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级别判定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13:57
【摘要】:隧道工程在勘察阶段或者施工阶段,都会受到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影响。所以,对隧道施工期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及围岩分级是进行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在隧道施工期对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勘察不详,施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使隧道出现坍塌、涌水、等事故概率增大。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安全。因次,在隧道施工现场应及时进行地质情况调查,运用隧道施工工程中围岩级别判定方法,将对隧道结构设计有着更好指导价值,增加施工安全系数。1)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快速分级方法是基于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值确定,实现Rc(岩石强度)、Kv(岩体完整性系数)的快速确定,进而建立隧道施工中围岩分级方法。2)通过室内试验测得岩石试样的回弹值、纵波波速和单轴抗压强度,建立了回弹-强度的岩石强度预测模型和声波-回弹综合法岩石强度预测的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SVM支持向量机模型,得出采用新式回弹仪进行声波-回弹综合法对岩石强度预测精度较高,在各种算法对比中SVM算法能更好的应用于本工程。3)应用声发射仪测试隧道现场岩体表面裂隙波速Vp、深部完整岩体波速Vr,快速计算施工阶段掌子面岩体完整性参数Kv值。4)工程应用基于施工中的宝汉高速PH-13标段石门隧道的十个里程断面,以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为基础,通过SVM模型预测Rc值、现场试验分析Kv值,计算BQ值判断围岩级别(初步),再结合隧道掌子面现场地质情况(初始地应力、地下水状态、软弱结构面产状)修正[BQ]值实现围岩详细分级。施工阶段十个断面的围岩详细分级与设计期间所判定的围岩级别有些差别,这是由于设计初期的工程地质资料相对有限,因此是对设计阶段围岩级别判定的有效补充和校正,将能更好的确保施工安全。
【图文】:

隧道掌子面


隧道工程在勘察阶段或者施工阶段,都会受到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影响。所隧道施工期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及围岩分级是进行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在隧工期对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勘察不详,施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使隧道出现坍塌、、等事故概率增大。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安全。例如,,兰新铁路甘青段小平羌,掌子面岩层破碎且节理过于发育,雪水下渗导致岩体抗剪强度减弱,在进行喷混时,作业面上方围岩突然发生坍塌,造成 12 人死亡,如图 1.1。兰渝铁路桃树坪隧子面仰拱开挖时,掌子面右侧与边墙相交处突发涌水,初支背后有泥砂快速泻出,粉细砂继而产生塌方,致使边墙初支突然发生垮塌,进而引起拱部整体发生坍塌, 9 名施工作业人员死亡,如图 1.2。南黎铁路那适 2 号隧道在穿过粉砂岩和页岩的组化带时,该段围岩破碎再加上当时降雨比较密集,地表水渗入,引发掌子面塌方,当场死亡。频发的工程事故不但造成人员伤亡、工期延长,投资增加,而且事故后善后工作难度较大。近些年,伴随隧道工程规模变大、数量的增多,遇见的地质情综复杂,这些问题更加突出。故而在隧道施工现场应进行地质情况调查,及时掌握岩体的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施工阶段围岩分级。

隧道边墙,涌水


隧道工程在勘察阶段或者施工阶段,都会受到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影响。所隧道施工期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及围岩分级是进行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在隧工期对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勘察不详,施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使隧道出现坍塌、、等事故概率增大。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安全。例如,兰新铁路甘青段小平羌,掌子面岩层破碎且节理过于发育,雪水下渗导致岩体抗剪强度减弱,在进行喷混时,作业面上方围岩突然发生坍塌,造成 12 人死亡,如图 1.1。兰渝铁路桃树坪隧子面仰拱开挖时,掌子面右侧与边墙相交处突发涌水,初支背后有泥砂快速泻出,粉细砂继而产生塌方,致使边墙初支突然发生垮塌,进而引起拱部整体发生坍塌, 9 名施工作业人员死亡,如图 1.2。南黎铁路那适 2 号隧道在穿过粉砂岩和页岩的组化带时,该段围岩破碎再加上当时降雨比较密集,地表水渗入,引发掌子面塌方,当场死亡。频发的工程事故不但造成人员伤亡、工期延长,投资增加,而且事故后善后工作难度较大。近些年,伴随隧道工程规模变大、数量的增多,遇见的地质情综复杂,这些问题更加突出。故而在隧道施工现场应进行地质情况调查,及时掌握岩体的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施工阶段围岩分级。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晓杰;吴顺川;高永涛;刘芳标;;基于多因素评价的隧道围岩质量与超欠挖关系[J];岩土力学;2014年11期

2 曹贵;雷磊;;基于回弹法测试岩石表面强度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4年03期

3 袁秋霜;邓成进;胡晓阳;;超声—回弹综合法在岩石无损检测及强度预测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3年09期

4 陈赞成;余斌;解联库;曹辉;;大型地下铁矿工程地质调查与岩体质量评价[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年06期

5 迟庆来;郭树林;唐学义;严鹏;;应用局部切槽放顶技术处理采空区的研究[J];现代矿业;2011年12期

6 尹红梅;张宜虎;周火明;钟作武;;工程岩体分级研究综述[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8期

7 师伟;史彦文;韩常领;曹校勇;;RMR围岩分级法与中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对比[J];中外公路;2009年04期

8 韩放;纪洪广;张伟;;单轴加卸荷过程中岩石声学特性及其与损伤因子关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9 刘洋;赵明阶;;岩石声学参数与应力相关性研究综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马中高;伍向阳;王中海;;有效压力对岩石纵横波速度的影响[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鹏;基于小波理论的白鹤隧道围岩稳定性非线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苑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评定及优化设计方法[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林露;活性粉末混凝土芯样的力学性能及其尺寸效应的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2 赵俊峰;基于TSP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信息的隧道围岩亚级分级方法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3 李明;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围岩强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金昊;马尔康隧道围岩变形与稳定性研究[D];西华大学;2012年

5 李波;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6 尹土兵;高温后粉砂岩动态力学特性及破坏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0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50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e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