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陕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30 10:10
【摘要】:针对陕西省各区域气候特征以及交通特性研究相应区域的路面典型结构,对于提高陕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陕西省的气象数据、实测轴载数据、路基强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划分气候区域、交通等级以及路基强度等级,最终推荐出合理的路面典型结构。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region in Shaanxi Province, it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typical pavement structure in the corresponding area for improving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in Shaanxi Province.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data, measured axial load data and subgrade strength data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climatic area, traffic grade and subgrade strength grade are divided into climatic area, traffic grade and subgrade strength grade. Finally, a reasonable typical pavement structure is recommended.
【作者单位】: 西安公路研究院;
【基金】: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资助项目(编号:2007-17K)
【分类号】:U416.2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海军,黄晓明;重载条件下沥青路面按弯沉等效的轴载换算[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7期

2 梁武星;李小刚;高超;;陕西省公路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气候分区[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6期

3 李小刚;;陕西省高速公路土基强度等级研究[J];路基工程;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学臻;蒋应军;;水泥混凝土路面重载与重载交通的界定方法[J];公路;2009年02期

2 陈国强;张永平;潘学政;;重载沥青路面荷载图式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年12期

3 孙志林;黄晓明;;基于路基顶面压应变的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7期

4 张久鹏;黄晓明;王晓磊;;基于粘弹塑性理论的沥青路面车辙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10期

5 薛国强;黄晓明;;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的三轴重复荷载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11期

6 张慧_g;;超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11年06期

7 吕松涛;;基于非线性疲劳损伤的沥青路面轴载换算[J];工程力学;2012年10期

8 叶亚丽;韦金城;庄传仪;;基于实测轴载谱的重载沥青路面交通参数[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1期

9 徐旭;张建明;;超载对沥青路面可靠度的影响及优化研究[J];中外公路;2012年06期

10 梁武星;钱学东;李小刚;路鑫;;高速公路轴载特性的分布模型[J];公路;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宏富;基于强度与刚度衰变的沥青混合料非线性疲劳损伤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忠达;沥青路面交通参数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3 庄传仪;基于加速加载响应的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石福周;沙漠地区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稳定性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力琼;重轴载条件下沥青路面轴载换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习宇;沥青路面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刘国锋;广韶沥青路面高温车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4 陈飞跃;低等级公路轴载换算与基层材料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5 李佑钢;治理车辆超限运输空间数据仓库的研究与构建[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发琼;环境温度对沥青路面重载车辆轴载换算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9年

7 叶俊杰;高等级公路车辆轴载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8 张华;环境变化对半刚性沥青路面极限轴载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0年

9 赵婷;内蒙古地区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方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10 李妍;重载交通下的慈湖河路改造路面结构组合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辉,武和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按弯沉等效的轴载换算公式的研究[J];公路;2002年04期

2 郑南翔,张霞,李安;对SHRP沥青分级存在问题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9期

3 袁万杰,彭波,陈忠达;不同类型SBS改性剂适用气候分区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1期

4 陈志忠,于斌,王恒斌;Superpave技术现状及对我国沥青路面技术的启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5 时宁;周勇;雷茂锦;;江西省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J];交通标准化;2011年18期

6 唐佐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J];路基工程;2007年06期

7 丁乐;陈静云;王凯;;沥青稳定基层模量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J];路基工程;2010年01期

8 李春浩;余承华;何联政;苏巨诗;王晓龙;;水泥稳定山皮碎石土基层路用性能研究[J];路基工程;2010年06期

9 贾渝;Superpave的真正含义[J];石油沥青;2003年04期

10 王选仓,谭权,王新岐,李春平,齐在春,鞠江庆;重载沥青路面研究[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永满;西部湿陷性黄土地区路用沥青气候适用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2 晋琰;六盘山地区高等级公路沥青气候适应性及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3 蔡琦;Superpave技术在赣定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与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4 陈燎焱;山东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李振科;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有贵,林家胜,罗竟;超载汽车对沥青路面的影响[J];广西交通科技;2000年04期

