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板重载加固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铁路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板重载加固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轴重重载铁路已成为铁路货运的发展方向。由于重载铁路运输的运能大、效率高、运输成本低等特点使大轴重重载运输成为大宗货物最为经济有效的运输方式。依托轴重30t以上煤炭运输重载铁路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研制任务七——重载线路基础设施强化措施研发科研项目,课题组已成功研发出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重载铁路桥梁成套技术,包括:碳纤维板夹持、张拉、锚固等,已有研究表明该加固技术对30t轴重重载铁路全预应力混凝土标准梁是有效的、可行的。但是,对于30t轴重重载铁路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是否有效、可行,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于钢筋混凝土梁,以12m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板梁为例,研究表明在1.2倍ZH活载(30t轴重)作用下,其受拉主筋拉应力不满足规范要求,结构抗弯承载力和疲劳强度不足,梁体刚度偏弱,需要进行强化改造,以提高梁体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通过理论检算和静载试验,验证了本文所述加固方案对其是有效可行的。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加固技术对其他既有梁型的有效性,理论检算了叁标桥(1024)的6m、8m、12m、16m、20m梁(直/曲线)、专桥(88)1023的8m、12m、16m(直/曲线)梁和专桥(91)1024的6m、10m、12m梁等标准梁。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可以显著减小上述梁型的受拉主筋拉应力、主筋应力幅、挠度,提高抗弯承载力和刚度,抑制裂缝开展,能满足30t轴重重载列车的运营要求,建议在重载铁路钢筋混凝土梁桥强化改造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 碳纤维板 重载铁路 钢筋混凝土梁 加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5.7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1 引言12-29
- 1.1 研究背景12-14
- 1.2 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加固方法14-17
- 1.3 体外预应力加固桥梁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17-22
- 1.4 预应力碳纤维片材加固技术22-28
- 1.4.1 纤维复合材料22-23
- 1.4.2 非预应力碳纤维片材加固技术23-24
- 1.4.3 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24-28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28-29
- 2 既有钢筋混凝土梁重载适应性29-49
- 2.1 荷载标准29-30
- 2.2 既有桥梁运营现状30
- 2.3 重载对中小跨度桥梁的作用特征30-33
- 2.3.1 重载列车作用下桥涵设计活载储备量分析31
- 2.3.2 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性能、动力性能及横向受力适应性31-33
- 2.4 静力性能试验33-43
- 2.4.1 试验方案33-37
- 2.4.2 静载试验结果37-42
- 2.4.3 静载试验结论42-43
- 2.5 原梁检算43-48
- 2.5.1 钢筋混凝土梁检算理论43-46
- 2.5.2 原梁检算结果46-48
- 2.6 适应性分析结论48-49
- 3 加固方案设计49-67
- 3.1 预应力碳纤维板组装件力学性能49-52
- 3.1.1 静力强度49-50
- 3.1.2 疲劳性能50
- 3.1.3 松弛性能50-51
- 3.1.4 高、低温静力强度51-52
- 3.1.5 小结52
- 3.2 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方案52-56
- 3.2.1 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板配筋设计52-54
- 3.2.2 加固方案54-56
- 3.3 加固检算56-67
- 3.3.1 加固检算理论56-66
- 3.3.2 加固后梁体检算66-67
- 4 加固效果试验验证67-71
- 4.1 试验方案67-68
- 4.2 加固效果68-71
- 5 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设计技术分析71-88
- 5.1 既有标准梁桥检算71-74
- 5.2 小结74-88
- 6 结论和展望88-90
- 6.1 研究结论88
- 6.2 展望88-90
- 参考文献90-95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95-96
- 学位论文数据集96-97
- 详细摘要97-1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力彪,张俊平,陈炳聪;碳纤维板与混凝土抗剪粘接性能试验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安明亮;;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试验[J];工业建筑;2006年10期
3 梁金福;燕柳斌;赵君君;;碳纤维板条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9年01期
4 尚守平;李知兵;汪明;彭晖;;昼夜温差对预应力碳纤维板应力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5 陈华;张鹏;邓朗妮;;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及应用[J];建筑科学;2010年07期
6 徐福泉;李东彬;赵基达;黄竟强;;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0年S2期
7 淳庆;张洋;潘建伍;;内嵌碳纤维板加固圆木柱轴心抗压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3年07期
8 彭亚萍,徐新生,刘增夕,黄博升;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工程应用[J];建筑科学;2002年05期
9 彭亚萍,黄博生,刘增夕,徐新生;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现场实荷加载试验[J];工业建筑;2003年07期
10 陶利;张鹏;桂志光;邓朗妮;朱梅;张胜利;;碳纤维板与钢板有效粘结长度试验研究[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礼平;卓静;;碳纤维板偏心受拉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福泉;李东彬;赵基达;黄竟强;;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夏;李晨光;刘航;;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琪;;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A];第四届工程质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晨光;张利利;杨洁;;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卓静;王福敏;;主动预应力碳纤维板快速加固新工艺及工程应用[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卓静;杨宏;;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T形梁的试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8 徐芸;徐德新;潘芬芬;;碳纤维板加固梁一次受力和二次受力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土木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曾庆敦;谢顺利;;计及跨中界面破坏的碳纤维板加固砼梁四点弯曲破坏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卓静;黄福伟;;预应力碳纤维板快速加固新工艺及工程应用[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晖;预应力碳纤维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龙;寒冷地区体外预加力碳纤维板加固在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受力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王晓敏;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RC梁试验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福鑫;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李鹏阁;分段部分粘结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宦洪闯;不同厚度碳纤维板加固T梁的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陈海波;两种碳纤维板锚夹具的锚固性能对比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韩志强;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受损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8 涂浩;预应力碳纤维板抗弯加固技术试验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5年
9 陈果;预应力碳纤维板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肖骁;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既有桥梁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铁路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板重载加固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