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悬浮隧道缆索动力响应与腐蚀疲劳研究
【图文】:
因就是其体积排开水所产生的浮力大于其重力,与此同时采用钢缆实现固定目标,避免浮力过大所造成的上升现象,减少水面船只所受到的影响。结合全球范围之内的现状来看,并没有出现一座完整的水下悬浮隧道,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层面的缺失以及隧道安全性的不完善等等。在日后的时间内,人们出行会由于水下悬浮隧道真正的建成而得到非常大的便利。1.1.2 水下悬浮隧道的起源与发展水下悬浮隧道的概念主要是来源于浮桥和近海结构技术,,其施工与沉管隧道基本相同。一种方法是在干船坞中分段建造管道,然后再将其密封下沉;另一种方法是在施工现场直接建造管道,待管道焊接完成后使用抽水泵将管道内的水抽出,然后采用压载物使结构整体达到静力平衡(即隧道整体大约与水的密度相同),而沉管隧道则是采用压载物使隧道整体沉入海底。当然,这也意味着水下悬浮隧道必须锚定在水中或者水面上以保持其位置(主要取决于隧道结构整体平衡点的位置)。
另外,环境因素如洋流和温度等也会对施工产生影响。(6)施工和运营中存在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如何识别和控制这些风和不确定性,包括投资风险、设计风险、施工风险、自然灾害、极端事件、运管理风险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指导意义。1.3 水下悬浮隧道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1.3.1 水下悬浮隧道在国内的研究概况1999 年,在浙江舟山的大陆连岛工程中,由于金塘海峡两岸地势陡峭,无通过架设桥梁来实现两岸的通行,所以第一次提出了水下悬浮隧道的方案。但当时由于国内几乎没有任何机构或者个人对水下悬浮隧道展开过研究,所以研工作暂时停止。第二年,通过各方的协调和帮助,中方同意大利相关机构达成议,开始共同对在金塘海峡建设水下悬浮隧道进行技术可行性研究[9]。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5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进入试验阶段[J];现代隧道技术;2019年01期
2 郭翔宇;;我国启动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J];广东交通;2018年04期
3 叶腾超;;悬浮隧道的研究价值及应用前景[J];四川建材;2018年01期
4 黄柳楠;李欣;伍绍博;;水中悬浮隧道关键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港湾建设;2017年12期
5 ;面向世界和未来“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正式启动[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8年06期
6 ;悬浮隧道技术研究挑战世界级难题[J];交通企业管理;2018年04期
7 ;我国启动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J];市政技术;2018年05期
8 杨国彬;陈舸;;水下悬浮隧道缆索模态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19期
9 闫宏生;杨国彬;余建星;;水下悬浮隧道选型研究[J];施工技术;2015年07期
10 王长春;;水中悬浮隧道方案可行性初探[J];北方交通;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项贻强;;一种未来跨越长大深水海域交通的新型解决方案——悬浮隧道及其开发研究[A];第六届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3年
2 惠磊;葛斐;洪友士;;水中悬浮隧道在均匀来流作用下的动力响应[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3 陆维;葛斐;王雷;龙旭;洪友士;;不同浮重比水中悬浮隧道动力特性的实验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4 田雪飞;;海洋内波和洋流作用下水中悬浮隧道的动力响应[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肖剑;黄国君;;岸桥连接方式对水中悬浮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6 龙旭;葛斐;王雷;洪友士;;不同浮重比的水中悬浮隧道在波流载荷下的动力响应[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7 刘斌;刘祚秋;巫志文;;参数激励对水下悬浮隧道锚索涡激振动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8 罗刚;周晓军;;基于APDL的悬浮隧道管段的可靠度分析[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9 葛斐;王雷;洪友士;;水中悬浮隧道锚索非线性涡激振动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葛斐;王雷;洪友士;;水中悬浮隧道锚索非线性涡激振动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全媒记者 杨柳;悬浮隧道水弹性整体物理模型首次试验[N];中国水运报;2019年
2 记者 矫阳;我国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进入试验阶段[N];科技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栾玉博;悬浮隧道从计算机模拟走到物理模型试验[N];中国交通报;2019年
4 董立万;上海对水中悬浮隧道进行可行性研究[N];中国海洋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谢江涛;海隧,在海底开路[N];广东科技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麦继婷;波流作用下悬浮隧道的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干ng;水下悬浮隧道的空间分析与节段模型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雷凡;水下柔性结构流固耦合动力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秦银刚;洋流涡激作用下水中悬浮隧道稳定性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晁春峰;悬浮隧道流固耦合动力响应分析及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王广地;波流作用下悬浮隧道结构响应的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孙胜男;悬浮隧道动力响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嘉隽;悬浮隧道锚固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2 罗钰淇;水下悬浮隧道缆索动力响应与腐蚀疲劳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3 叶腾超;定常流状态下悬浮隧道结构外型与涡激响应理论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4 孔鹏;洋流作用下水中悬浮隧道的动力时程响应[D];重庆交通大学;2017年
5 张Z
本文编号:2589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89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