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城市道路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16:04

  本文关键词:城市道路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是一种为公交车辆提供信号优先的控制方法,其在改善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提高公交出行在大众出行中的比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交优先可通过采用绿灯时间延长,红灯时间提前启亮、插入专用相位等方式为公交车辆提供优先信号,然而公交优先措施的实施可能会对社会车辆干线绿波控制带来一定的干扰,进而影响社会车辆的运行。因此,在不过分影响原有干线绿波信号配时的基础上,如何将公交信号优先控制融入到干线信号协调控制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公交信号优先的协调控制。第一,在公交专用道的道路条件下,首先对公交车辆在下游交叉口的到达规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公交到达时间窗与协调相位绿灯时间的关系,以相位饱和度等作为约束条件,设计绿灯时间延长、绿灯提前启亮等控制方式,使公交车辆以较大的概率无停车地通过下游交叉口。第二,综合考虑交通信号配时调整与公交车辆速度引导,设计了车路协同环境下的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方法。首先确定各道路交叉口的干线协调配时信号,其次在协调相位绿灯时间启亮时刻计算初始引导区域与可变引导区域,结合可变引导区域交通状况动态地调整相应的绿灯延长时间,并为多辆公交车辆进行速度引导,设计了车路协同环境下的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该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第三,针对公交车辆与轨道交通车辆的换乘协调问题,首先分析了公交车辆与轨道交通车辆换乘协调的组织运营关系,依据公交换乘乘客与非换乘乘客对公交信号优先措施的不同期望程度,分析计算公交乘客优先度以及相应的等效乘客量,在此基础上,考虑道路的实时交通状态,设计了区间二型模糊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定时控制,车均延误略有增加但人均延误降低效果明显。
【关键词】:智能交通 公交优先 换乘协调 二型模糊控制 速度引导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5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
  • 1.2 国内外公交优先控制研究现状9-14
  • 1.2.1 国内外公交优先单点控制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外公交优先协调控制方法研究现状12-14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14-16
  • 第二章 考虑车辆到达规律的公交优先协调控制16-30
  • 2.1 普通干线协调优化方法16-17
  • 2.2 公交车辆运行分析17-21
  • 2.2.1 公交行驶过程分析17-19
  • 2.2.2 公交车到达分布规律与校验19-20
  • 2.2.3 饱和度约束20-21
  • 2.3 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方法21-25
  • 2.3.1 协调相位可拓展的绿灯时间21-22
  • 2.3.2 公交到达时间窗22-23
  • 2.3.3 绿灯延长方式23-24
  • 2.3.4 绿灯提前启亮方式24-25
  • 2.4 仿真分析25-29
  • 2.5 小结29-30
  • 第三章 车路协同环境下的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30-43
  • 3.1 引言30-31
  • 3.2 信号配时与车速引导协同控制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31-32
  • 3.3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模型32-34
  • 3.4 车路协同环境下车速引导模型34-37
  • 3.4.1 基本假设34
  • 3.4.2 车速引导的行驶过程34-35
  • 3.4.3 车路协同环境下多车协同速度引导35-36
  • 3.4.4 车辆速度引导36-37
  • 3.5 信号配时调整与车速引导协同控制流程37-39
  • 3.6 仿真分析39-42
  • 3.6.1 仿真环境搭建39-41
  • 3.6.2 仿真结果及分析41-42
  • 3.7 小结42-43
  • 第四章 考虑公交乘客优先度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43-58
  • 4.1 引言43-44
  • 4.2 区间二型模糊控制原理44-47
  • 4.3 公交与轨道交通换乘协调分析47-50
  • 4.4 基于区间二型模糊控制的公交优先控制系统50-54
  • 4.4.1 模糊控制系统结构50
  • 4.4.2 绿灯相位模块50-52
  • 4.4.3 红灯相位模块52-53
  • 4.4.4 决策模块53-54
  • 4.5 仿真分析54-57
  • 4.5.1 仿真环境搭建54-56
  • 4.5.2 仿真结果及分析56-57
  • 4.6 小结57-58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8-60
  • 5.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58-59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5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65-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宣东;交通信号配时脱机优化和实时评价系统[J];城市交通;2005年01期

2 胡明伟;;不良天气对交通信号配时的影响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7年09期

3 张惠玲;马争锋;林少波;;交通信号配时及组合逻辑控制器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8年12期

4 郭本峰;李铁柱;;使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为最优的信号配时方法[J];山西建筑;2008年05期

5 黄崇超;李亚萍;;基于一般相位结构的区域信号配时二层规划模型与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3期

6 罗雪林;黄崇超;刘建美;;区域信号配时二层规划模型的一类新算法与数值计算[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4期

7 许潇;;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对交通信号配时优化[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年02期

8 刘广萍;周彤梅;翟润平;;基于组态软件的交通信号配时系统设计[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李峰;计算信号配时新方法的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89年03期

10 殷亚峰,陆化普;动态网络交通信号配时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邢广成;石磊;;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单交叉口信号配时仿真[A];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第二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葛艳新;张生瑞;;交叉口定时信号配时优化设计方法[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成卫;李学敏;陈昱光;袁满荣;;过饱和交叉口单点信号配时方法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贺明;王慧;刘泓;;基于自适应协同进化的T型交叉口信号配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彭小红;刘国东;;单交叉口多相位模糊控制及仿真研究[A];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物流工程与中国现代经济——第七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杨玉璞邋本报通讯员 彭天增;郑州:让交通拥堵的“血栓”早日溶解![N];河南日报;2008年

2 吕良德;沈阳智能交通400个点位即时采集[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1年

3 记者 邵长春;制定道路交通组织应急方案 治堵[N];海南日报;2013年

4 万训勉 肖隆林 本报记者 谢松;和谐交通让路更畅人更欢[N];南昌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葛晓燕;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庄宏斌;车道共用方式下的通行能力分析与信号配时优化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栗红强;城市交通控制信号配时参数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沙学锋;城市道路机动车动态排放预测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凤;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凌煊;拥挤网络交叉口多目标配时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黄锋;基于车路协同的单交叉口公交优先方法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3 何龙;面向双向绿波的干道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丁靖;信号控制交叉口可变导向车道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毛盈方;风险敏感的强化学习交通信号配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6 于昊坤;道路交通干线协调控制信号配时方法研究及应用[D];东南大学;2015年

7 于杰;考虑公交优先的改进韦伯斯特信号配时模型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陈凝;过饱和状况下的城市道路区域交通信号配时优化方法[D];东南大学;2015年

9 郑凯戎;基于敏感度分析的干线公交优先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周宁;城市道路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道路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4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e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