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石林隧道底鼓灾害的特征与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8 15:02
【摘要】:基于石林隧道现场地质调查及底鼓灾害的特征分析,得到了围岩特性、地层压力、地下水、支护形式和围岩流变等诱发该隧道底鼓灾害的因素;通过深入分析各种因素的致灾过程,表明石林隧道底鼓灾害是一种集遇水膨胀性和挤压流动性为一体,且极具时效变形特性的综合型底鼓。考虑底板下近断层的影响,将石林隧道底板岩层视为板壳结构,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基于非关联诱导因子群作用下隧道底鼓量的估算公式,表明隧道底板岩层弯曲失稳引起的底鼓量对总底鼓量起关键控制作用。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深化对隧道底鼓灾害的认识,为灾害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21985)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5090)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20123514120005)资助
【分类号】:U45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潘一山,王来贵,章梦涛;巷道底臌的计算模型及有限元数值分析[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3年01期

2 柏建彪;李文峰;王襄禹;徐营;霍灵军;;采动巷道底鼓机理与控制技术[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3 张后全;韩立军;贺永年;邵鹏;蒋斌松;;构造复杂区域膨胀软岩巷道底鼓控制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4 常聚才;谢广祥;;深部岩巷底鼓机理及底板超挖锚注回填技术[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时强;;酉水隧道围岩大变形及支护结构数值模拟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2 柴柏龙;李晓红;卢义玉;康勇;冯卫强;陈凌云;;大跨度隧道围岩-支护体系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3 陶连金;蒯本秋;张波;;松散软岩巷道破坏的颗粒离散元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4 刘小伟;谌文武;刘高;韩文峰;;引洮工程红层软岩隧洞TBM施工预留变形量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5 刘小伟;谌文武;韩文峰;;浅埋红层软岩隧洞围岩变形特征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7年06期

6 王树仁,何满潮,金永军;拉力集中型与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锚固机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王树仁,何满潮,范新民;JS复合型软岩顶板条件下煤巷锚网支护技术[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陈沅江;谢本贤;曹平;史秀志;;软岩流变的尺寸效应[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王成虎,何满潮,王树理;双向聚能拉伸爆破新技术在节理岩体中应用[J];爆破;2004年02期

10 齐干;杨国兴;李兵;;西藏古格王国遗址洞窟变形破坏模式、机制及加固对策[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超;赵自豪;陈世江;伍永平;;西部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失稳的FLAC数值分析[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亓荣强;;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实践与合理支护形式探讨[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3 王正才;;注浆加固技术在极软岩巷道支护中的应用[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骆银辉;李建华;;“三江”并流区大型水电站重大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浅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骆银辉;李建华;胡斌;;滇东北地区的软岩流变与边坡变形破坏[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徐国民;胡剑功;;一种特殊类型边坡——断层带边坡的变形失稳机理与防治对策[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齐干;杨国兴;李兵;;西藏古格王国遗址地层特征及岩体特性研究[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田花永;;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巷道毛硐尺寸设计[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9 陶波;伍法权;郭启良;郭改梅;;高地应力作用下乌鞘岭深埋长隧道软弱围岩流变规律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徐华生;段贤明;;软岩巷道的支护对策[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猛;煤矿深部开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及其控制技术[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刘钦;炭质页岩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徐望国;加筋强风化软岩粗粒土路堤填料工程性质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崔科宇;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承载性状的试验与理论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6 宋玉环;西南地区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范晓刚;急倾斜下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肖同强;深部构造应力作用下厚煤层巷道围岩稳定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牛双建;深部巷道围岩强度衰减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张华磊;采场底板应力传播规律及其对底板巷道稳定性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发强;新义煤矿三软煤层巷道围岩稳定与支护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魏明俐;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兆平;HS复合型软岩大断面硐室联合支护及施工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心广;济二煤矿深部巷道支护技术及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彭玉平;膨胀性充填裂隙水力特性数值模拟[D];郑州大学;2010年

6 张美政;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应用于软岩峒室稳定性控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徐建来;软岩巷道支护稳定性及数值动态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王占武;支护参数对隧道围岩影响的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陈千;高家梁煤矿巷道加固与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李利峰;梁北煤矿特软煤巷锚固支护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一山,刘成丹,章梦涛;抚顺龙凤矿深埋巷道底鼓的数值模拟[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2 王连国,李明远,毕善军;高应力构造复杂区煤巷锚注支护试验研究[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年01期

