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互通式立体交叉分、合流端关键技术指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4 18:40
【摘要】:互通式立体交叉能实现高速公路之间或高速公路与其他公路空间交叉和行车方向的转换,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路线长度相对高速公路主线所占比例不高,但互通式立体交叉内匝道线形比高速公路主线复杂,分岔口多,车辆在互通式立交范围内主线以及匝道上行驶速差较大,互通式立交范围内的分、合流端、匝道以及主线常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高发区。一方面我国在互通式立交各种连续分、合流端组合类型之间间距的规定,主要参考日美等国家的规定,这些规定缺乏对实际的各种分、合流端之间车流特性的考虑,且并不能很好的符合我国国情;另一方面,我国在互通式立交分流端处的一些指标的规定,缺乏对实际车流交通特性的考虑,且我国规范在这方面的指标规定不够全面。 本文利用搜集到的一些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在互通式立交分合流端的指标现状和交通事故资料,分析《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在互通式立交分、合流端指标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际交通调查分析,特别是对连续分、合流端之间的交通流特性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发现不同连续出入口组合类型之间车流的各自特点,并总结出影响连续分合流端之间间距的因素,利用车辆换道模型及标志识别距离模型,结合观测到的交通流特性,对不同类型的连续分、合流端组合类型的间距值进行计算,给出了建议值。 此外,根据分析得到的互通式立交分流端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实地调查及理论分析,建立车辆运行速度、驾驶期望、驾驶员心生理特性与互通式立交线形指标的关系,提出符合实际情况及人性化的互通式立交分流端关键技术指标。利用分流端处观测到的实际车辆运行速度特性,并结合驾驶员的心率增长率特性对减速车道前的渐变段的渐变率、鼻端附近的圆曲线半径、竖曲线半径及过渡段的长度等相关参数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计算值。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412.352.1;U491.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贺玉龙,刘小明,任福田;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交的最小间距[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乔建刚;荣建;任福田;刘小明;;基于人性化的双车道公路平曲线半径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李文权,王炜,李铁柱,李冬梅;高速公路加速车道上车辆的汇入特征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刘东;马社强;牛学军;;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点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潘兵宏;陈天幸;;保证夜间视距的警告类标志前置距离研究[J];中外公路;2014年02期

6 龙科军,杨晓光;城市高架道路出口匝道路边型接地纵向位置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4年05期

7 李文权,王莉,王炜;高速公路上匝道合流区通行能力经验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8 龙科军,杨晓光,王跃辉,周志刚;城市快速路匝道最小间距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9 李文权,王炜,邓卫,刘兆斌,周荣贵;高速公路加速车道上车辆的汇入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2572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72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7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