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再生SBS改性沥青性能及工程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1 09:42
【摘要】:沥青在我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运用到道路建设中以来,由于SBS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提高了沥青的工程性能,被大量运用到高等级沥青路面。由于使用寿命不长,每年产生的大量老化SBS改性沥青,不但会产生巨大的环境压力,还会不断加剧非再生能源危机,如果能够通过再生技术使老化SBS改性沥青再次运用到道路工程建设中来,不但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践行了可持续发展思路,使得再生SBS改性沥青的工程应用研究有了相当的现实意义和研究意义。改性沥青再生原理是根据生产调和沥青的方法,其基本理论依据为胶体结构理论,也就是在老化沥青中添加再生剂,改善老化沥青各组分含量,改善老化沥青的性质,使其满足工程性能需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采用实验室对SBS改性沥青进行老化。老化过程如下:1.首先选用旋转薄膜烘箱对SBS改性沥青老化85min,得出初步老化材料。2.将初步老化材料放入压力老化仪中老化20h,得到所需老化实验材料。本实验中选用旋转薄膜烘箱对SBS改性沥青的老化是为了模拟其在自然状态下的短期老化,将初步老化材料放置于压力老化仪中老化20h是为了模拟其在自然环境下的长期老化。将实验制备的老化SBS改性沥青材料进行再生试验,通过向老化SBS改性沥青中加入不同剂量的再生剂进行再生,得到再生SBS改性沥青,通过对比分析再生后的特征性能得出再生剂的最佳掺量为9%,在对(未老化的SBS改性沥青,老化SBS改性沥青,再生SBS改性沥青)三类材料的特征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接下来研究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工程性能,通过与原样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老化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工程性能进行对比。通过级配计算及相关规范确定本文选用AC-13集料级配,采用马歇尔标准实验确定原样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老化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得出原样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4.35%,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为4.45%,按照上述结果制作马歇尔试件以及相关试块。对三类混合料试件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疲劳性等工程性能进行试验对比研究,发现SBS改性沥青老化之后的混合料其工程性能严重下降,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其工程性能有所提高,且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但是离原样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工程性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说明SBS改性沥青的老化过程存在一定的不可逆,对老化SBS改性沥青的再生工程应用前景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再生之后的主要目的是工程应用,接下来就是探究再生SBS改性沥青是否满足工程性能要求。本文的集料级配选用A-C13级配,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三类(原样SBS改性沥青、老化SBS改性沥青,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路用性能试验,工程性能主要探究再生SBS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疲劳性能等。本文采用高温车辙试验探究其高温稳定性、通过马歇尔试验以及冻融劈裂试验分析其低温抗裂性、浸水马歇尔讨论其水稳定性,选用控制应力应变探究疲劳性能进行实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工程性能推断再生SBS改性沥青工程应用前景,对老化SBS改性沥青进行再生之后不管是特征性能还是路用性能都有所提高,且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但是离原样SBS改性沥青还是一定的差距,说明SBS改性沥青的老化过程存在一定的不可逆,对老化SBS改性沥青的再生应用前景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图文】:

公路工程,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试验,基本实验


材料为衡阳某施工现场所用的同一批次图展示了本文使用的 SBS 改性沥青外观试验规程》(JTG E20-2011)对试验材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批次材料是否满足公路工程路用性能的

沥青,老化性,原样,试验条件


照实际老化情况进行老化,,为了在有限的试验条件下通过验老化,本文采用旋转薄膜烘箱(RTFOT)和压力老化性沥青进行老化[59]。验选用的是两种室内仪器对原样沥青进行共同试验老化,图 2.3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益;甘新立;;再生SBS改性沥青的老化性能研究[J];公路工程;2015年01期

2 王渭萍;陶正文;;SBS改性沥青二次老化性能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4年23期

3 甘新立;郑南翔;纪小平;;老化SBS改性沥青再生性能预估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4 柴小强;;浅谈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4年07期

5 韩玉杰;张娟;;延志吴高速公路中面层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11期

6 何永东;周奎;徐福;任红;;沥青结合料再生机理分析[J];广州化工;2013年20期

7 高海云;;老化SBS改性沥青再生利用试验研究[J];上海公路;2013年03期

8 陈静云;邱隆亮;;SBS改性沥青老化与再生机理的红外光谱[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9 王凤楼;王奕鹏;周峰;沈本贤;凌昊;;废旧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与应用研究[J];石油沥青;2012年01期

10 姚岢;黎侃;;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广东公路交通;2011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耿九光;沥青老化机理及再生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成明;再生沥青—集料界面黏附性能及路用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2 张陈;SBS改性沥青多次再生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艾长喜;旧SBS改性沥青表面层现场热再生关键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4 俞志龙;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5 甘新立;再生S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6 谷雨;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7 邱隆亮;SBS改性沥青老化与再生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陈峰;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老化行为与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叶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和温度及老化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姚乐斌;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07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07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9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