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路用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20:14

  本文关键词: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路用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广州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垃圾排放量也在快速增长,并已超出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的处置能力。如此巨量的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问题严重制约城市化建设的推进。而将建筑废弃物作为再生材料利用至强度要求相对较低的道路工程的(底)基层,将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率和实现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同时有利于解决土地资源的占用与环境保护问题。目前,我国尚缺乏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在路基路面工程相关方面的标准化规范与大量的系统性研究。故本文针对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应用于路面(底)基层的路用性能展开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文首先分析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的特性,并通过大量的系统性试验研究其基本性能。研究表明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的显著特点为其表面裹覆着硬化的水泥砂浆和内部存在着微裂纹,此因素导致与天然集料相比,再生集料密度偏小,吸水率偏大,压碎值偏高;砖石性能较差,砖混再生集料的基本性能随着砖石含量增加而降低。然后,针对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的特性,采用密实型骨架结构的级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水泥稳定再生集料进行力学性能研究。研究表明4%和5%以上水泥剂量的混凝土再生集料水泥稳定材料分别能满足新规范对极重型交通高速公路的底基层和基层强度要求;将再生细料替换成天然细料将有利于提高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力学性能;为保证道路基层力学性能达到规范的基层要求,再生集料中的砖集料含量宜控制在5%范围以内或相应地提高水泥剂量。接着,研究分析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机理,基于再生集料的特性和配合比设计,展开干缩试验,测定混凝土与砖混再生集料水泥稳定材料的干缩性能。研究表明水泥剂量、龄期和失水率影响再生集料水泥稳定材料的干缩系数;砖石容易引起水泥稳定再生材料的早期干燥收缩。最后结合室内试验成果,开展广明高速试验路段以及洲头咀隧道路面基层工程项目。从试验路段的检测情况能反映出工程效果良好,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应用于路面(底)基层具有很好的前景。
【关键词】:建筑废弃物 再生集料 基层 路用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2 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现状12-14
  • 1.3 建筑废弃物在道路材料上再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4 本文研究内容16-18
  • 第二章 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的基本性能研究18-31
  • 2.1.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来源和制备18-19
  • 2.2 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的基本特性19-21
  • 2.3 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的基本性能试验内容21-30
  • 2.3.1 再生粗集料性能研究21-28
  • 2.3.2 再生细集料性能研究28-30
  • 2.4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力学性能研究31-49
  • 3.1 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结构类型31-32
  • 3.2 水泥稳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组成设计及试验方案32-36
  • 3.2.1 击实试验方案33-34
  • 3.2.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案34-36
  • 3.3 水泥稳定再生集料配合比设计36-47
  • 3.3.1 水泥稳定再生集料设计(混凝土再生集料与天然集料)36-40
  • 3.3.2 水泥稳定再生集料设计(细料采用天然集料)40-44
  • 3.3.3 水泥稳定再生集料设计(部分砖集料)44-47
  • 3.4 本章小结47-49
  • 第四章 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干缩性能研究49-62
  • 4.1 半刚性基层干缩机理49-50
  • 4.2 干缩试验方案50-53
  • 4.3 干燥收缩试验结果与分析53-61
  • 4.4 本章小结61-62
  • 第五章 工程应用及评价分析62-73
  • 5.1 洲头咀隧道路面基层示范项目工程概况62-68
  • 5.1.1 工程概况62-63
  • 5.1.2 工程现场试验与施工63-68
  • 5.1.3 工程总结68
  • 5.2 广明高速公路广州段级配碎石垫层试验段工程68-72
  • 5.2.1 工程概况68-69
  • 5.2.2 工程配合比设计与工程施工69-72
  • 5.2.3 工程总结72
  • 5.3 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再利用的社会效益72-73
  • 结论与展望73-75
  • 参考文献75-78
  • 致谢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华;李晓静;;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施工技术;2015年16期

2 文华;邹娇丽;;建筑垃圾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J];山西建筑;2015年17期

3 连俊胜;叶高洁;谭杰文;曾永健;云子成;周涵;黄童纯;;建筑固体废弃物的现状调研及分析[J];广东建材;2015年01期

4 赵兵伟;李晓娟;李渊;;再生粗集料微观特征及性能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4年23期

5 邹胜勇;王学平;陆陈强;;建筑废弃物再生固化基层施工工艺研究[J];路基工程;2014年05期

6 杨艳梅;;国外城市垃圾处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年04期

7 赵永柱;;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在道路基层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3年23期

8 孙丽蕊;岳昌盛;孟立滨;马刚平;才艳芳;;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混合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3年02期

9 TAWANA Mulife;;Review of studies on structural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in China[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2年10期

10 ;中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综述·2012[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路用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4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d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