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透水沥青路面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3 20:42
【摘要】:随着城市化开发强度的提高,我国道路网络的日益完善,原来的自然地表更多的被水泥路面、大理石等密实型路面所取代,给人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伴随着城市内涝的频发、生态环境及气候条件的剧烈变化。生态型透水路面结构形式,相对于普通密级配路面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能够有效地调节环境温、湿度,提高行车安全性等,具有优越的生态效益。研究透水路面也越来越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的重点工作。因此,有必要对透水混凝土路面进行研究,本文以透水沥青路面为研究对象,对透水沥青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及路面结构形式进行研究。内容如下:(1)查阅国内外现有文献,以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为依据,了解透水沥青路面的级配类型及相关原材料性能指标要求。调查开封市近10年降雨量数据资料,根据开封市近10年各月降雨量最高值及降雨等级划分,提出基于开封市的透水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及目标空隙率的取值范围。(2)以玄武岩纤维为研究对象,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环保的新型材料,对透水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参考日本有关技术规程,对于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下的透水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析漏试验和飞散实验,得出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下的最佳沥青用量。(3)针对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下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的混合料,进行力学性能、水稳定性、透水性、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抗滑性等路用性能试验,得出满足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指标的最佳配合比设计,为透水性沥青路面应用到海绵城市建设奠定基础。(4)结合国内外透水性路面结构形式,基于AC+CRC刚柔复合式路面结构形式,提出PAC+CRC刚柔复合式透水路面结构形式,计算各结构层参数,建立PAC+CRC复合式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PAC层厚度、模量及钢筋层位置,分析影响复合式透水路面结构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满足透水路面结构承载力的主要技术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16.217
【图文】:

百度,热岛效应,示意图,公路密度


1.1问题的提出逡逑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公路交通行业也在不断完善,公路网络的覆盖范围以及交逡逑通运输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十三五”以来公路建设也在迅猛发展。如图1-1逡逑所示。逡逑I逦I逦1逦I逦1逦I逦1逦I邋1逦I逦'逦I逡逑全:国公路总里程^逡逑500邋一 ̄*一邋全IS公路密度逦?逦477.邋35逡逑446.39逦FI"?-泣逡逑.—&邋r—1邋ill逡逑400邋-j邋-逦49-72逡逑48.91逦!逦.邋蝴逡逑.,7.68.逦?逦屮逡逑^邋300逦HW逦mb逦….逡逑l;邋'邋v逦46.50逦时 ̄逡逑ur?邋-逦Hn逡逑15.邋38逦;邋*逦二逡逑200邋-I逦.4.M逦_逦…’|逡逑?邋'、‘:,邋?*逦、1邋1逡逑42.邋77逡逑i00逦HH逡逑2011邋年邋2012邋年邋2013邋年邋2014邋年邋2015邋年邋2016邋年邋2017邋年逡逑图卜1邋2011-2016年我国公路里程总数和公路密度逡逑然而随着道路的不断完善,道路养护、重建等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带来经济增长的逡逑同时,也伴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大城市的不透水面积己经占据整个城市面积1/2左右逡逑[1],并且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据2016年末统计数据,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逡逑的99.99%,其中占全国99.00%的乡镇通了硬化路面[2]。普通密集型路面主要存在的问逡逑题如下:逡逑(1)路表雨水无法下渗入地下,雨水资源流失严重。密实型路面结构阻碍了地下水逡逑资源的补给通道

透水路面,密级配,百度,网页


(a)逦(b)逡逑图1-3道路排水不畅所引起的路面积水逡逑城市的快步伐前进,使得城市生态环境急剧变化,噪音污染、热岛效应、内涝等灾逡逑害性问题不断出现。为缓解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目前国内己经逐步开展“海绵城市”建逡逑设,道路作为最大的雨水接受面之一,透水性路面材料成为目前研宄的重中之重[11]。针逡逑对普通密级配道路带来的社会影响,尤其是下雨天各种雨水问题,对透水沥青路面的原逡逑材料技术指标、级配范围、配合比设计及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稳定性、透水性等路逡逑用性能控制指标,及大空隙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优化结构组合等内容进行室内试验和有逡逑限元数值模拟。本文的研宄成果对完善透水路面技术规程具有借鉴指导意义。因此倡导逡逑透水性路面结构形式,优化透水路面路用性能,对于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及海绵城市建设逡逑具有积极意义。逡逑1.2透水沥青路面研究逡逑透水沥青路面12邋(Porous邋Asphalt邋Concrete,PAC)相对于普通沥青路面具有绝对优势,逡逑如图1-4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旭东;朱凯;汤涛;;RoadMesh钢丝网加筋AC+PCC复合式路面结构力学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2 仰建岗;刘燕;林天发;;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5年01期

3 徐波;傅春秀;;低噪声透水沥青路面在湿热地区市政道路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07期

4 蒋玮;沙爱民;肖晶晶;裴建中;;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空隙堵塞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3年02期

5 薛永江;;透水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考虑因素分析[J];北方交通;2013年03期

6 蒋玮;沙爱民;肖晶晶;裴建中;;透水沥青路面的储水渗透模型与效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7 范文孝;康海贵;郑元勋;;玄武岩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0年04期

8 丁庆军;沈凡;刘新权;刘祖国;胡曙光;;透水型沥青路面材料的降噪性能[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郭平;楚琨;吴德军;;纤维对OGFC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J];公路;2009年06期

10 汤寄予;高丹盈;韩菊红;;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公路;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201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交通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曜;透水性沥青路面对路面径流中重金属的控制机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2 刘朝晖;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陆军;透水沥青混合料渗水性能的试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年

2 周舒宇;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特性对溶解态铅污染控制效果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7年

3 刘亚楠;海绵城市中透水铺装的应用推广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7年

4 王慧;透水混凝土路面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李辉;开级配沥青磨耗层(OGFC)排水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6 曹贵;SBS改性沥青质量控制技术及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罗会如;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开裂破坏数值计算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8 同卫刚;生态型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刘羽;大空隙透水沥青路面路用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10 陈四;GFRP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指标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40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40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1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