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拱盖法隧道围岩稳定性模型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16:22
【摘要】:文章利用大尺寸模型试验,研究了拱盖法隧道开挖过程中地表的发展模式和围岩受力情况。结果表明:隧道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先后经历了缓慢沉降、快速沉降和缓慢沉降三个阶段,其中中导洞开挖、竖向支撑拆除是沉降快速发展的阶段,拱部二次衬砌完成后开挖下部围岩对地表变形贡献不大;在掌子面推进过程中,监测断面各部位围岩荷载的释放过程具有较大差异性,拱部围岩荷载相比于拱脚和边墙释放更快,且幅度更大;拱部围岩中导洞开挖和临时支撑拆除会导致已稳定的围岩压力二次释放;由于支护的及时跟进,围岩自承能力得以发挥,围岩径向收敛变形得到较好的控制;拱部围岩中导洞开挖和临时支撑拆除会导致已稳定的围岩压力二次释放,建议工程中应将拱顶沉降作为拱盖法围岩稳定判别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吴学锋;;土岩复合地层拱盖法施工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年08期

2 钟国;;地铁车站的一种新型暗挖施工工法——拱盖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年08期

3 郑涛;;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的理论与方法[J];矿业快报;2008年03期

4 李磊;;深埋大断面隧道有限元二维应力分析[J];科技信息;2012年33期

5 黄戡,卿凇,谢国柱,陈科平,曾四平,黄斌;水泥石膏相似材料的模拟实验[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12期

6 董昌周;杨建辉;胡挺;;公路隧道模型试验相似材料试验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0年01期

7 叶飞;何川;王士民;;浅析盾构隧道模型试验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隧道技术;2011年01期

8 张光权;杜子建;宋锦泉;蔡建德;陶铁军;;地铁车站拱盖法施工沉降监测分析及控制对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9 李倩倩;张顶立;张成平;房倩;;不同埋深下地铁隧道围岩破坏的试验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建国;土岩组合地层大跨度浅埋暗挖车站施工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诗俊;王金安;;曲线隧道盾构引起地表沉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2 付琛;樊维;;国外GIS在隧道工程维护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童景盛;王胜利;;隧道及地下洞室设计施工新法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8期

4 杨清源;麻凤海;胡国栋;郭循杰;;大连地铁隧道施工的Peck公式改进[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王永岩;李媛;;软岩流变模型实验相似准则的推演及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6 李世民;刘志强;彭友君;黄溯航;;北京地铁矿山法施工隧道坍塌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措施[J];工程勘察;2008年08期

7 张长强;翟志国;陈明娟;金仲祥;;富水砂卵石地层中大直径泥水盾构同步注浆技术[J];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12期

8 黄向东;;深圳某地铁站主体结构的设计分析[J];广东科技;2009年12期

9 王彦会;;浅谈地铁盾构管片拼装质量控制措施[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年12期

10 王立新;;重庆地铁某暗挖车站设计方法及安全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大男;房青春;孙光;;城市隧道勘察应关注的几个岩土工程问题[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林志;林义;;重庆轻轨隧道近接跨越城市公路隧道数值模拟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林义;林志;;地铁隧道衬砌结构选型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廖俊海;王健;张怀静;杨海滨;;北京直径线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数值模拟与变形分析[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余永强;刘成伟;;地铁车站群洞法施工的数值模拟[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7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2007年

6 梁为民;王云龙;余永强;;地铁隧道埋深比和高跨比对地表沉降影响的数值分析[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7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2007年

7 杨更社;周春华;田应国;侯仲杰;;软岩类材料冻融过程水热迁移的实验研究初探[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8 张宁;李术才;李明田;杨磊;;新型岩石相似材料的研制[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9 范丽萍;;变位分配控制原理在新建地铁车站密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研究[A];201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文集——高水平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C];2013年

