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矿粉填料对沥青混凝土水稳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爱勤;宫本辉;郝秀红;王琨;;钛酸酯偶联剂改善花岗岩与沥青粘附性的研究[J];中外公路;2008年03期
2 张爱勤;董吉福;王志辉;孙式霜;;路用石灰岩矿粉的改性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1期
3 宫本辉;朱峰;张爱勤;;石灰石填料表面改性的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2年03期
4 邬继荣;陈利民;许文东;;新型硅烷偶联剂研究进展[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9年04期
5 张爱勤;孙式霜;郝秀红;宫本辉;;提高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界面水稳性的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君;孙永成;杨宗文;;基于LabVIEW系统的GTM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2 刘凤翰;陈晓玲;;水泥混凝土用粗骨料不同粒径针片状颗粒影响系数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3 艾思平;;厂拌热再生沥青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董先明;;浅谈彩色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5 刘应托;;浅议公路改建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J];安徽建筑;2008年06期
6 黄志福;;论机制砂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经济效益[J];安徽建筑;2009年02期
7 陈德金;张金宝;;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公路改建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9年03期
8 吴兆兵;;AC-25C再生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浅谈[J];安徽建筑;2010年01期
9 唐正辉;;浅析沥青碎石室内目标配合比设计[J];安徽建筑;2010年06期
10 杜雪芹;;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管理[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松林;许成浓;刘万青;董邦胜;金兴海;;环保型磷化替代工艺在酸洗板材上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转化膜及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代印松;;浅谈水泥稳定碎石生产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平利;赵佃强;;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新思路[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4 孙雪龙;凌晨;;集料压碎值指标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扈惠敏;李德章;柳炳康;朱朝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集料工程性质研究[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付佳丽;扈惠敏;柳炳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窦占双;崔勇;陈俊夺;;浅谈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LSM-30施工质量控制[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8 陈俊夺;窦占双;崔勇;;浅谈沥青马蹄脂混凝土SMA-13配合比设计[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9 薛军;史寿宾;;水泥稳定风化砂底基层施工控制[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10 许彦召;杨红芬;;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施工问题及对策[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博书;铁尾矿砂免烧砖的制备及其特性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建伟;城市主干道级配碎石材料组成分析与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航;掺温拌剂的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于志新;排水性沥青路面在山区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炎炎;就地热再生PE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振;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年
7 马光超;级配碎石过渡层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8 朱建平;基于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理念的沥青混合料疲劳阀值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9 徐强;济南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高翠兰;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力学性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肖庆一,钱春香,解建光;偶联剂改善沥青混凝土性能及油石界面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张爱勤;宫本辉;郝秀红;王琨;;钛酸酯偶联剂改善花岗岩与沥青粘附性的研究[J];中外公路;2008年03期
3 薄宪明;硅烷偶联剂在填充复合材料中的应用[J];国外塑料;1994年02期
4 甄广全;WD-10在石质文物表面封护中的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1年09期
5 朱淮军,廖洪流,李凤仪;长链烷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5年09期
6 王淑荣;硅烷偶联剂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精细石油化工;1995年05期
7 黄云涌,刘朝晖,李宇峙;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试验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8 张立新;钛酸酯偶联剂的应用[J];辽宁化工;2005年06期
9 史保川,孙培培,刘维俭,顾林玲,张永;γ-环己胺丙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建果;郭忠印;王松根;;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对比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9年04期
2 宋子房,昌宏哲,赵孝峰;沥青处治碎石透水基层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研究[J];公路;2001年09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574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74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