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泥岩地层盾构施工地表变形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11 06:12
【摘要】:随着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提出,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逐步完善,城市地铁的建设也随之进入全面高速发展时期,同时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当前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交通拥堵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城市通往机场的地铁建设迫在眉睫,其中盾构机隧道掘进因其工期短,掘进快及产生交通影响小等优势,占据城市地铁建设大约一半的市场。然而由于盾构掘进施工属于地下工程安全系数低,对地表的扰动作用大以及施工工艺与掘进参数变化的多样性等,同时机场地铁专线运营速度和建设工期对盾构机的施工具有一定的要求,为满足快速地铁专线的需要,采用大直径盾构机施工已成为现代地铁修筑的主要方法。本文以成都地铁18号线机场南站-天府国际机场为工程背景,针对成都泥岩地层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8.65 m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施工,通过收集掘进参数及监测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学方法和有限元建模的分析法对实际施工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的,来研究泥岩地层盾构施工参数的变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调查研究成都地铁18号线的特殊地质情况,得到所选取线路的主要地质情况为中风化泥岩和少部分砂岩地层及两者混合地层。(2)针对采用的大直径盾构机进行施工,结合其他研究学者的数据计算并选定大盾构的理论数据及基本施工工艺。同时通过分析大盾构试掘进首推100环的数据,确定大盾构掘进后成型隧道情况,及基本参数控制情况。(3)对现场实际监测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制并分析地表沉降的实际曲线,初步得到大盾构沿线施工时的地表沉降原因及机理。根据首推100环的大盾构掘进参数,选取盾构右线掘进施工中的35组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判断大盾构掘进参数与地表沉降的关联度,分析不同施工参数(推力、速度、扭矩、注浆量、注浆压力与土仓压力)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同时结合大盾构施工过程各施工参数的变化曲线与实际监测的累积沉降曲线,优化泥岩地层大盾构施工掘进参数,为后续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4)采用迈达斯有限元软件对大盾构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数值计算,考虑调整管片刚度和周围建筑物的加固,分析各施工条件下的地表沉降,并将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与监测的实际沉降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说明有限元软件可以用来模拟实际沉降的结果,当建模与工程实际情况吻合时,其更简洁,准确性很高,变化趋势与实际结果相近,为后期的掘进施工提供动态模拟,提前预测大盾构施工监测情况,从而控制地表沉降。
【图文】:

地铁


(b)广州无人 APM 地铁图 1-1 新型地铁示例图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提出,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城市地铁的建设也随之进入全面高速发展时期,目前所有一线和准地铁 2020 年规划均达到 15 条以上,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入地铁行列,成都作为一座新型的准一线城市,目前规划的地铁线,在建地铁线路大约有 11 条,其中 18 号线为成都市区开往天府国际专列,其中盾构机隧道掘进占据城市地铁建设大约一半的市场。各建设具有不同的地质情况,根据线路规划及地层情况选择适合城市施工方法尤其重要。同时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交通拥堵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往机场的地铁建设迫在眉睫,其中盾构机隧道掘进因其工期短、掘交通影响小等优势,占据城市地铁建设大约一半的市场。然而由于工属于地下工程,安全系数低,对地表的扰动作用大,以及施工工数变化的多样性等,同时机场地铁专线的运营速度和建设工期对盾

曲线,区间线路,民房


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述论文所做主要研究工作的工程背景是成都地铁 18 号线机场南站至天府国际机场南站 T3T4 站区间盾构工程。该区间穿越区域为低矮丘陵,区间穿越地层主要为<7-1-3>中风化泥岩、<7-2-2>强风化砂岩和<7-2-3>中风化砂岩。区间两侧主要为现状农田、林地,山头较多地形起伏大,最大高差 45 m,沿线民房局部密集。全线下穿 3 处乡村道路,1 处池塘,2 处民房,旁穿 6 处民房。正线左右线各有 1 处曲线,曲线半径 1 200 m,最大纵坡 11.8‰(左线 11.885‰),最小 10‰(左线 10‰)。最小埋深 5.1 m,最大埋深 29.8 m。区间线路位置示意图见图 2-1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55.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刚;路平;曹剑然;;基于盾构机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影响敏感度的风险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S1期

2 朱合华;丁文其;乔亚飞;谢东武;;盾构隧道微扰动施工控制技术体系及其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11期

3 王洪德;崔铁军;;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建模影响因素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4 李彦斌;于心怡;王致杰;;采用灰色关联度与TOPSIS法的光伏发电项目风险评价研究[J];电网技术;2013年06期

5 程军;刘锟;宋华;巩亚东;;基于Drucker-Prager的TBM刮刀-岩土作用过程有限元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6 张立杰;;广州地铁APM线无人驾驶运营模式分析[J];铁道通信信号;2013年01期

7 李桂华;黄腾;席广永;蒋敏卫;张东;;软土地铁隧道运营期沉降监控研究综述[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庆;杨璐;王场;;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05期

9 岳中文;孙中辉;牛学超;郭东明;;伊犁一矿砾石层斜井围岩稳定性现场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2010年08期

10 周宁;袁勇;;越江盾构隧道纵向变形曲率与管环渗漏的关系[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兵明;宁波软土地层盾构隧道下穿铁路施工引起地层变形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梁荣柱;软土盾构隧道掘进环境效应及其邻近开挖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朱逢斌;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多层框架结构建筑物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黄清飞;砂卵石地层盾构刀盘刀具与土相互作用及其选型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磊;地铁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7年

2 涂鹏;成都泥岩地层盾构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3 李弈杉;南宁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4 刘兴洋;盾构隧道所穿越建筑物的安全性影响评估及控制措施[D];吉林大学;2016年

5 杨期祥;成都地铁砂卵石层盾构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高照;富水砂砾地层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变形控制参数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刘峰;软土地区地铁隧道长期沉降及对地铁安全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3年

8 董小卫;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及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子国;城市矿山法隧道施工地层损失和地层沉降规律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王为乐;长沙地铁复合地层盾构选型与掘进参数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07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07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6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