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GPS控制点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9 12:14
【摘要】:在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中,基准点的稳定性极为重要。本文针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期的实际情况,根据多期复测数据,利用三倍中误差法对其岛隧工程GPS控制点的稳定性以及位移趋势进行分析判断,据此为实际施工及测量监控提供技术保障。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4020)
【分类号】:U442;P22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声享;监测网的稳定性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爱民;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方法[J];安徽建筑;2004年06期

2 赵瑞;麻德明;张红杰;邓梨梨;康新亮;苏家群;;山区边坡工程监测的探讨[J];北京测绘;2007年03期

3 邢文战;现代测绘技术在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中的地位与应用展望[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4 林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综合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5 于先文,范一中;GPS用于有电磁场干扰测区的滑坡变形监测的可行性探讨[J];测绘工程;2000年03期

6 李金平;王宏伟;;GPS、GI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6年04期

7 滕松;张铎强;周照明;田林亚;;网形不一致的工程控制网稳定性分析[J];测绘工程;2009年02期

8 孙立云;吕鑫;;抚顺石油一厂地表变形分析[J];测绘工程;2009年05期

9 胡友健;梁新美;许成功;;论GPS变形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测绘科学;2006年05期

10 李厚芝;;单基准线向量解算法在GPS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显平;;工程测量学的发展评述[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2 薛永安;葛永慧;;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与软件研制[A];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第5卷 第3集)[C];2007年

3 李广云;张冠宇;李宗春;;变形测量数据采集自动化技术综述[A];数字测绘与GIS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苏京平;;变形监测网的布设原则[A];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文燕;;线性回归分析法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文燕;;线性回归分析法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杜传杨;杨盛虎;;一般建(构)筑物沉降观测方案设计探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飞;;对工程测量学学科发展的一些探讨[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9 罗力;黄声享;杨保岑;;三峡库区滑坡监测GPS控制点的稳定性分析[A];全国工程测量2012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孙洪斌;万正忠;;动态基准法在基坑工程安全监测中的应用[A];全国工程测量2012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利民;非线性最小二乘的不适定性及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包欢;大型建筑物实时形变监测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3 贺跃光;工程开挖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模型及监测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文鸿雁;基于小波理论的变形分析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岳东杰;水利水电工程变形监测中GPS技术与数据处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路学忠;宁东煤田采煤沉陷地质灾害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柴洪洲;地壳运动背景场及其监测网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8 邓晖;大跨度空间结构施工监测与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9 薄志毅;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变形预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10 袁德宝;GPS变形监测数据的小波分析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雯;基于WebGIS的河南工业经济监测预警系统设计[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廖重贵;小波分析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董坤烽;小波分析与突变理论在变形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李晓芳;布沼坝露天边坡变形分析与GIS预报体系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5 周林丽;基于GPS的黄土边坡变形监测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涛;安全监测基准网粗差剔除与稳定性分析的实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崔涛;岩溶隧道风险预报及支护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冯满耀;济南燕山立交桥PLC控制液压同步顶升的施工技术[D];山东大学;2011年

9 王宜军;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预测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孔渊;工广地表和井架基础沉降监测与趋势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胡建国;利用高精度GPS定位技术建立我国陆海垂直运动监测网[J];测绘学报;1999年04期

2 李延兴,胡新康,赵承坤;GPS监测网数据处理方案研究[J];测绘学报;1999年01期

3 苏京平;控制网的稳定性分析[J];城市勘测;2000年04期

4 黄立人,马青;确定三维网中相对稳定点组的一种方法[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9年03期

5 苏京平;形变监测网的位移判定[J];工程勘察;1999年04期

6 刘经南,施闯,陈俊勇;’92、’96国家高精度GPS A级网整体平差结果分析与我国块体运动模型研究[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港珠澳大桥海中人工岛主体结构形成[J];珠江水运;2011年20期

2 吴旗韬;张虹鸥;叶玉瑶;苏泳娴;;基于交通可达性的港珠澳大桥时空压缩效应[J];地理学报;2012年06期

3 吴旗韬;张虹鸥;苏泳娴;陈静;;港珠澳大桥对珠江口两岸经济发展的影响[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年06期

4 刘平;;香港老太太逼停港珠澳大桥[J];世界博览;2011年10期

5 赵大英;港珠澳大桥的客流车流量预测与功能定位[J];热带地理;2004年04期

6 王晨阳;李孟国;李文丹;;港珠澳大桥工程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研究[J];水道港口;2010年03期

7 呙中校;面临被边缘化的深圳[J];深圳特区科技;2003年07期

8 冯希;;浅析港珠澳大桥对珠海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J];科技资讯;2012年01期

9 宋晖;覃远军;;钟世坚:建设幸福珠海[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04期

10 呙中校;;面临被边缘化的深圳[J];深圳特区科技;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港珠澳大桥终于通过论证确定[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2 柴建峰;陈晓东;孟凡超;程新生;孙连合;羊小云;李友龙;李学文;万仁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勘工作介绍[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东斌;;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钢筋自动化加工技术[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施工机械化分会2012年会暨机械化施工新技术经验交流会会刊[C];2012年

4 董润润;刘武君;彭为;;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开发资金平衡分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郑定宁;;港珠澳大桥规模及规划概况[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王驰;徐群;王学兰;;港珠澳大桥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管理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C];2013年

7 刘晓东;;港珠澳大桥总体设计与技术挑战[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11年

8 陈洋洋;谭平;周福霖;陈树辉;;港珠澳大桥隔震方案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9 李步恩;邱辉元;;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西人工岛隧道防水施工技术[A];防水堵漏材料及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孟凡超;刘晓东;徐国平;;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总体设计[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兴云;深中大桥立项在即港珠澳大桥恐添变数[N];经济观察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杨兴云;三地政府两套方案 港珠澳大桥融资难题待解[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杨兴云;深中大桥立项在即 港珠澳大桥添变数[N];经理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鲁宓;港珠澳大桥缘何迟迟未动工[N];亚太经济时报;2006年

5 记者 赵民望;“三地三检”破港珠澳大桥难题[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6 发文;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N];中华建筑报;2007年

7 郑晓波;港珠澳大桥建设加速启动[N];证券时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杜娟邋饶贞 骆建基 刘海健;港珠澳大桥最迟后年开工[N];广州日报;2008年

9 忠欣;广东港珠澳大桥设计对外招标[N];中国海洋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索佩敏;融资问题解决 港珠澳大桥年内开工[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阳;港珠澳大桥珠海落脚点交通一体化—道路规划的初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冼超文;港珠澳大桥对珠海市产业政策发展的影响及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刘洹宇;港珠澳大桥对区域发展及交通运输的影响分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艳珍;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干坞坞址方案比选与环境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5 汤召志;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运营通风节能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30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30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d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