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水下悬浮隧道缆索动力响应与腐蚀疲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03:03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流的不断深入,如何快速安全地跨越江河湖海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目前,桥梁仍然是跨越式结构的主要形式,但由于其对两岸的地形要求较高,在一些险峻的地方无法实现桥梁通行。沉管隧道是另一种跨越式结构形式,虽然它对两岸地形要求较低,但由于隧道埋入海底,对水深以及海底土质的要求较高,也不具备广泛的实用性。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结构,水下悬浮隧道已经受到了许多相关人员的重视。在水下结构所受的载荷会出现没有规律、不可控制的变化,水下悬浮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目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进行查阅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水下悬浮隧道的锚固结构——缆索进行了参数响应、腐蚀疲劳等方面的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比分析了水下悬浮隧道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的缆索布置方法,并根据琼州海峡的实际海况,最终决定锚索式以及倾斜布索的方式。(2)对水下悬浮隧道缆索的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在控制参数激励相同的情况下,当海流流速达到4m/s时缆索的振动达到最大值,发生涡激锁定;在控制流速相同的情况下,当参数激励频率为缆索固有频率的2倍时,缆索的振动响应幅值最大。(3)利用Palmgren-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以及S-N曲线这两种手段针对水下悬浮隧道缆索寿命进行计算以及总结,将隧道-缆索耦合模型柔性结构动力学方程式作为利用手段,来研究并计算出缆索的应力幅值。采用多阶段的腐蚀疲劳模型,再额外加上钢丝镀锌层的腐蚀时间来对缆索的疲劳腐蚀寿命进行评估,从计算结果来看,腐蚀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快疲劳的产生,使缆索的寿命降低。(4)讨论了新型材料CFRP的主要力学性能和在水下悬浮隧道领域中的应用,结合缆索的振动方程对比了CFRP缆和钢缆的振动情况。发现在不考虑阻尼的情况下,钢缆无论从振动幅值还是振动频率来讲都具有更加优秀的性能,但在考虑了阻尼之后,CFRP缆的振动幅值出现明显下降,比钢缆更低,不过振动频率仍然高于钢缆。
【图文】:

隧道,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悬索桥


因就是其体积排开水所产生的浮力大于其重力,与此同时采用钢缆实现固定目标,避免浮力过大所造成的上升现象,减少水面船只所受到的影响。结合全球范围之内的现状来看,并没有出现一座完整的水下悬浮隧道,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层面的缺失以及隧道安全性的不完善等等。在日后的时间内,人们出行会由于水下悬浮隧道真正的建成而得到非常大的便利。1.1.2 水下悬浮隧道的起源与发展水下悬浮隧道的概念主要是来源于浮桥和近海结构技术,,其施工与沉管隧道基本相同。一种方法是在干船坞中分段建造管道,然后再将其密封下沉;另一种方法是在施工现场直接建造管道,待管道焊接完成后使用抽水泵将管道内的水抽出,然后采用压载物使结构整体达到静力平衡(即隧道整体大约与水的密度相同),而沉管隧道则是采用压载物使隧道整体沉入海底。当然,这也意味着水下悬浮隧道必须锚定在水中或者水面上以保持其位置(主要取决于隧道结构整体平衡点的位置)。

示意图,悬浮隧道,海峡,内部结构


另外,环境因素如洋流和温度等也会对施工产生影响。(6)施工和运营中存在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如何识别和控制这些风和不确定性,包括投资风险、设计风险、施工风险、自然灾害、极端事件、运管理风险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指导意义。1.3 水下悬浮隧道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1.3.1 水下悬浮隧道在国内的研究概况1999 年,在浙江舟山的大陆连岛工程中,由于金塘海峡两岸地势陡峭,无通过架设桥梁来实现两岸的通行,所以第一次提出了水下悬浮隧道的方案。但当时由于国内几乎没有任何机构或者个人对水下悬浮隧道展开过研究,所以研工作暂时停止。第二年,通过各方的协调和帮助,中方同意大利相关机构达成议,开始共同对在金塘海峡建设水下悬浮隧道进行技术可行性研究[9]。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5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进入试验阶段[J];现代隧道技术;2019年01期

2 郭翔宇;;我国启动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J];广东交通;2018年04期

3 叶腾超;;悬浮隧道的研究价值及应用前景[J];四川建材;2018年01期

4 黄柳楠;李欣;伍绍博;;水中悬浮隧道关键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港湾建设;2017年12期

5 ;面向世界和未来“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正式启动[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8年06期

6 ;悬浮隧道技术研究挑战世界级难题[J];交通企业管理;2018年04期

7 ;我国启动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J];市政技术;2018年05期

8 杨国彬;陈舸;;水下悬浮隧道缆索模态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19期

9 闫宏生;杨国彬;余建星;;水下悬浮隧道选型研究[J];施工技术;2015年07期

10 王长春;;水中悬浮隧道方案可行性初探[J];北方交通;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项贻强;;一种未来跨越长大深水海域交通的新型解决方案——悬浮隧道及其开发研究[A];第六届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3年

2 惠磊;葛斐;洪友士;;水中悬浮隧道在均匀来流作用下的动力响应[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3 陆维;葛斐;王雷;龙旭;洪友士;;不同浮重比水中悬浮隧道动力特性的实验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4 田雪飞;;海洋内波和洋流作用下水中悬浮隧道的动力响应[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肖剑;黄国君;;岸桥连接方式对水中悬浮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6 龙旭;葛斐;王雷;洪友士;;不同浮重比的水中悬浮隧道在波流载荷下的动力响应[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7 刘斌;刘祚秋;巫志文;;参数激励对水下悬浮隧道锚索涡激振动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8 罗刚;周晓军;;基于APDL的悬浮隧道管段的可靠度分析[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9 葛斐;王雷;洪友士;;水中悬浮隧道锚索非线性涡激振动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葛斐;王雷;洪友士;;水中悬浮隧道锚索非线性涡激振动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全媒记者 杨柳;悬浮隧道水弹性整体物理模型首次试验[N];中国水运报;2019年

2 记者 矫阳;我国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进入试验阶段[N];科技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栾玉博;悬浮隧道从计算机模拟走到物理模型试验[N];中国交通报;2019年

4 董立万;上海对水中悬浮隧道进行可行性研究[N];中国海洋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谢江涛;海隧,在海底开路[N];广东科技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麦继婷;波流作用下悬浮隧道的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干ng;水下悬浮隧道的空间分析与节段模型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雷凡;水下柔性结构流固耦合动力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秦银刚;洋流涡激作用下水中悬浮隧道稳定性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晁春峰;悬浮隧道流固耦合动力响应分析及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王广地;波流作用下悬浮隧道结构响应的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孙胜男;悬浮隧道动力响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嘉隽;悬浮隧道锚固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2 罗钰淇;水下悬浮隧道缆索动力响应与腐蚀疲劳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3 叶腾超;定常流状态下悬浮隧道结构外型与涡激响应理论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4 孔鹏;洋流作用下水中悬浮隧道的动力时程响应[D];重庆交通大学;2017年

5 张Z

本文编号:2589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89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5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