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外混合配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极限承载力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41
【图文】:
图 2.10 有效应力-总应变关系曲线 图 2.11 有效应力-有效塑性应变关系曲线在再加载期间,弹性变形特性被反映,直到达到相应的后续屈服面。如果再加荷,就会出现弹塑性变形,此时根据各向同性强化的特点,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大,后续屈服面也会相应扩大,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屈服面如如图 2.12 所示,反复加载下的混凝土一维应力应变关系如图 2.12 所示(图中 和m 为拉伸钢化参数,将在后续章节中进行介绍)。对于强化模型,当卸载时,按照初始弹性模量0E 的斜率线变化,再加载时则体现出弹性变形的特点,直到达到相应的后继屈服面。如若进一步加载,则会出现弹塑性变形,此时根据等向强化的特点,随着塑性变形增加,后继屈服面也会相应的膨胀。混凝土材料受强化后的屈服面如图 2.13 所示。卸载-加载0.3fcfc10.61.0fc初始屈服面后继屈服面塑性极限屈服面
图 2.10 有效应力-总应变关系曲线 图 2.11 有效应力-有效塑性应变关系曲线在再加载期间,弹性变形特性被反映,直到达到相应的后续屈服面。如果再加荷,就会出现弹塑性变形,此时根据各向同性强化的特点,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大,后续屈服面也会相应扩大,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屈服面如如图 2.12 所示,反复加载下的混凝土一维应力应变关系如图 2.12 所示(图中 和m 为拉伸钢化参数,将在后续章节中进行介绍)。对于强化模型,当卸载时,按照初始弹性模量0E 的斜率线变化,再加载时则体现出弹性变形的特点,直到达到相应的后继屈服面。如若进一步加载,则会出现弹塑性变形,此时根据等向强化的特点,随着塑性变形增加,后继屈服面也会相应的膨胀。混凝土材料受强化后的屈服面如图 2.13 所示。卸载-加载0.3fcfc10.61.0fc初始屈服面后继屈服面塑性极限屈服面
图 2. 25 预应力混凝土多 T 梁桥的截面图/m因本次试验需要足够大的加载力,综合考虑,决定通过钢材自重来加载本次试验。加载方为偏载加载,如图 2.26 所示。图 2. 26 钢材沿桥面横向布置2.5.2 验证模型的建立预应力混凝土多 T 梁桥是典型的工程薄壁结构,采用壳单元模拟是适合的。梁体(主梁和隔板)共划分成 715 个单元,2739 个节点。梁体的有限元模型如图 2.27,隔板与顶板细部连如图 2.28。每级加载 49.6t/20m 的均布荷载。横向加载时,加载点为 T 梁肋板和顶板的交点(如图 2.28 所示)。G1 G2 G3 G4 G5 G6G1G2G3G4G5G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茂田,金崇磐,林皋;非均质地基上浅基础的极限承载力[J];岩土工程学报;1988年04期
2 袁欣平;;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极限承载力的确定[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3 胡庆安,吕永新;柳州第二大桥极限承载力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4 蒋东红;王世伟;郑浩;徐兴华;李国强;;火灾下钢骨混凝土柱极限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5 牛黎明;;高强钢-混凝土组合梁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年09期
6 曹建安,叶梅新;结合梁栓钉的极限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彭兴黔;纯粘无重土上圆形基础的极限承载力[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8 沈祖炎,张其林;受压方管钢柱的屈曲后极限承载力[J];土木工程学报;1991年03期
9 欧阳宇峰;试桩未达破坏时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及应用[J];地质勘探安全;2000年03期
10 郭大兵,郭靖;桩基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J];工业建筑;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彦霞;刘胜锋;周东;;随机裂缝对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肖新平;吴丹宇;丁霞;;基于灰生成的极限承载力建模与预测研究进展[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叶梅新;曾庆元;;钢板梁面内极限承载力问题的研究[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4 卢晓华;周祖霞;詹求水;;强风化粉砂岩桩端极限承载力初步探讨[A];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典福;陈裕平;李智宇;;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A];预制混凝土木桩学术论文集[C];2004年
6 徐新跃;;桩基极限承载力预测方法的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典福;陈裕平;李智宇;;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A];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高大钊;;软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9 魏德敏;徐兆娟;;钢管结构K型相贯节点的静动态极限承载力[A];第十二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胡程鹤;;FRP的刚度对梁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慎;空间网格结构极限承载力及损伤免疫力分析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姚亚锋;深厚冲积层冻结立井外层井壁结构模糊随机可靠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孙潮;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与桁拱轴力弯矩相关曲线研究[D];福州大学;2009年
4 袁凡凡;非均质介质地基破坏机制及极限承载力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杜朝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构件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6 李军亮;基于广义灰色模型的极限承载力建模与预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严建科;结构缺陷和损伤对桁架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俞永华;设施园艺塑料温室围护结构与通风降温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郑敏;基于输电塔风毁模式的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张宁;功能梯度混凝土立井井壁承载性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王华;体内外混合配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极限承载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孙作强;隧道衬砌截面极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3 黄庆;基于极限承载力的中承式拱桥鲁棒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4 张兵伟;考虑初应力和初始缺陷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极限承载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5 程禹皓;压弯扭共同作用下闭口截面钢构件极限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6 尹鑫;临近边坡的刚性基础极限承载力及破坏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7 赵应江;压弯载荷下腹板开孔梁极限承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8 温强;基于多尺度有限元模型的下承式钢箱拱桥稳定极限承载力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9 邓继华;钢管混凝土拱肋极限承载力理论分析及节段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韩冬冬;条形浅基础极限承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65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6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