3 张百红;韩立军;王延宁;韩贵雷;刘天志;;深井软岩巷道锚注支护结构承载特性[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4 郭保华;陆庭侃;;深井巷道底鼓机理及切槽控制技术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5 安智海;张农;倪建明;许兴亮;;朱仙庄煤矿松软破碎岩层巷道底鼓控制技术[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6 谢广祥;常聚才;张永将;;谢一矿深部软岩巷道位移破坏特征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9年12期

7 康红普;王金华;林健;;高预应力强力支护系统及其在深部巷道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07年12期

8 常聚才;谢广祥;;深部巷道围岩力学特征及其稳定性控制[J];煤炭学报;2009年07期

9 侯朝炯,何亚男,,李晓,侯立宏,姚国平;加固巷道帮、角控制底臌的研究[J];煤炭学报;1995年03期

10 刘黎明;杨磊;;松散破碎软岩巷道底鼓控制的试验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浩;有偏压的软岩隧道以用环挖和短台阶开挖为好[J];铁道建筑技术;1995年05期

2 李玉辉;李国富;戴铁丁;;人防软岩隧道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罗清明,李亮,杨小礼;软岩隧道的围岩变形计算[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庞建勇,刘松玉;公路软岩隧道半刚性网壳锚喷衬砌新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6期

5 关艳平;;软岩隧道支护机理及工程实践[J];四川水利;2006年03期

6 弋琰;;砂土软岩隧道水平旋喷桩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1年05期

7 杜以昌,李建英,赖涤泉;JSBZ132型隧道掘进机工作机构的设计与特性分析[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郭永雄;;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9期

9 于维刚;;新奥法在西迪阿里软岩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铁道勘察;2007年03期

10 席亚滨;;软岩隧道支护方法分析及GIS技术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世航;孙宏志;李术才;王荣;李树忱;;陆地声纳法探查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断层、破碎带[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晓辉;;径向注浆在野三关隧道施工中的应用[A];第四届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黄俊;罗永忠;;断层破碎带对宽体公路隧道设计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维申;王可钧;刘艳青;马荣田;卢汝绥;;地下工程的监测与数值计算[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5 刘军;李兆平;刘维宁;李名淦;萧岩;;盾构法隧道渡线段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6 刘军;李兆平;刘维宁;李名淦;萧岩;;盾构法隧道渡线双联拱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乔春生;张清;韩卫东;;隧道工程中的三维有限元方法[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8 _5j文;李圫才;徐^kj9;;厦门海底隧道海滩部分施工防突水研究[A];第八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洪杰;傅德明;葛修润;;隧道盾构施工地层沉降因素分析[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10 闫秀平;姚慧敏;耿运生;;青银高速跨m(河大桥上游壅水影响及冲刷的数值计算[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冯学亮 王发明 王亮;十二局集团三公司贵广项目软岩隧道施工工法创先例[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2 刘志广;隧道断层破碎带控制爆破技术[N];中华建筑报;2007年

3 通讯员 冯学亮 王业兴;白玛赤林到拉日铁路达嘎山隧道调研[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4 通讯员 李连明 滕建毛 蒲森;彭武高速公路中兴隧道右线贯通[N];人民铁道;2009年

5 通讯员 冯学亮;铁腕卡控软岩隧道施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梁现瑞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何川;立于“工程禁区”的生命通道[N];四川日报;2009年

7 黄涛邋陈灿 谷献裕;甬台温铁路燕居岭隧道顺利贯通[N];人民铁道;2007年

8 记者 徐前山 通讯员 贺林 徐云华 周建国;攻克多个世界性技术难题[N];长江日报;2009年

9 记者 章盛莉 整理;地下35米处,每天掘进1.5米[N];长沙晚报;2010年

10 吴炳森;坚实的穿越[N];人民铁道;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勇军;高墩大跨曲线连续刚构桥梁地震响应的设计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2 邓宗伟;山区高速公路轻型支挡结构的力学机理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宋章;闭合型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承载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庞建勇;软弱围岩隧道新型半刚性网壳衬砌结构研究及应用[D];东南大学;2006年

5 徐冲;分岔隧道设计施工优化与稳定性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岳健;浅埋暗挖法修建水下小净距软岩隧道的力学行为和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闫鑫;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超前应力释放变形控制机理及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2年

8 赖金星;高海拔复杂围岩公路隧道温度场特征与结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张志龙;越岭长大公路隧道地质预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10 陈雅琴;桥梁结构分析的广义变分原理—Daubechies条件小波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同辉;双向土工格栅处理桥头跳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王志鹏;高填方涵洞竖向荷载分布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U

本文编号:2551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51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2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