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V2V条件下的车辆队列跟驰行为建模与仿真实现

发布时间:2020-06-05 00:16
【摘要】:近年来车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其中V2V(vehicle-to-vehicle)车-车互联通信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技术。大量文献研究表明:V2V技术可以让车-车之间相互“对话”分享车辆位置和运动状态信息,扩展司机“视距”范围,V2V技术在预防碰撞事故、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和降低排放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但是目前关于V2V对车辆跟驰模型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而现有精确刻画车辆间跟随特性的跟驰模型又很少考虑V2V车-车通信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论文建立了两种分别以Newell模型和FVD模型为基础改进的V2V条件下的车辆队列跟驰模型,并建立了基于Matlab的软件仿真平台,对V2V技术提高交通流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和数值分析。首先,论文对传统跟驰模型进行分析,在Newell模型和FVD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参数?表征驾驶员在V2V通信设备影响下的提前反应程度,分别建立了改进Newell模型和FVD模型的V2V跟驰模型。并分析驾驶员对V2V车载设备的不同程度的适应情况。其次,对论文提出的两种V2V跟驰模型进行了线性稳定性分析,采用Matlab完成了不同参数?下模型中性稳定条件的计算,并将两种V2V模型与传统跟驰模型的中性稳定条件进行对比,验证了两种V2V跟驰模型的优势。另外完成了两种V2V模型不同参数?下的迟滞回环曲线的绘制,验证了迟滞回环结果与中性稳定条件结果的一致性。同时,还完成了改进FVD模型的V2V跟驰模型参数敏感性的分析,通过仿真发现参数?和T在不同取值条件下,交通流敏感性曲线可直观反应小扰动对V2V模型的影响。并且对不满足线性稳定条件时会出现的非线性密度波进行了分析,发现引入V2V技术后,交通流在小扰动情形下,能够不受干扰影响并保持一定稳定性,尤其是在交通拥堵的状况下作用更为明显。同时通过研究发现本文引入?表征驾驶员提前反应程度后,V2V跟驰模型可以较好地反应V2V技术引入前后交通流的变化。最后,基于构建的Matlab仿真平台,完成了V2V跟驰模型的一系列数值模拟仿真,包括车队加速起步、减速刹车以及意外事件扰动过程对交通跟驰系统的影响,在此三种情形下完成与FVD模型的对比分析。论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V2V技术车辆可实时获取交通流运行状态并针对性地改变车辆自身的运行,可明显提升交通流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图文】:

框架图,框架图,论文


论文框架图

联网技术,体系框架


第二章 V2V 条件下的车辆队列跟驰行为建模2.1 V2V 跟驰模型建模理论基础2.1.1 V2V 车-车通信技术研究随着 LTE 技术和 Wi-Fi 通信技术的普及,车联网(IOV:Internet of Vehicle)的概念逐渐兴起,基于网络互连的 V2V 车-车通信技术也日渐出现。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以及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35],应用车载通信设备,通过移动通讯技术、定位系统、车载智能终端设备与信息网络平台等,实现 V2V(车与车)、V2R(车与路)、V2P(车与人)等之间的实时网络互联,以达到四网融合,,构建人、车、路、生活环境互动的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否认综合系统的目的[36]。车联网必须具有无线性、稳定性以及实时性等特点[37]。现代车联网的体系架构图如下图 2.1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忠东;;美国:车载互联通讯系统全新上路[J];检察风云;2015年07期

2 罗忠;罗瑛;;车联网发展的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年06期

3 鲁光泉;宋阳;;车路协同环境下驾驶行为特性与交通安全综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4年05期

4 李修海;于少伟;;改进Newell跟驰模型与实证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10期

5 张瑞吟;;车联网——智能交通发展新动向[J];集成电路应用;2013年07期

6 赵韩涛;毛宏燕;;有应急车辆影响的多车道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J];物理学报;2013年06期

7 杨达;蒲云;杨飞;祝俪菱;;基于最优间距的车辆跟驰模型及其特性[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8 杜春臣;孙浩;;车车通信技术的分析[J];上海汽车;2012年02期

9 王殿海;金盛;;车辆跟驰行为建模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1期

10 李永福;孙棣华;崔明月;;全速度差跟驰模型的Lyapunov稳定性分析[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0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罗星;;美国汽车业推广V2V通信技术[N];电脑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房雅灵;车联网环境下道路交通流建模与控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2 金盛;考虑视觉注意特性的车辆跟驰行为建模[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亚龙;基于数据驱动的微观交通流建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2 李腾龙;车联网环境下跟驰行为建模及交通流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7年

3 赖玲玲;交通流宏观模型的非线性密度波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4 胡鉴清;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用设计[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杜雪;智能车辆导航系统中路径选择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中原工学院;2014年

6 王飞龙;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车辆跟驰防碰撞控制系统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7 安泽萍;基于摄像机标定的交通流参数检测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管再保;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徐学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车辆跟驰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97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97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0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