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故障情境下的公交衔接网络设计及可视化
发布时间:2020-06-23 18:51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为满足城市居民巨大的出行需求,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承担城市客流运输的责任与日俱增。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模日趋庞大,导致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为增加,对保障其平稳运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现阶段,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多存在不同方式间衔接不畅的现象,对以轨道交通运营故障为情境的公交衔接优化配置更是欠缺。因此,立足城市轨道交通故障事故发生之前,建立围绕其站点的地面公交站点衔接整合策略和方法,对于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平稳运行、提升公交出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交网络拓扑特性出发,构建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在内的复合拓扑网络,并提出相应的网络矩阵表达方式。同时,为判别网络性能,从网络结构和客流情况两方面出发,选取基于网络弹性、网络介数和客流延误的网络性能评价指标。针对地面公交灵活多变的运营特点,通过分析故障情境特性和论证公交局部调整以增强复合网络弹性的可行性,形成地面公交衔接设计调整策略,提出以提高复合公共交通网络弹性为优化目标的两阶段决策随机整数规划模型。特别地,为进一步发挥复合公共交通的协同功能以及信息的传递,以Web网页为内容载体,对故障情境下复合公共交通网络的基础信息、客流特征、故障状态等内容通过百度地图API和E-charts插件进行了可视化实现。最后,本文以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所覆盖的部分市域为研究范围,结合研究区域复合公共交通网络结构和历史运营数据,构建地铁运营故障典型情境。应用所建弹性提升模型对公交站点进行调整,结果表明优化所得方案能有效提升复合公共交通网络弹性,并能适用于不同时段客流、不同公交运力余量条件。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91.17
【图文】:
第 3 章 复合公共交通网络弹性提升建模19图3-1 南京地铁和公交线路布局图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常规公交轨道交通换乘换乘图3-2 地面公交时间叠加示意图(3)能力上保有余量。地面公交能力有余量既指线路的富余,也指车辆运输能力的富余。城市道路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因此公交线路不可避免的存在共线情况,为局部的公交线路及站点调整提供了可能。如南京火车站地区,共有 20 多条公交线路,但只能从中央门和太平门两个方向分流,导致道路上公交线路的重复程度较高。车辆运输能力富余程度可用车辆满载率指标进行表示。车辆满载率日常使用的方法是实际乘客人数与车型定员人数之比,是衡量车辆利用程度的指标[56]。= 100% 断面客流量车辆满载率车型定员 车次如南京市城市公交行业管理规范中规定:营运车辆满载率,高峰时段线路平均满载率控制在 85%以下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4-2 背景主题色彩设置内容 HEX 编码 颜色示例背景 #0A0820标题 #F8F8F8副标题 #AAAAAA京市公共交通开展研究,因此对于主题色彩配置时选用南京末,南京地铁共开通运营线路 9 条,每条线路均有对应的标中运营成熟的 7 条线路作为主题色彩体系,如图 4-1 和表 4
本文编号:2727748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91.17
【图文】:
第 3 章 复合公共交通网络弹性提升建模19图3-1 南京地铁和公交线路布局图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常规公交轨道交通换乘换乘图3-2 地面公交时间叠加示意图(3)能力上保有余量。地面公交能力有余量既指线路的富余,也指车辆运输能力的富余。城市道路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因此公交线路不可避免的存在共线情况,为局部的公交线路及站点调整提供了可能。如南京火车站地区,共有 20 多条公交线路,但只能从中央门和太平门两个方向分流,导致道路上公交线路的重复程度较高。车辆运输能力富余程度可用车辆满载率指标进行表示。车辆满载率日常使用的方法是实际乘客人数与车型定员人数之比,是衡量车辆利用程度的指标[56]。= 100% 断面客流量车辆满载率车型定员 车次如南京市城市公交行业管理规范中规定:营运车辆满载率,高峰时段线路平均满载率控制在 85%以下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4-2 背景主题色彩设置内容 HEX 编码 颜色示例背景 #0A0820标题 #F8F8F8副标题 #AAAAAA京市公共交通开展研究,因此对于主题色彩配置时选用南京末,南京地铁共开通运营线路 9 条,每条线路均有对应的标中运营成熟的 7 条线路作为主题色彩体系,如图 4-1 和表 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勇;贾欣;王哲;王翠柳;;地铁环境下时变公交网络的最优路算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5年01期
2 李准;;信息可视化与数据可视化[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4年05期
3 赵祥模;惠飞;史昕;马峻岩;杨澜;;泛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4 武倩楠;叶霞飞;林小稳;;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范围的计算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7期
5 孙杨;孙小年;孔庆峰;宋瑞;何世伟;;轨道交通新线投入运营下常规公交网络优化调整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4年03期
6 王永亮;张星臣;蒋洋;朱宇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鲁棒性[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7 华一新;曹亚妮;李响;;地理空间可视分析及其研究方向综述[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2年04期
8 洪玲;高佳;徐瑞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突发事件影响客流量的计算[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9 袁晓如;张昕;肖何;郭翰琦;;可视化研究前沿及展望[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1年04期
10 滕靖;徐瑞华;;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公交应急联动策略[J];铁道学报;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2727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2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