10 汪国锋;;北京地铁10号线工程建设综合计划调度管理[A];201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文集——高水平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吉植强;季节冻土地区圆形基坑冻结壁模型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纪杰;地铁站火灾烟气流动及通风控制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刘睦峰;软岩模拟及其大直径钻进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刘洪佳;隐伏地裂缝作用下的盾构隧道变形破坏机制及力学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5 郑建国;土岩组合地层大跨度浅埋暗挖车站施工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李宏安;砂—粘复合地层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巢万里;高速公路桥隧过渡段力学行为与动力响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魏建军;深部破裂巷道围岩稳定强力协调支护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9 周烨;富水弱成砂岩隧道力学特性与支护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曹瑞琅;考虑残余强度和损伤的岩体应力场—渗流场耦合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翔;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设计与开挖有限元模拟[D];郑州大学;2009年

2 李小浩;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马法平;基于FMECA的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监测信息体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守梅;预制节段连续刚构桥梁成桥受力过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立宏;浅埋暗挖地铁隧道衬砌受力变形机理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0年

6 闫海生;典型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规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温鹏飞;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客运专线高架桥轨道变形规律及动力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云龙;地铁隧道浅埋暗挖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三维数值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9 吕纬;浅埋暗挖含水砂层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张彦明;NHRI600型离心机用模型固结仪的设计与开发[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月旺;钟小春;虞兴福;;盾构壁后注浆体变形及压力消散特性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2 于宁;白廷辉;朱合华;;盾构隧道预应力管片接头的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3 王旭东;周生华;迟建平;吴学峰;;上软下硬地层浅埋暗挖隧道覆跨比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4 刘维宁,邝明,张弥;地下工程环境影响的动态最优控制[J];地下空间;1995年03期

5 李铮 ,朱瑞赓 ,胡再龙 ,陈宜明 ,杨静岫 ,蔡金祥;爆炸地震波振速的特征系数与衰减指数的研究[J];爆炸与冲击;1986年03期

6 楼沩涛;田兵;辛建文;;硬岩中地下爆炸的自由场位移衰减规律[J];爆炸与冲击;1991年02期

7 林家祥;段创峰;赵艳鹏;谢彬;;模型隧道新型浆液抗浮试验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8期

8 郑铣鑫,武强,侯艳声,应玉飞;关于城市地面沉降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J];地球学报;2002年03期

9 孙钧;城市地下工程活动的环境土工学问题(上)[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9年03期

10 孙钧;易宏伟;;地铁隧道盾构掘进施工市区环境土工安全的地基变形与沉降控制[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光杰;地铁隧道施工扰动对地表沉降和管线变形影响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秦建设;盾构施工开挖面变形与破坏机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富海鹰;地铁隧道非降水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徐前卫;盾构施工参数的地层适应性模型试验及其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张晓丽;浅埋暗挖下穿既有地铁构筑物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杜彬;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法施工对邻近桩基的影响及控制措施[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汪成兵;软弱破碎隧道围岩渐进性破坏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王绍君;洞桩法及CRD工法地铁施工对地表沉降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黄强兵;地裂缝对地铁隧道的影响机制及病害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姚宣德;浅埋暗挖法城市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估[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树锋;软土地铁三管并行盾构隧道近接施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王彪;上海长江隧道衬砌结构整环试验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宋彦君;长春铁路站场下浅埋大跨地下通道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赵强政;φ520mm土压平衡式模型盾构机研制及试验性掘进控制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杨征;武汉长江隧道大型管片衬砌结构力学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杨雄;南京长江隧道超大断面管片衬砌结构相似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阮松;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法施工引起沉降的控制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李海峰;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的规律及其对既有构筑物的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南康;双孔平行隧道施工地表位移及变形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李文阳;西安地裂缝对地铁盾构隧道衬砌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红耕,袁寿其;水泵进水设计模型试验验收标准的研究[J];水泵技术;2005年01期

2 肖宏;蒋关鲁;魏永幸;;桩网结构模型试验柔性拱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11期

3 刘永红;屈希峰;;关于模型试验黏性土相似材料选取的讨论[J];四川建筑;2008年03期

4 李国臣,周浩祥,徐金环;潮流模型试验技术研究[J];水运工程;1991年10期

5 胡凯;陈雪锋;;模型试验评价原型结构性能的有效性和局限性[J];山西建筑;2008年27期

6 刘汉龙;谭慧明;彭R

本文编号:2788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88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5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