张e,

本文编号:2512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12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7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