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再生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图文】:
CWC ——水胶比。加剂用量应按下式确定:MWaaC= aM ——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m3);CW ——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m3);a ——外加剂的掺量(%)。上规范中给出的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计算出透各材料用量,进行试验。杂再生混凝土试块的制作与养护水混杂再生混凝土试块的制作方法混杂再生骨料孔隙率和吸水率大的特点,为了减小其对试验结杂再生骨料混凝土前,先将混杂再生骨料用清水浸泡 24h,使均匀摊放在地面上,晒至饱和面干的状态[50,51],如图 2.1 所示
图 2.2 透水混杂再生骨料混凝土. 2.2 Pervious mixed recycled aggregate con段土的水灰比较小,混凝土颗粒间的状振捣成型。因此,本试验中透水混杂好的透水混杂再生骨料混凝土装入组恒压 30s 静压成型,,如图 2.3 所示,如图 2.4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平;谢先当;李俊涛;;成型工艺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施工技术;2015年12期
2 朱金春;杨鼎宜;张晓欢;史振宇;张佩玲;朱广军;仇圣彪;刘大庆;;再生透水混凝土中再生骨料掺量问题的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4年10期
3 王玲娟;江昔平;;再生混凝土作为绿色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发展趋势[J];四川建材;2014年04期
4 孙琦;刘畅;曹宇;汪鹏;袁家宇;;透水性生态混凝土性能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4年13期
5 张高波;龚平;;骨料粒径和体积砂率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四川建材;2014年03期
6 贾艳东;王云洋;孙志屏;赵辛;武道凯;;自密实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年01期
7 陈家珑;;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建议[J];建设科技;2014年01期
8 高梦芫;刘连新;李滢;;影响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性能各因素的实验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9 钱涛;岑国平;张严;汪晓辉;朱剑飞;;高寒环境下掺外加剂水泥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1年12期
10 文涛;翟登超;;再生混凝土技术的综述[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木莲;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铂;新型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于永霞;透水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孙宏友;基于正交试验法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朱仁旺;高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朱金春;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的研究与制备[D];扬州大学;2016年
6 甘冰清;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7 胡立国;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年
8 张贤超;高性能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生命周期环境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周勇;无砂透水再生混凝土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10 程娟;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的实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4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04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