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高速铁路开行对区域高速公路旅客运输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9 22:52
【摘要】:在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速铁路的发展对我国现有的交通运输系统和客运市场的客流分担率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其中高速铁路的发展对高速公路的客流量影响最大,由于高速铁路的发展时间短,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高速铁路的发展对公路客流量的影响研究不多。文章以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客流竞争为出发点,研究高速铁路开通后高速公路的客流量变化现状。研究高速铁路的开行对高速公路客流量的影响时,首先对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确定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和各自的优缺点,比较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在不同方面的客流吸引能力。在建立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客流竞争模型时,以旅客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内的出行客流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旅客在出行时,对出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快速性、舒适性、方便性和准时性等不同因素的重视程度。统计分析六大因素在出行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在模型中效用函数时,不同因素对效用函数的影响程度,计算出不同因素的影响系数,建立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客流竞争模型。运用文章建立的不同运输方式的客流竞争模型,分析在不同的运输距离上,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输的优势,以宝兰客运专线兰州-天水间的客流分担率为例,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对两地间的客流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不同影响因素对效用函数影响的系数值,建立效用函数计算出效用系数,计算出两种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根据现实客运系统中的运输数据,验证竞争模型计算的客流分担率的正确性。并用数学方法分析法对不同运输方式在不同方面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并为高速公路运输指出发展策略。通过建立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客流竞争模型,分析新的运输方式引入客运系统以后,对旅客运输体系中不同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的影响,确定新的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及客流量,为新线的列车开行方案提供参考;在区域运输范围内新建高速铁路以后,确定高速铁路对既有高速公路客流量的影响,为区域内高速公路提供发展策略;通过竞争模型的计算,计算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不同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确定在不同运输距离上,不同运输方式的发展优势,确定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不同运输方式的布局,使得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合理衔接,发挥自身的运输优势。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络,对于优化运输资源、加快旅客运输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293;U492.4
【图文】:

总里程,高速公路,世界各国,路网密度


如图 2.3 所示,总体来看,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当前里程同比增速有所放缓,逐渐趋于稳定。尽管目前我国趋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在高速公路发展中的的路网密度,西北、东北地区的路网密度较小。0.00%5.00%10.00%15.00%20.00%25.00%0246810121416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里程 总里程增长速度图 2.3 近十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同比增速图

总里程,世界各国,高速公路,公路客运量


图 2.4 2017 年底世界各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图图 2.5 2008-2017 年高速公路客运量及其变动趋势图示,随着高速公路总里程增长,在 2008 年至 2012 年之不断增长。但是从 2013 年开始公路客运量发生了大幅铁路的快速发展,使得公路客运量有所转移,高速铁路公路客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公路客运量,变动趋势,未来发展


11图 2.5 2008-2017 年高速公路客运量及其变动趋势图示,随着高速公路总里程增长,在 2008 年至 2012 年之不断增长。但是从 2013 年开始公路客运量发生了大幅铁路的快速发展,使得公路客运量有所转移,高速铁路公路客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高速公路的未来发展趋势的未来发展趋势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络相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松;;考虑节点耗时的多式联运路径及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年08期

2 王义桅;;“一带一路”的历史超越[J];一带一路报道;2017年02期

3 李小娟;左庆乐;;浅谈完善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协作[J];交通企业管理;2010年05期

4 杨秋侠;严宝杰;;企业联合运输方式的选择[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12期

5 邹雪丁;赵宁;王转;;混合运输方式问题的建模与仿真[J];系统仿真技术;2007年04期

6 袁婧;;运输通道内运输方式布局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6年04期

7 田晓燕;;各运输方式的竞争性与协作性的识别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6年04期

8 张丽萍,李莲花,马晶;太钢原料运输方式的选择[J];山西冶金;2001年01期

9 魏际刚,邱成利,胡吉平,荣朝和;运输方式涨落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10 赵锡铎;论五种运输方式的统一管理[J];综合运输;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新明;;综合运输通道内运输方式的配置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1分会场:综合交通与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吴利清;兰培真;;基于FIoyd法的运输方式选择研究[A];2011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远富;;Fuzzy综合评判在运输方式比选中的应用[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4 惠先宝;;江苏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向“日本经验”学什么[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5 孙健;;模糊集在运输需求结构分析中的应用[A];模糊数学和系统成果会论文集[C];1991年

6 张培培;韩明亮;;旅客运输综合交通网络运能分配优化[A];中国企业运筹学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7 马彩雯;王志远;孙光圻;;国际多式联运的虚拟企业运作模式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李五四;张伟亮;魏X;;基于市场调节和供求博弈的区域运输结构优化理论与模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田红涛;;核材料在厂房内运输方式的选择[A];中国核学会核化工分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暨全国核化工学术交流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许茂增;李顺勇;贾鲁平;黄昌顿;;重庆外贸运输通道现状、问题与建议[A];重庆市首届工程师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坚持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N];中国水运报;2016年

2 本报评论员;着力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N];中国交通报;2017年

3 记者 杨永芹;春运落幕[N];重庆日报;2017年

4 记者 曲一歌 苟俊;全新小麦进口运输方式助力“一带一路”建设[N];中国经济导报;2017年

5 记者 唐冰;综合交通不只是“路”的建设[N];各界导报;2017年

6 记者 李志军邋实习记者 任世杰;“晋商”再开运煤新通道[N];现代物流报;2008年

7 胡兆珀;交卷倒计时:战略研究破题在即[N];科技日报;2004年

8 特派记者 卢锐;全国人大代表马叶江:多种运输方式应有机结合各展所长[N];中国交通报;2018年

9 高靓;铁路成我市对外贸易主要运输方式[N];大庆日报;2008年

10 高靓;水路成我市对外贸易主要运输方式[N];大庆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惠园;内河航运需求与供给理论、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熊崇俊;我国综合交通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董彬;基于共生理论的运输方式发展模式及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4 何雅婧;生鲜农产品运输方式决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5 石钦文;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高小博;我国综合交通枢纽投融资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姜革锋;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运作机制与效率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熊桂武;带时间窗的多式联运运输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9 吴群琪;交通运输系统价值分析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10 马会;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强;高速铁路开行对区域高速公路旅客运输的影响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2 成正强;基于广义费用的快递运输方式选择及路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3 谢英仪;高速铁路与民航市场竞争博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4 乔欣宇;基于成本分析的多式联运运输方式选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崔利刚;货物多式联运运输方式选择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6 朱琳;低碳环境下企业运输方式选择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7 杨震;综合运输通道内不同运输方式客流分担博弈模型[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8 韩增霞;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及运输方式选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郝艺;中国高速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比价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徐星;旅客出行运输方式选择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74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74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1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