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温度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6 15:40
【摘要】:在振动测试中,当前大多数研究者只研究大气温度或结构表面温度对模态频率的影响,而结构内部的温度是非均匀分布的,仅利用空气温度和表面温度不能有效地得到结构模态频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测定并分析内部温度对结构模态频率的影响。该文以一片混凝土简支梁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结构内部温度和模态频率,并分析内部温度对结构模态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结构内部温度变化是不均匀和非线性的,结构内部温度变化和结构模态频率之间相关性更显著,说明结构内部温度对模态频率的影响比空气温度和表面温度的影响要大得多。
【图文】:

动态信号,试验步骤,方法


感器,该类型传感器的质量与简支梁自重相比非常小,可忽略不计。DH5922动态信号采集仪(图2),每通道具有独立的高速A/D转换器及缓冲储存器,实现了多通道并行采集,通道间无串扰影响及采样速率不受通道数目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且具有先进的DDS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产生高精度、高稳定度的采样脉冲,保证了多通道采样频率的同步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图2DH5922动态信号采集仪1.2.2试验步骤和方法在梁的跨中(测点1)和1/4跨(测点2)的位置各布置一个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图1),与DH5922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连接,试验的激振点选择在3/4跨处。为了减小噪声对测试信号的影响,除了在分析过程(动态测试后处理)中采用平均技术,在测试过程中也要采取必要的减噪措施。首次测试前,仪器预热3min。为了防止在环境激励下实测信号加速度响应值过孝信噪比过低等导致测试失败,采用瞬态激励法即自由振动法中的初速度法。在测试时,为了避免采集锤击对自振信号的影响,在锤击之后再开始启动采样。根据简支梁的一阶固有频率计算公式,得到梁的固有频率近似等于13.5Hz,依据采样定理,确定采样频率为100Hz;根据选窗原则,窗函数采用汉宁窗;选用线性平均,平均次数定为50次,分析点数定为1024,分辨率达到0.098Hz,满足试验精度要求。应用峰值法识别结构的固有频率。峰值法最初是基于结构自振频率在其频率响应函数上会出现峰值。峰值的出现成为特征频率的良好估计。对于环境振动,由于此时频率响应函数失去意义,将由环境振动响应的自谱来取代频率响应函数。此时,特

内传感器,布置图,温度


T1(a)梁内传感器的布置(b)梁截面的测点布置与编号中性轴T5T4T3T2T615085252020300图4梁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布置图(单位:cm)温度/℃距下表面的距离/m0501001502002503001820222426283006:0012:0018:000:00图5梁在不同时间段沿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梁顶部温度温度/℃频率/Hz33312927252321191713.713.613.513.413.313.213.113.012.906:0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0:00频率梁底部温度时刻图6频率变化与温度变化从图6可以看出:上午时分当温度上升时,结构的频率下降;在下午时分当温度下降时,频率增大。多元线性回归技术被用来分析频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程如下:f=βo+β1t1+…+βptp+εf(1)式中:f为模态频率;β0,β1,…,βp为回归线性方程系数;εf为回归误差;t1,…,tp为温度自变量。首先,使用结构6个测量点得到的温度作为自变量(p=6)。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温度数据计算出方程的回归系数。相关系数R2=0.98。误差的标准偏差为0.02Hz,R2=0.98表明频率和温度有较显著的相关性。在一些文献中,研究人员选择结构表面平均温度[即(T1+T6)/2]、空气温度以及结构表面温差的平均[即(T1-T6)/2]作为自变量。这些变量也被应用到现在的试验数据中,相应地在式(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晓梅;张涛;窦仲峗;;轨道交通混凝土梁温度变形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窦仲峗;张涛;;预应力混凝土箱型轨道梁温度场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03期

2 王翔;刘映材;陈长明;;施工过程中高铁连续梁桥日照温差效应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年10期

3 周广东;李爱群;丁幼亮;王高新;;基于实测数据的润扬大桥悬索桥全寿命评估随机温度场模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4 姚明镜;张春良;岳夏;;故障诊断技术在烟草机械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机械制造;2014年06期

5 麻胜兰;翁柳青;姜绍飞;;传感器性能退化与结构损伤响应异常区分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6 丁幼亮;王高新;;Estimating extrem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steel box girder using long-term measurement data[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3年09期

7 顾斌;陈志坚;陈欣迪;;Temperature gradients in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under effect of cold wave[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4年03期

8 马建;孙守增;杨琦;赵文义;王磊;马勇;刘辉;张伟伟;陈红燕;陈磊;康军;;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中国公路学报;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亚士;高速磁浮交通迭合式轨道梁变形及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昭勇;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钱卫;胡世德;薛伟辰;;全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长期变形计算[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善同;;模态参数的一种测试—计算方法[J];振动.测试与诊断;1983年02期

2 张宗兰;加剩余项直接法识别机床复模态参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5年A6期

3 朱东生,朱f^,田琪;识别桥梁模态参数时域法的仿真研究[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4 朱长春,何彩英,张景绘,李虹;利用地脉动试验识别楼房结构的模态参数[J];实验力学;1999年02期

5 郭琦;宋一凡;贺拴海;;多肋式梁桥模态参数分解识别与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7年09期

6 张思;高翔;;利用计算结果与模态参数修正结构动力模型[J];南京工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7 郑钢铁,黄文虎,邵成勋,邹泾湘;低信噪比情况下识别模态参数的时域平均方法[J];航空学报;1990年09期

8 夏益霖;结构界面约束的模态参数变换方法[J];强度与环境;1997年03期

9 曹芳辉;;从模态参数的变化角度探讨结构失稳的规律[J];辽宁建材;2009年02期

10 肖祥;任伟新;戴恩彬;;基于数据驱动的应变模态参数随机子空间识别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兴;刘礼标;陈建功;;悬臂挡墙-岩土系统模态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邓兆祥;何渝生;;利用差分方程辨识汽车构件模态参数的新方法[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一届二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3 张新军;李凡;彭卫;;基于模态参数损伤灵敏度分析的传感器优化布置[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4 阳华;杨炳渊;;应用AR模型处理风洞颤振试验数据[A];第七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5 魏建辉;陈美霞;和卫平;牟彬杰;;基于空气中模态参数的水中结构固有频率估算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召明;静大海;王芳;;一种工作模态参数的在线时域辨识方法[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姚学锋;杨桂;姚振汉;戴福隆;方竞;;先进复合材料自行车架的动力学特性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8 李洁;项昌乐;刘辉;;变速箱箱体模态参数的数值模拟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洁;项昌乐;刘辉;;变速箱箱体模态参数的数值模拟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王建宏;朱永红;;飞机颤振模态参数的辅助变量方差辨识[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俊元;基于ICA的工作模态参数辨识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翔;动力系统模型定阶及温度对于模态参数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张小宁;基于随机子空间方法的结构模态参数自动识别[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张冬兵;基于模态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4 张桢;基于应变频响函数的结构损伤识别[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苏德沛;斜拉拱桥模型试验模态分析及拉索对模态参数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何能;桥梁气动弹性模型模态参数及颤振导数识别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7 王然江;用模态参数判断桥梁的健康状况[D];清华大学;2010年

8 杨国斌;基于模态参数的海洋平台损伤检测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9 张茂争;基于模态参数辨识技术的虚拟动态分析仪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王超峰;轨道车辆车门运行模态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70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70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e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