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模型的地震区公路震害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清海;袁万城;;基于IDA-MC的桥梁地震风险概率评估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王秀英;聂高众;王登伟;;汶川地震诱发滑坡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应关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3 钱保国;叶志明;陈玲俐;陈彤;许哲;;生命线工程网络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综述[J];自然灾害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明;余新晓;武思宏;王云琦;张满良;;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产沙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2 陆益挺;蒋建群;胡云进;杨超;;城市供水管道抗震可靠度评估方法与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6期
3 刘汉香;许强;范宣梅;;地震动参数对斜坡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2期
4 赵文武;傅伯杰;吕一河;陈利顶;;多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5 李正国;周清波;王仰麟;张小飞;;农业景观对土壤侵蚀的适应机制研究初探[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3期
6 陈晓利;冉洪流;王明明;;潜在地震滑坡危险区区划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4期
7 王秀英;聂高众;王松;;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的地震动加速度评判标准[J];地震学报;2011年01期
8 王秀英;聂高众;马牧军;;地震滑坡灾害评估中地震影响因素的联合应用[J];地震学报;2012年01期
9 李果;黄润秋;巨能攀;赵建军;;软弱基座型滑坡震裂机理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5期
10 于欢;孔博;陶和平;李璇琼;;四川省自然灾害危险度综合评价与区划[J];地球与环境;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年学;李晓;李守定;赫建明;;地震极震区岩体滑坡滑动面振动破坏形成与稳定性评价的探讨[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贾俊;黄润秋;巨能攀;赵建军;李果;;强震作用下陡倾顺层岩质边坡失稳机制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晓明;余新晓;武思宏;王云琦;张满良;;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产沙的影响[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希媛;红壤坡地菜园地表径流中氮磷流失模拟试验及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徐光兴;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韩风霞;钢筋混凝土细长柱结构精细化分析模型及动力二阶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张晓明;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演变的水文生态响应与尺度转换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陈鹏飞;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沙变化与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耦合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朱传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7 董文财;黄土高原坡面养分径流流失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2年
8 李勇;非一致地震激励下高架连续梁桥动力响应与控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9 罗刚;唐家山高速短程滑坡堵江及溃坝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芦燕;大跨度拱型刚架结构倒塌破坏机理及其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岩垂草在重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效益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苗全安;丹江口库区坡耕地不同农艺措施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杨俊;集集地震地震动衰减特性和相关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孙庆艳;华北土石山区典型流域森林植被水文生态过程响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邹爱平;红壤退化区侵蚀景观格局及其演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闯;巨桉林+草间作模式中牧草产量效应及其生理生态学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7 宋泽芬;澄江尖山河小流域不同地类非点源污染物地表输出规律研究[D];西南林学院;2008年
8 刘鑫;毛乌素地区梁地小叶杨人工林土壤环境及根系分布特征[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9 张磊;草地雀麦(Bromus riparius)对北京石灰性褐土地区水土保持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10 陈攀攀;黄土高塬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艳蕊,张祥德;利用二分决策图计算网络可靠度的一个有效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2 高小旺,鲍霭斌;地震作用的概率模型及其统计参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5年01期
3 冯启民,高惠瑛;供水系统功能失效分析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4期
4 陈玲俐,李杰;供水管网渗漏分析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1期
5 颜海泉;王君杰;;飘浮体系斜拉桥纵向抗震计算的单塔模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4期
6 曹晓飞;邵春福;;运用弹性系数法预测北京机动车保有量[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8年04期
7 谢毓寿;;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J];地球物理学报;1957年01期
8 丁彦慧,王余庆,孙进忠;地震崩滑与地震参数的关系及其在边坡震害预测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S1期
9 徐锡伟;闻学泽;叶建青;马保起;陈杰;周荣军;何宏林;田勤俭;何玉林;王志才;孙昭民;冯希杰;于贵华;陈立春;陈桂华;于慎鄂;冉勇康;李细光;李陈侠;安艳芬;;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J];地震地质;2008年03期
10 包元锋,李杰;生命线工程网络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明葵;基于性能的抗震结构位移及能量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阮欣;桥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及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利;;基于云模型的定性运算理论与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年18期
2 李支元;;云模型方法在多属性店铺选址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32期
3 李丹;董春游;刘忠艳;;基于云模型的多属性评价方法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27期
4 张利民;;基于云模型的框架推理[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5 黄卫春;刘建林;;基于云模型的科技奖励评审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年11期
6 孙胜春;杨文亮;李路;展锋;;云模型在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10期
7 邓晓燕,张申如;隶属云模型的统计性质和有限精度实现[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8 王虎;李冰;;基于N维云模型的客户共性与个体特征研究[J];工业工程;2012年04期
9 陶建格;;云模型在环境经济问题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科技与经济;2013年02期
10 李君治;唐立峰;;基于云模型的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J];经济论坛;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冯玉强;王洪利;曹慕昆;;基于云模型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冬雯;张利民;;基于云模型的多属性决策分析[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张利民;张冬雯;;基于多维半升云模型的事物特性的综合评价[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邸凯昌;李德仁;李德毅;;云模型的扩展及其在空间数据发掘中的应用[A];中国图象图形科学技术新进展——第九届全国图象图形科技大会论文集[C];1998年
5 胡华超;贾鑫;吴彦鸿;初晓;陈颖颖;;基于云模型的SAR干扰图像效果评估研究[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王洪利;冯玉强;;基于云模型标度判断矩阵的改进层次分析法[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宝森;来玲;马晨;;基于云模型的复杂产品研发项目风险评估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7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系统问题[C];2014年
8 杜红梅;刘明盛;;基于云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胡华超;贾鑫;吴彦鸿;武威;;基于AHP-云模型的SAR干扰图像效果评估[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邹万红;大规模点云模型几何造型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江迎;基于云模型和GIS/RS的坝堤溃决风险分析及灾害损失评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燕娟;基于正态云模型的逆云控制器的研究及应用[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寿华;基于云模型的网络计划系统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付倩;云模型在系统可靠性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4 孙赫珩;基于云模型癌症相关基因分类预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雪晶;基于云模型的A公司供应商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6 王洁;基于云模型的推理规则在空气质量预报中的应用[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7 卢曦;云模型理论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杨海彦;基于云模型的算法改进及其在土石坝变形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09年
9 王葵;基于SOPC的云模型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10 蔡光曙;基于云模型和危险理论的瓦斯监测系统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50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50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