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滴水岩软岩隧道施工力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11:09
【摘要】: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公路隧道开工建设,隧道的建设标准也越来越高。同时,在隧道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隧道的建设问题。软岩隧道由于围岩稳定性差、围岩大变形等特征,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塌方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本文归纳整理了软岩的变形特征与强度特征、影响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以及软岩隧道施工中易发生的灾害,总结了防止灾害发生的技术措施。结合滴水岩隧道软弱围岩段的工程实例,借助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三维模型,模拟分析三种不同施工方法对围岩稳定及初期支护的影响,依据一定的评定标准,比选出合理的施工方法,并对其进行台阶长度和开挖进尺两个方面的施工优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可知,上下台阶法、三台阶法和CD法开挖下隧道围岩变形、围岩强度以及初支安全性均满足规范要求,三种施工方法都可以采用。考虑到施工效益、施工进度等因素,建议滴水岩隧道软弱围岩段采用上下台阶法进行施工。(2)采用比选得到的上下台阶法施工,通过比较不同台阶长度开挖下目标断面围岩位移场、围岩应力场和初支安全性可知,台阶长度越长,围岩变形越大,围岩稳定性越差,初支安全系数越低。依据规范,台阶长度3m、5m均能满足施工要求,台阶长度10m不能满足要求。考虑到施工进度等因素,建议滴水岩隧道软弱围岩段开挖台阶长度采用5m。(3)采用台阶长度5m的上下台阶法施工,比较不同开挖进尺目标断面围岩目标断面围岩位移场、围岩应力场和初支安全性的差异。研究发现,开挖进尺越大,围岩变形越大,围岩稳定性越差,初支安全系数越低。依据一定的判断标准,开挖进尺0.6m、1m和1.2m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考虑到施工工期等因素,建议滴水岩隧道软弱围岩段开挖进尺选用1.2m。(4)通过对滴水岩隧道软弱围岩段K33+640断面的监控量测进行整理分析,研究了隧道拱顶及上台阶测线的位移-时间变形曲线的规律。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监测断面处围岩的最终变形量。最后通过对比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数据,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55.4
【图文】:

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掘进速度,软弱围岩隧道


图 2.1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流程影响隧道的掘进速度,而且还会对隧道的工程软弱围岩隧道,若爆破对围岩扰动过大易发生是十分必要的。的爆破流程是对工作面拱部进行光面爆破,两侧破,掏槽进行抛掷爆破。另外,应在爆破开挖过度调整装药量与进尺,从而加快掘进速度,保确定不仅应考虑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各施工工断面大小和形状、工程地质、施工成本、工期工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施工方法:

示意图,台阶法,示意图


图 2.2 上下台阶法开挖示意图上下台阶法使将开挖断面分为上半断面和下半断面进行开挖,开挖步骤如图 2施工工序:○1 开挖上半断面;○2 施作上半断面的初期支护;○3 开挖下半断面;半断面的初期支护;○5 在初支闭合成环断面处施作二次衬砌。根据台阶长度可阶法分为长台阶法、短台阶法和微台阶法。长台阶法是指台阶长度 50m 或大于 5 倍洞跨。适用条件:隧道围岩条件较好,断面不需要底拱封闭;主要适用于Ⅲ、Ⅳ、Ⅴ优缺点:相对于全断面来说,一次开挖断面尺寸小,有利于减少围岩变形;上均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可平行作业以加快施工速度;由于台阶长度较长,会减少作业的干扰以保证施工安全。短台阶法是指台阶长度小于 5 倍洞跨(10~15m)。适用条件:Ⅰ~Ⅴ级围岩。优缺点:采用短台阶法施工可加快全断面支护结构封闭成环,进而控制围岩变,因为台阶长度较短,上、下部平行作业相互干扰较大,不仅影响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润军;王哲;周昆;;水压爆破在软岩隧道开挖中的实践应用[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7年01期

2 胡威;;软岩隧道大变形及控制技术研究[J];建筑安全;2017年05期

3 王瑜;邵森林;;软岩隧道全断面开挖变形研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4 马洪生;程刚;蔚艳庆;;四川藏区典型高原软岩隧道关键地质勘察问题研究[J];西南公路;2016年03期

5 任海勇;;软岩隧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展望[J];山西建筑;2015年11期

6 贾存兴;;谷竹高速公路软岩隧道施工的研究分析[J];华东公路;2012年03期

7 高发征;;弱胶结软岩隧道大变形治理与支护对策研究[J];公路工程;2016年06期

8 许江波;晏长根;包含;常金源;沙鹏;伍法权;;软岩隧道爆破振动研究[J];公路;2016年08期

9 崔智昊;;山区高速公路浅埋软岩隧道围岩变形分析及支护对策研究[J];公路;2015年09期

10 路平;;富水软岩隧道施工中渗流对岩体变形影响的研究[J];山西交通科技;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赖涤泉;杜以昌;李建英;;软岩隧道臂式掘进机工作机构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蒋宇静;Y.Tanabashi;王可钧;;锚杆对软岩隧道变形的加固作用[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1999年

3 于维刚;;新奥法在西迪阿里软岩隧道施工中的应用[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梅志荣;李传富;张军伟;杜俊;;成兰铁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发生机理及控制技术[A];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苏永华;王伟;朱天勇;;公路软岩隧道施工监控测量方法及应用[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晓;王思敬;;软岩隧道损伤软化大变形的非线性数值模拟[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谢洪涛;;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软岩隧道施工支护参数选择方法[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8 邹家鸿;;第三系粉质粘土软岩隧道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A];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高世军;;官井北浅埋软岩隧道计算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鸿博;戴永浩;宋继宏;付克俭;;峡口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监测及支护对策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通讯员 冯学亮;铁腕卡控软岩隧道施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2 记者 邓联旭 通讯员 李明;中铁二十五局“三板斧”破解玉磨铁路软岩隧道施工难题[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8年

3 通讯员 冯学亮 王发明 王亮;十二局集团三公司贵广项目软岩隧道施工工法创先例[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4 周广宽 解刘廖 张王丁 景礼红;致力打造软岩隧道机械化施工新“旗舰”[N];国际商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江耀明 通讯员杨广臣 王学东 张紫琼;解开山门的129密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亮;深埋软岩隧道流变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陈志敏;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围岩压力研究和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3 许金华;震裂岩体区软岩隧道失稳机理及安全控制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李鸿博;高应力软岩公路隧道大变形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闫鑫;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超前应力释放变形控制机理及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2年

6 郭富利;堡镇软岩隧道大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周艺;破碎千枚岩隧道开挖方法及支护结构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来;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特征及施工方案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2 张钊;滴水岩软岩隧道施工力学特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3 翁志强;基于突变理论的深埋软岩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极限位移计算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4 刘营超;不同地应力条件下软岩隧道变形机制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8年

5 袁健;考虑流固耦合的红层软岩隧道力学效应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6 史鹏飞;山区高速公路浅埋软岩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7 张朝康;软岩隧道爆破设计数值模拟及应用[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李春龙;单斜互层软岩隧道变形机理及变形控制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7年

9 吴开健;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隧道的变形分析及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杜以昌;铁路软岩隧道臂式掘进机主机架力学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31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31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3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