2 林有贵,罗竞;广西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研究[J];广西交通科技;2000年S1期

3 王进满,黄广忻,李智荣,邓卫明;沥青路面早期推移防治的探讨[J];山西交通科技;2000年02期

4 王东伟,李永胜,阮川民,靳长征;沥青路面的加热修补[J];山西交通科技;2000年02期

5 余东坡,王鲁军;沥青路面低温开裂问题的探讨[J];公路交通技术;2004年02期

6 刘春波,董秀梅;沥青路面的裂缝预防及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02期

7 姜海波,杨文婷,洪沛;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分析[J];森林工程;2004年03期

8 刘桂强;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及其防治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年03期

9 赵保平;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J];山西交通科技;2004年02期

10 陈造奇;一种由美国引进的沥青路面保护剂悄然进入我国高速公路[J];上海公路;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姬东;李黎;;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A];第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承斌;穆杰;邵龙潭;;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及其控制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暨“2009年微波创造美的生活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张泽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关键施工质量管理实践[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钱国超;;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十五”技术回顾与展望[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5 万里鹏;程琳;;浅谈沥青路面水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6 许志鸿;董占文;吴文海;;沥青路面结构的可靠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7 陈景;沈金安;李福普;;沥青路面渗水测定方法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张晓冰;黄晓明;;沥青路面温度状况分析[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2002年

9 贺俊;;沥青路面的施工与监理的质量控制[A];沥青路面施工监理交流材料汇编[C];2002年

10 镇亦明;戴建军;胡爱梅;;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A];沥青路面施工监理交流材料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珍珍;美专家提出系统考虑沥青路面质量[N];中国交通报;2006年

2 赵会;岷江大道沥青路面全面开铺[N];眉山日报;2008年

3 驻张家港首席记者 王乐飞 通讯员 蒋恒;港城“尝鲜”沥青路面修复新技术[N];苏州日报;2011年

4 实习生 李茜邋杨捷;彩色沥青路面制作“独占鳌头”[N];长江日报;2007年

5 记者袁岚;沥青路面寿命可达50年[N];中国建材报;2010年

6 朱振宇;江苏交通科学研究院集成研究打造抗水损沥青路面[N];中国交通报;2011年

7 楚天高速公路养护中心 王云波;沥青路面顶成“麻麻脸” “千斤顶”配块枕木如何[N];湖北日报;2005年

8 张春跃;我市一项沥青路面修复技术达到国际水平[N];保定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陈淑华 通讯员 郭晓萍;探索沥青路面“长寿”之道[N];泉州晚报;2012年

10 记者 陈云芬;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破题[N];云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立涛;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及超孔隙水压力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书云;基于生心理因素的沥青路面性能关键参数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3 黄志义;特长隧道沥青路面火灾过程燃烧机理与安全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聂鹏;辽宁省沥青路面合理结构类型与区划原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关彦斌;大孔隙沥青路面的透水机理及结构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罗辉;沥青路面粘弹性响应分析及裂纹扩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端宜;设计沥青路面及其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8 郭红兵;设置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裂缝缓解层的沥青路面抗裂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蔚旭灿;应用数学力学方法研究沥青路面结构特性[D];长安大学;2008年

10 王虹;基于融雪化冰的传导沥青路面优化设计及粘弹性响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继忠;云南省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温度场及温度应力数值计算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2 胡勇;沥青路面质量动态控制系统[D];长安大学;2009年

3 程亮;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4 张文;沥青路面极限承载力与使用寿命预估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李雪莲;沥青路面关键质量指标与付费系数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邓融;水和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孙兆刚;干旱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温度应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史恒志;邯郸地区运煤道路超重型交通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9 娄峰;基于模糊理论的沥青路面可靠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10 偶昌宝;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20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20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5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