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裂解橡胶颗粒干法改性SMA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14
【部分图文】:
将废旧橡胶的交联键断裂,破坏其三维交联网络,得到浅裂橡胶烘干后再分别用丙酮和甲苯为溶剂,抽提出极性、低分溶胶部分等非极性物质,剩余的产物即为浅裂解炭黑,与其黑表面附着有一层厚度约为7-12?nm聚合物层,这层聚合物成的结合胶组成的,这层结合胶的存在对于浅裂解炭黑的各过扫描电镜试验分析表明,当挤出温度较低时(260°C),废坏,部分橡胶分子链仍然以三维交联网络形式存在,包裹在现了团聚物。当挤出温度为300°C时,废旧橡胶的三维交联网面包裹的是结合胶,橡胶分散相比较均匀,与沥青的反应程,与热裂解相比,由于浅裂解条件比较温和,浅裂解炭黑中为ZnS,这有利于橡胶与沥青的共混与反应,同时较低的反的需求和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程度。??II?L...辦??■■''--——
.??图2.2浅裂解橡胶颗粒??采用双螺旋挤出机(如图2.1所示),在300°C条件下将废旧橡胶进行反应挤出,得??到粘稠状的浅裂解橡胶,置于50°C的真空烘箱中干燥2?h得到LPCR,如图2.2所示。??2.2浅裂解橡胶颗粒与沥青的相互作用研究??经过浅裂解处理值后,改善了废旧橡胶与沥青的相容性,LPCR会吸收一定量的沥??青,从而对混合料沥青用量产生影响,同时LPCR体积也会成倍膨胀,进而会对SMA??的骨架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考虑到LPCR与沥青反应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在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LPCR的吸油性和膨胀性,保证混合料空隙率等关键体积指标与路用??性能符合规范要求。??2.2.1浅裂解橡胶颗粒在沥青中的吸油性??采用网篮法[65]测试LPCR与沥青共混作用后的吸油性特征。??LPCR的吸油性检测方法:??(1)
??--??WHBHHwiHM^WBHSiiMMWliiM?mu?'??图2.5?LPCR在沥青中的体积膨胀性试验??根据以上试验步骤进行LPCR在沥青中的膨胀性试验,试验结果如表2-6所示,绘??制得到变化曲线,如图2.6所示(图中n为LPCR与沥青的质量百分比)。??表2-6?LPCR的体积膨胀性指数5K?(°/?)??LPCR?(%)??温度rc)?????15?30?45?60??155?3.17?3.41?3.52?3.61??165?3.61?3.85?4.00?4.10???175?3J4?3^9?4A5?4.20??4.5?-*-15%??q?4.2?-?一3〇%??^??-*-45%??盧?3.9?_?—6。。/。??議?36?^一^??33??3??I?I?I??155?165?175??反应温度rc)??图2.6?LPCR的心变化曲线??根据LPCR体积膨胀性试验结果和图2.6中的变化曲线可以直观的发现其体积膨胀??性变化规律:在反应温度在155°C-175°C之间时,三种掺量的LPCR体积膨胀指数均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温度达到175°C时,曲线变化趋于平缓,增长幅度约为3.6%,??体积膨胀性指数基本不再增加,可以认为175°C时的体积膨胀指数为该LPCR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体积膨胀指数,用于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参考。??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树军;;纤维沥青混合料增强机理及路用性能研究[J];交通科技;2015年05期
2 肖建军;邱祖民;周伟;黄伟;何维娟;杜成成;;废旧橡胶脱硫再生及其在塑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5年04期
3 李聪;李志刚;张建孔;;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参数研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5年01期
4 李志刚;李聪;蔡敏东;;接枝杜仲胶对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改性机理与效果[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5 许光宇;李志刚;;小浪底专线改造工程CTOR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交通科技;2013年06期
6 房斌;吴奇峰;张争奇;;橡胶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及改善措施研究[J];公路;2012年03期
7 徐顺岭;;SM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01期
8 何亮;黄晓明;马育;庄大新;马涛;;橡胶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9 王笑风;曹荣吉;;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杨人凤;党延兵;李爱国;;橡胶沥青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公路;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立平;基于DMA方法的橡胶沥青粘弹特性和高温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赵永利;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范润德;橡胶沥青制备工艺及其设备的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朱永;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SMA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刘晓;阻燃温拌沥青混合料在隧道路面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刘涛;SMA混合料体积参数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张宗涛;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851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85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