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陆基LiDAR的曲线隧道断面变形监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09:33
【摘要】:为识别隧道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的风险并进行预警,必须进行变形监测,尽管传统方法的精度较高,能达到mm级,但是也存在多方面的不足:监测离散断面的离散点、精度受光线影响较大、实测断面数量有限等等。本文引入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陆基LiDAR技术,选取长江三峡附近某试验隧道作为实验场地,根据隧道内径和工程所需点云精度确定测站间距和扫描分辨率,并制定了详细的扫描方案,时隔一年采集了两期点云数据。本文从标靶类型、标靶数量及拼接方式三个方面分析影响隧道点云拼接精度的因素,统计、分析拼接误差;经过双向投影法投影三维隧道点云数据、运用分割法提取投影边界点、利用改进的RANSAC算法拟合边界曲线等系列过程,提取曲线隧道的中轴线;为快速准确地提取隧道断面点云,提出点缓冲区的概念;为保证提取的断面有足够的点云,在三维点云上设置了面缓冲区;因面缓冲区的厚度直接影响断面变形分析的精度,又提出了最佳面缓冲区厚度的概念并确定最佳厚度;运用MDP算法计算出隧道断面任意位置、任意时刻的变形量,但用该算法估计隧道表面的变形信号存在测量噪声,本文利用协方差函数来识别真正的变形信号,以减小变形误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4个球形标靶进行站间点云数据拼接方式最优;(2)利用改进的RANSAC算法成功提取曲线隧道的中轴线;(3)确定最佳缓冲区厚度为4 mm的前提下,提取了曲线隧道的断面点云;(4)相对于全站仪,本文提取的断面变形精度在±3 mm内;(5)采用MDP算法计算的隧道断面变形精度为±3 mm,与常用的点云处理软件——Geomagic Qualify和CloudCompare计算出的±10 mm精度比较,验证了MDP算法在曲线隧道变形分析应用中的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56
【图文】:

入射角,学位论文


入射角Fig.2-1angleofincidence

扫描模型,隧道,点云


图 2-2 隧道设站扫描模型Fig. 2-2 the scanning model of tunnel station2.2 拼接原理为了全方位扫描隧道,需要进行分站式扫描,需对多站采集到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点云拼接是指利用相邻两站点云的重叠部分计算出对应坐标系间的变换参数,然后通过计算出的变换参数将两站点云的坐标进行统一。常用的拼接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基于点信息拼接法、七参数转化拼接法、控制点拼接法。2.2.1 基于点信息拼接法ICP——迭代最近点算法[34~37]是基于点信息拼接算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算法,它是由 Besl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提出的。ICP 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需要坐标转换的点云 和点云 ,目的是将点云 的坐标统一到点云 坐标系统中。①

控制站,基站


第 2 章 点云数据拼接的方法,如图 2-4 所示,①-⑥为控制站,它们之间有重叠区域,先将①-⑥进行拼接成一个整体称为项目 0,然后再重新建项目,将每一控制站为基站,与基站相邻的一些站往基站上拼,最后以各控制站为基站的项目 1-6 拼好。因为项目 0与项目 1-6 各有共同的一站,最后一步是将项目 0 中各控制站的 SOP 表示姿态的转化矩阵分别导入各自对应的项目中,即完成了整个古建筑的拼接,对于上百站以上的点云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拼接效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雯;任小玲;陈逍遥;;一种改进的区域增长彩色3D点云分割算法[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8年11期

2 马东岭;王晓坤;李广云;;一种基于高度差异的点云数据分类方法[J];测绘通报;2018年06期

3 杨泽鑫;程效军;丁琼;程小龙;;面向室内场景点云的对象重建[J];测绘通报;2017年06期

4 翁福洲;黄鹤;;快速点云定向数学模型实际精度分析[J];北京测绘;2017年04期

5 琚俏俏;王令文;;基于自适应切片的点云压缩算法[J];工程勘察;2017年09期

6 许宁;钟友玲;;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重建技术研究[J];数码世界;2017年08期

7 龚书林;;三维激光点云处理软件的若干关键技术[J];测绘通报;2014年06期

8 徐守乾;朱延娟;;稀疏点云的曲面重构[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03期

9 梁新合;梁晋;郭成;曹巨明;;法向约束的多幅点云数据融合算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10 周德芳,刘京南,余玲玲;基于OpenGL实现三维重构点云处理[J];电子工程师;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雪娟;刘景泰;孙雷;;基于小波变换的栅格点云多分辨率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任高升;李明峰;姜霞;;基于机载LiDAR的地籍测量点云处理与精度分析[A];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3 杨雪春;;反求工程建模中点云切片技术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八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小祥;刘宝武;;车载点云中建筑物快速提取方法[A];地理信息与人工智能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5 张舒;谢艾伶;白志辉;王响雷;;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粗差剔除方法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6 解辉;张爱武;孟宪刚;;机载激光点云快速绘制方法[A];第二十五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2年

7 李文涛;韦群;杨海龙;;基于图像的点云生成和预处理[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童艳丽;施昆;李志杰;;机载激光点云与影像的融合与分类技术研究[A];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9 马国庆;陶萍萍;杨周旺;;点云空间曲线的微分信息计算及匹配方法[A];第四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江倩殷;刘忠途;李熙莹;;一种有效的点云精简算法[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静;私企的天空有点云[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2 记者 张莹莹;指点云岭 激扬文字[N];云南政协报;2012年

3 商报记者 张绪旺;盘点云计算:概念众多 能力存疑[N];北京商报;2011年

4 记者 王力中 通讯员 沈惠芳;世界顶尖点云扫描设备技术入驻德清[N];湖州日报;2015年

5 曹裕华 高化猛 江鸿宾;激光点云 亦真亦幻[N];解放军报;2013年

6 VAR记者 张林才 郭宏远 彭敏;点云成金[N];电脑商报;2011年

7 高卫松 蔡列飞;武大师生两论文获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奖[N];中国测绘报;2014年

8 记者 祝桂峰 通讯员 张荣;构建“智慧广州”又添新技术[N];中国矿业报;2012年

9 张立本 彭桂辉;航测局四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N];中煤地质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李树

本文编号:2805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805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6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