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高RAP掺量下新旧沥青混溶状态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01:05
【摘要】:高掺配比例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沥青之间往往并不能达到完全混溶状态,因而,我国规范中提出基于新旧沥青完全混溶假定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并不能适用于高RAP掺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这极大的限制了RAP材料的高效利用。因此,量化表征新旧沥青之间的混溶状态,建立其与混合料路用性能之间的关系是完善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设计方法的关键问题。本次研究选择了三种高RAP掺量(30%、40%、50%)的AC-16型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通过改变拌和温度(150℃、165℃和180℃)以及对RAP进行完全抽提再拌和的方法得到四种不同混溶程度的混合料,基于修订的Hirsch模型,对不同混溶程度的混合料动态模量主曲线进行理论预估,并与实测值进行比对,量化表征混合料的新旧沥青混溶程度,测试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高温、低温、水稳和疲劳性能),分析混溶状态的变化与混合料路用性能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新旧沥青混溶程度对再生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发现,RAP掺量为30%、40%、50%时,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混溶程度在不同的拌和温度下分别处于85.5%~95%、80.5%~87.5%和74.5%~80.5%范围,均达不到100%混溶,因此,不能采用规范的方法进行高RAP掺量的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对于高RAP掺量的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随着RAP掺量的增加,新旧沥青的混溶程度呈下降的趋势,增加拌和温度可以显著的提高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混溶程度。三种RAP掺量下再生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在不同混溶程度下均符合规范要求,但随新旧沥青混溶程度的增加显著降低,动稳定度随RAP掺量降低而减小,在混合料设计时,本研究建议采用本文提出新旧沥青完全混溶的方式制备混合料试件,然后验算其高温性能是否规范标准。三种RAP掺量下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均随新旧沥青混溶程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50%RAP掺量下的混合料残留稳定度和低温弯曲破坏应变已不满足规范要求,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随RAP掺量降低而增加,因此,高RAP掺量下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性能,而提高新旧沥青的混溶程度可显著的提升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对于疲劳性能,在三种不同应变水平(200με、400με、600με)下,再生混合料的疲劳寿命随新旧沥青混溶程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但随RAP掺量提高而降低,提高新旧沥青的混溶程度可显著的提升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在现行再生规范的基础上引入新旧沥青的混溶状态,提出高RAP掺量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流程,为完善高RAP掺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图文】:

旧沥青,混合料,抽提,差异法


法与标记结合料法不同:可识别差异法不会对再生响,而是直接观察两者之间的特征差异来研究新旧用粉剂型再生剂制备马歇尔试件,并在紫外线下对生剂可以扩散到整个试件当中,并且扩散时间与用 筛孔以下的 RAP 材料和 9.5mm 粒径的新集料,然混合料,再检测附在新集料上沥青胶浆中的矿粉含反算出新旧沥青之间的混溶状态。然不改变再生混合料的化学结构和组成,但是要想的差异却很困难,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多年通过对再生混合料进行多次抽提,假设每次抽提得层位的沥青,然后分析抽提的旧沥青之间性能的差 1-1 所示。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刚;张唯煜;江照伟;成志强;;RAP级配变异性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影响[J];公路工程;2014年06期

2 徐静;刘杰;秦昌荣;洪锦祥;刘加平;;回收沥青方法研究——蒸馏温度和延迟时间[J];建筑材料学报;2014年02期

3 杨毅文;马涛;卞国剑;金晶;黄晓明;;老化沥青热再生有效再生率检测方法[J];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03期

4 李炎炎;周志刚;向烨;;旋转蒸发器法回收旧沥青试验方法探讨[J];湖南交通科技;2010年04期

5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J];中国环保产业;2010年11期

6 高晓燕;李德超;;阿布森沥青回收试验方法探讨[J];河南科学;2008年07期

7 赖长福;吴昱翰;;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成渝高速公路上的应用[J];西南公路;2007年04期

8 胡旭东;张起森;范勇军;;HMA动态模量Witczak和Hirsch预测模型[J];中外公路;2006年06期

9 黄颂昌;彭明文;徐剑;;国内外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1期

10 岳学军;黄晓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斌;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机理及技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2 张清平;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谷雨;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2 孙道建;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3 吴宁;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工艺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栗培龙;道路沥青老化行为与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31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31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1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