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光稳定剂改性沥青抗紫外老化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10:13
【摘要】:我国今后一定时期内公路路网布局的重点将会向西部及低纬度等强紫外线辐射地区转移。沥青路面因其良好的路用性能得以广泛利用,但沥青容易在紫外线的辐射下老化,致使沥青路面出现病害。故开展沥青的抗紫外光老化性能研究,对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UV928和UV234、受阻胺类自由基捕获剂LS111和UV4050、光屏蔽剂LDHs制备改性沥青,将TFOT老化后的沥青试样在紫外环境箱中加速模拟紫外光老化。通过流变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掺量下5种光稳定剂改性沥青光老化前后的流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紫外光老化后沥青黏度及复数模量增大,相位角变小,流变性能变差;基于蠕变速率老化指数、劲度模量老化指数两个指标并结合复数模量老化指数、黏度老化指数以及光老化前后相位角的变化,优选出UV928、UV4050和LDHs三种抗光老化性能较为良好的光稳定剂,并确定其最佳掺量分别为:0.5%、0.5%、3%。再基于三大类光稳定剂的作用机理,将优选出的3种光稳定剂进行复配,以发挥相互间的协同作用。通过布氏黏度、弯曲蠕变、DSR温度扫描和DSR中温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了9种复合改性沥青光老化前后流变性能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与基质沥青相比,光老化前后复合改性沥青的劲度模量、车辙因子、黏度增量有所降低。结合上述五种指标采用回归评分法分析得出最佳组分配比为UV928:UV4050:LDHs=0.5:0.7:4。最后,对最佳配方的复合光稳定剂改性沥青的抗光老化性能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流变学手段及FTIR试验和肯塔堡飞散试验测定其在不同紫外光照时间下性能与官能团变化特征,从性能与微观结构的角度验证其抗光老化性能。研究发现,与基质沥青相比,复合光稳定剂改性沥青具有更为优异的抗紫外光老化性能。
【图文】:

技术路线图


图1.1技术路线图逡逑

室内模拟,老化试验,紫外


ROO_邋(RO、HO.等)+AH邋(抗氧剂)逦ROOH+A逡逑图2.3自由基反应历程逦?逡逑本文采用自制的紫外环境箱在室内模拟加速沥青紫外老化试验,环境箱外部结构尺逡逑寸为:70cmx70cmxl70cm,如图2.4a)所示;内反应室尺寸为50cmx50cmxll5cm,光源逡逑槽尺寸为50cmxl8cmxl6cm。光照系统选用UV-LED光源,由两部分组成:控制器和照逡逑射头。控制器可以显示总照射时间,,调节输出功率,实现UV-LED可编程恒流和温度监逡逑测,如图2.4b)所示。光源的辐照强度能在0?100%范围内按键调节。照射头采用铝质逡逑外壳,尺寸为383mmxl45mm,耐光腐蚀性很好,使用过程中开关频繁、持续使用时间逡逑长等问题对光源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小,照射头通过石英玻璃聚光,共设有4排光珠,每逡逑排10颗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兰芬;高山;王伟;单秀杰;管浩;;改性沥青的发展现状及生产工艺探讨[J];甘肃石油和化工;2011年03期

2 刘宁芝;;复合改性沥青的试验研究[J];新疆化工;1996年02期

3 杨华;;改性沥青新材料在公路道路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年48期

4 周水文;窦晶;张蓉;张晓华;何平芝;;高寒高海拔地区宽温域温拌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J];石油沥青;2019年01期

5 吴汉;;改性沥青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四川水泥;2018年01期

6 范斌卫;马庆伟;;高黏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与工程应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8年02期

7 王继平;;改性沥青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北方交通;2018年09期

8 郭博;赵亮;;探究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及施工[J];价值工程;2018年34期

9 夏勇军;;改性沥青材料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运用[J];西部交通科技;2018年10期

10 朱冠峰;;走近改性沥青[J];中国公路;201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静;;道路桥梁工程中SBS改性沥青施工技术的应用[A];2017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2 孔宪明;;改性沥青的显微观测[A];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塑性体改性沥青、弹性体改性沥青两项新国标实施[A];全国第十四届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徐希娟;原健安;;化学改性沥青的应用前景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2001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1年

5 郝培文;;改性沥青使用技术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林江;施张兴;金海山;林大根;;浅谈乳化改性沥青发展方向及生产技术关键[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陶广平;;改性沥青冷补材料在寒冷地区公路养护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婉利;俞华信;罗望群;王玲;陈定利;;改性沥青新产品研究开发[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杨林江;汤薇;;高黏度改性沥青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应用与研究[A];第四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8年

10 王燕文;陈e

本文编号:2602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02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b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