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坝日调节非恒定流对下游航运条件影响研究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B05B01) 博士后面上基金资助项目(2013M530635)
【分类号】:U6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郑守仁,孙尔雨,杨文俊;三峡电站调峰与通航问题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2年02期
2 钟德钰,彭杨,张红武;多沙河流的非恒定一维水沙数学模型及其应用[J];水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3 黄颖,李义天,韩飞;三峡电站日调节对下游河道水面比降的影响[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4 曹民雄;庞雪松;王秀红;蔡国正;;向家坝水电站下游非恒定水沙特性研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5 刘亚辉;王云莉;;景洪水电站对下游近坝河段通航条件的影响[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6 张波;李伯海;刘晓菲;;乌江渡枢纽下游航道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J];水运工程;2012年07期
7 刘亚;李义天;孙昭华;;电站日调节波对葛洲坝下游枯期通航条件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莹;杨伟;左明;蒋文秀;;静力水准系统在水工模型高程测控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9期
2 钟德钰;禹雪中;丁峗;;挟沙水流中石油类污染物输移转化的数值模拟[J];泥沙研究;2007年02期
3 王艳平;张防修;韩巧兰;张建军;韩涛;;河道一维非恒定水流—泥沙—水质模型研究[J];人民黄河;2008年11期
4 杨文俊;孙尔雨;饶冠生;王兴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非恒定流通航影响研究 Ⅱ:三峡—葛洲坝两枢纽区间[J];水力发电学报;2006年01期
5 马爱兴;陆彦;陆永军;曹民雄;;明渠非恒定流流速分布及推移质运动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12年01期
6 张防修;王艳平;韩龙喜;张晓丽;吴英海;;复式河道一维洪水演进数值模拟[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年05期
7 潘存鸿;;浅水间断流动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年05期
8 陈益农;胡旭跃;李彪;徐灿波;;反调节枢纽对河道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分析[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9 曹民雄;庞雪松;王秀红;蔡国正;;向家坝水电站下游非恒定水沙特性研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10 曹民雄;庞雪松;;电站泄流对坝下航道影响研究进展[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志学;佘俊华;刘兴年;黄尔;;电站下游非恒定流清水冲刷水沙运动特性研究[A];水文泥沙研究新进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2 彭期冬;禹雪中;张建立;骆辉煌;;水力学模型在淮河洪水预报系统中的集成与应用[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季荣耀;陆永军;左利钦;;水电枢纽下泄非恒定流作用下的航道整治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防修;王艳平;刘兴盛;韩龙喜;;黄河下游突发性污染事件数值模拟[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景宜;渭河下游洪泛区土地风险区划及安全利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潘存鸿;浅水间断流动数值模拟及其在钱塘江河口涌潮分析中的应用[D];上海大学;2007年
3 胡兴娥;梯级电站调峰对通航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张秀芳;非恒定流作用下丁坝水毁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冠生;三峡坝址至葛洲坝区间通航水力学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2年03期
2 王志力,耿艳芬,金生;安康枢纽下游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5期
3 李新通;林其东;;水口电站日调节不稳定流数值模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4 王云莉;刘亚辉;石永燕;;澜沧江景洪电站日调节运行方案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李义天,尚全民;一维不恒定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J];泥沙研究;1998年01期
6 乐培九,王永成;电站日调节泄流对下游航运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水道港口;2004年S1期
7 刘新;;汉江石泉枢纽下游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J];水道港口;2007年06期
8 郑守仁,孙尔雨,杨文俊;三峡电站调峰与通航问题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2年02期
9 杨文俊;孙尔雨;饶冠生;王兴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非恒定流通航影响研究 Ⅱ:三峡—葛洲坝两枢纽区间[J];水力发电学报;2006年01期
10 徐鼎甲;进行日调节时水电站下游水位的计算[J];水利水电技术;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开林,白正裕;调水渠网非恒定流的线性变换求解方法[J];水利学报;2004年03期
2 张大伟,董增川,李少华;河网非恒定流计算的牛顿迭代解法[J];西北水力发电;2004年03期
3 王志力,耿艳芬,金生;安康枢纽下游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5期
4 林桂宾,张佰战,戴荣尧;桥渡非恒定流水工模型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2005年06期
5 范杰;王长德;管光华;崔巍;;渠道非恒定流水力学响应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6 张莉;;河道二维非恒定流场的一种计算方法[J];广西轻工业;2007年02期
7 刘新;;汉江石泉枢纽下游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J];水道港口;2007年06期
8 张明亮;沈永明;;渠网恒定流及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08期
9 胡江;杨胜发;周华君;;基于变频器原理的非恒定流生成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12期
10 刘伟;陈小宝;卢瑕;;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在防洪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来志刚;李适宇;曾凡棠;;珠江三角洲感潮河网区一维非恒定流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2 金生;王志力;耿艳芬;;安康枢纽下游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A];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唐银安;晏建奇;蒋世春;陈建华;;日调节电站非恒定流航道追峰通航的实用性探讨[A];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龙吉平;张新华;李能川;严瑞平;;河道非恒定流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5 余祖耀;张辉意;李宝仁;;管道非恒定流动数值模拟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倪培桐;江洧;黄健东;张庄;;城市防洪排涝非恒定流数值模型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7 刘亚;李义天;;电站日调节波动的数值模拟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郭志学;佘俊华;刘兴年;黄尔;;电站下游非恒定流清水冲刷水沙运动特性研究[A];水文泥沙研究新进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东;郑邦民;黄昕;;明渠非恒定流数值模拟中的计算机应用初探[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C];1999年
10 黄东;郑邦民;黄昕;;明渠非恒定流数值模拟中的计算机应用初探[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黄河上游航运技术[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万五一;长距离输水系统的非恒定流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刘春晶;明渠非恒定流运动规律及推移质输沙特性的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孟祥玮;船闸灌泄水引航道非恒定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石喜;灌溉管网非恒定流计算及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5 韩延成;长距离调水工程渠道输水控制数学模型研究及非恒定流仿真模拟系统[D];天津大学;2007年
6 徐小明;大型河网水力水质数值模拟方法[D];河海大学;2001年
7 冯民权;大型湖泊水库平面及垂向二维流场与水质数值模拟[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栋;河网非恒定流数值模拟可视化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2 王涛;明渠非恒定流传播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3 邱喜;电站长尾水渠非恒定流数值计算分析及通航条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4 庄春义;河道一维非恒定流水温预测模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徐连军;库群——河网系统明渠非恒定流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吴昕;一维非恒定流数值模型在曹娥江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7 周琼;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河南段非恒定流数值模拟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黄世连;橄榄坝电站非恒定流对曼厅河段水位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9 曹小红;泵站引水系统非恒定流计算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10 罗景;明渠非恒定流的有关特性及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30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3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