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级配变异性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影响
【图文】:
iPi×100%(5)式中:C'vi为第i级通过百分率变异系数,%;Si为第i级通过百分率标准偏差;Pi为第级通过百分率,%。1.2试验方法渝长高速大修工程回收RAP采用抽提法、成渝高速大修工程回收RAP采用燃烧法进行矿料级配分析。①抽提法。使用较为广泛的沥青混合料抽提方法为阿布森回收法和离心抽提法,但相关研究[14]表明在离心抽提过程中混合料中的沥青与矿料无法彻底发生分离,导致级配测定出现一定偏差。为较准确测定RAP中旧矿料级配,本研究采用英国全自动抽提仪器进行RAP抽提试验,见图1。②燃烧法。由于燃烧法快速、简单且对试验者伤害较小,采用此方法测定矿料级配应用越来越多。本研究所用燃烧炉见图2,燃烧温度设定为538±5℃。图1抽提仪Figure1Asphaltextracter图2燃烧炉Figure2Asphaltburner1.3结果分析渝长路RAP样本容量为12组、成渝路RAP样本容量为8组,依据式(4)、式(5)计算其RAP中矿料级配变异性,结果如图3、图4所示。图3可知:在不同RAP来源情况下,各档级配变异系数规律比较明显,即在2.36mm、4.75mm处较小;而>9.5mm、<1.18mm级配变异系数较大;306
分率,%。1.2试验方法渝长高速大修工程回收RAP采用抽提法、成渝高速大修工程回收RAP采用燃烧法进行矿料级配分析。①抽提法。使用较为广泛的沥青混合料抽提方法为阿布森回收法和离心抽提法,但相关研究[14]表明在离心抽提过程中混合料中的沥青与矿料无法彻底发生分离,导致级配测定出现一定偏差。为较准确测定RAP中旧矿料级配,本研究采用英国全自动抽提仪器进行RAP抽提试验,见图1。②燃烧法。由于燃烧法快速、简单且对试验者伤害较小,采用此方法测定矿料级配应用越来越多。本研究所用燃烧炉见图2,燃烧温度设定为538±5℃。图1抽提仪Figure1Asphaltextracter图2燃烧炉Figure2Asphaltburner1.3结果分析渝长路RAP样本容量为12组、成渝路RAP样本容量为8组,依据式(4)、式(5)计算其RAP中矿料级配变异性,,结果如图3、图4所示。图3可知:在不同RAP来源情况下,各档级配变异系数规律比较明显,即在2.36mm、4.75mm处较小;而>9.5mm、<1.18mm级配变异系数较大;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欣;;溶剂法测定再生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年06期
2 余建民;吴为义;吴玉霞;;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城市道路中的试应用[J];浙江建筑;2008年07期
3 崔普查;;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长期水稳定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33期
4 陈静云;孔令然;李正阳;;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抗冻融循环性能试验[J];山西建筑;2010年22期
5 赵亚兰;陈拴发;;再生沥青混合料老化性能研究[J];中外公路;2011年01期
6 熊全裕;肖波;;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4期
7 徐志荣;;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27期
8 黄明;王鹏;李彦伟;黄卫东;;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关键技术研究与性能评价[J];公路;2012年10期
9 杨丽英;谭忆秋;董雨明;李恩光;;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0期
10 韩丽;;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机理分析与应用价值研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松;熊巍;邹云华;刘勇;;厂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在低等级公路应用的可行性探讨[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2 熊巍;卢柯;;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3 黄冲;黄绍龙;黄修林;丁庆军;;废橡胶粉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性能研究[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金喜;藤原忠司;;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针入度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志祥;吴建浩;;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6 刘浩;李涛;;EC120温拌改性剂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作用与影响[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7 梁伟光;卢铭伊;许先琴;;我国城市废旧沥青料的再生利用[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叶子 马芳;为绿色奥运献一份力[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杨彦海;变废为宝 经济环保[N];中国交通报;2007年
3 通讯员 冯文华;亏本订单逼出来的创新[N];绍兴日报;2007年
4 张东平;给黑土地添一抹亮丽的“绿色”[N];首都建设报;2008年
5 记者 罗源源;节能巧算“三笔账”[N];首都建设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斌;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机理及技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令然;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振;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年
3 刘玉磊;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4 田帅团;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龙;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6 高超;基于不同成型方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7 邱健;再生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李如凯;胶粉再生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9 谷雨;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10 王涤;再生沥青混合料在柔性基层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84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84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