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段行人过街特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路段行人过街特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路段行人过街信号控制是解决路段过街行人与机动车冲突的重要手段,就行人而言,信号控制可以提高过街的安全性,但对于机动车而言,这种相当于增加一个交叉口的管理方式往往会造成机动车延误增加、道路通行能力降低等影响。且信号配时方案不符合行人过街的实际需求,还会出现行人过街时间不足或浪费的现象。目前,随着视频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行人和机动车的检测精度不断提高,能够提取大量的有效数据,其中行人数量、行人等待时间可以精准的提取。利用等待区域过街人群规模及行人过街等待时间这两个简单且可测参数进行信号配时,实现实时适应控制,合理满足不同数量的行人群过街需求,有效提升时间利用效率。本文在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交通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了路段人行横道处的行人过街特性,进一步研究了路段行人过街控制方法。主要完成工作及结论概括如下:(1)信号控制路段过街行人特性分析通过数据调查分析,研究路段行人过街速度特性和等待时间阈值,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的行人群过街速度的变化,并建立了过街人群规模与速度的关系模型,探索了不同绿灯时段的行人过街速度的变化规律。应用生存分析法,得到了主次干道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等待时间阈值,利用COX模型分析了行人等待时间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2)路段行人过街与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法研究考虑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特性,对行人过街绿灯时间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得到基于过街人群规模的绿灯时间模型。进而研究了路段与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法,提出利用“等效共红时间”寻找最佳过街空挡的单向协调控制方案以及基于“最大绿波带”的双向协调控制方案。通过实例验证,得到协调控制在交通高峰状态下适用性较高,但在平峰状态下适用性较低。(3)路段行人过街模糊逻辑控制方法研究在交通平峰状态下,研究路段行人过街模糊逻辑控制,通过对模糊逻辑控制器原理的探究,制定以行人过街等待时间、机动车流量、机动车释放车头时距为输入变量的路段行人过街模糊逻辑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得到模糊逻辑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感应控制方法,且在平峰状态下模糊逻辑控制的适用性较高。最后,利用综合延误分析了两种控制方法的适用范围。本文通过对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交通流特性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了高峰期和平峰期两种状态下的路段行人过街信号控制方法,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路段行人过街 速度特性 协调控制 模糊逻辑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5
- 第1章 绪论15-21
- 1.1 研究背景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8
- 1.2.1 行人过街速度特性研究16
- 1.2.2 行人过街等待时间阈值研究16-17
- 1.2.3 路段行人过街控制方法研究17
- 1.2.4 研究现状总结17-18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8-19
- 1.3.1 研究目的18
- 1.3.2 研究意义18-19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19-20
- 1.4.1 研究内容19
- 1.4.2 研究思路19-20
- 1.5 小结20-21
- 第2章 信号控制路段过街交通流特性研究21-43
- 2.1 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特性研究21-37
- 2.1.1 数据调查方案21-22
- 2.1.2 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速度特性研究22-31
- 2.1.3 信号控制路段行人等待时间阈值研究31-37
- 2.2 信号控制路段机动车特性研究37-41
- 2.2.1 路段机动车到达特性分析37-41
- 2.2.2 路段人行横道处机动车延误分析41
- 2.3 小结41-43
- 第3章 路段行人过街与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法研究43-67
- 3.1 基于行人群的过街绿灯时间计算模型43-46
- 3.1.1 参数优化43-44
- 3.1.2 最大行人绿灯时间44-45
- 3.1.3 交通流检测45-46
- 3.2 路段行人过街定时控制系统46-48
- 3.2.1 控制思想46-47
- 3.2.2 控制参数约束条件47-48
- 3.3 路段行人过街与交叉口协调控制系统设计48-59
- 3.3.1 路段行人过街与交叉口单向协调控制48-57
- 3.3.2 线控路段上的双向协调控制57-58
- 3.3.3 非线控路段上的双向协调控制58-59
- 3.4 实例验证59-65
- 3.4.1 定时控制系统实例验证60-61
- 3.4.2 协调控制系统实例验证61-65
- 3.5 小结65-67
- 第4章 路段行人过街模糊逻辑控制方法研究67-79
- 4.1 模糊逻辑控制67-68
- 4.1.1 模糊逻辑控制的原理67-68
- 4.1.2 模糊逻辑控制的步骤68
- 4.2 路段行人过街模糊逻辑控制系统设计68-73
- 4.2.1 系统设计思想68-69
- 4.2.2 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69-73
- 4.3 仿真验证73-78
- 4.3.1 应用实例仿真分析73-77
- 4.3.2 控制方法适用性分析77-78
- 4.4 小结78-79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79-81
- 5.1 工作总结79
- 5.2 工作展望79-81
- 参考文献81-84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84-85
- 致谢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明,陈艳艳,安志强;北京奥运行人交通组织初探[J];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01期
2 ;福州:"行人交通意识"调查[J];安全与健康;2004年20期
3 李珊珊;钱大琳;王九州;;考虑行人减速避让的改进社会力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3期
4 ;行人闯红灯何时休?[J];汽车与安全;2009年07期
5 陈然,董力耘;中国大都市行人交通特征的实测和初步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孙智勇;葛书芳;荣建;李美玲;;行人交通的数据采集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薛智规;胡列格;;优化行人过街交通组织的方法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7年01期
8 张贵宾;李明辉;赵金凤;万晶晶;;行人过街需要分析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7年03期
9 吴玲玲;;建设以人为本的行人过街设施[J];交通与运输;2007年05期
10 郑为中;彭征;钟淑琴;;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行人交通信息导向系统——广州市行人指示标识系统解析[J];广东科技;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鲍涵;;行人与机动车交通系统优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滋容;黄如妙;施学荣;陈文粹;周欣怡;;台北市“礼让行人”之推动工作与展望[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3 景超;王殿海;梁潇;;路段人行横道行人过街行为心理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郑为中;彭征;钟淑琴;;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导向信息服务系统——广州市行人指示标识系统解析[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高鹏;王田田;周志永;万浩;;青岛市世界园艺博览会行人交通三维仿真与结果评估[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6 陈茜;谢鑫鑫;;大型活动行人消散仿真模拟[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中岳;王啸君;;轨道车站及地下空间行人仿真模型行为参数标定[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徐绍伟;姜英华;张国堂;周士琪;;行人与机动车乘员交通损伤及伤残的比较研究[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润沣;行人交通违法治理还需多管齐下[N];兰州日报;2012年
2 袁云才;行人闯红灯挨罚警醒交通陋习[N];长沙晚报;2012年
3 杨涛;行人“生病”,单位吃药?[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4 何雪华 李佳亮;广州:行人违法通报单位[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
5 滕朝阳;由违法行人的血得到的教训[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
6 杨涛;行人“犯病”让单位“吃药”有效吗[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7 张仕洪;荆门专项整治行人交通违法[N];湖北日报;2008年
8 陈志刚 吴存庆;兰州集中整治行人交通违法[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8年
9 朱忠保;行人违章与环保缺位[N];中国保险报;2010年
10 杨涛;株连式治理有悖法治精神[N];法制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欢欢;行人流和疏散动力学的宏微观建模和模拟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刘晓栋;行人相向流和进入流的实验与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孙立光;步行设施内的行人行为微观仿真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4 郭烈;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辆前方行人检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孙迪;行人过街交通行为分析建模[D];吉林大学;2012年
6 景超;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冠军;行人下肢的碰撞损伤特性及相关参数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张伟;大型公共场所行人交通状态评价及其应急疏散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岳昊;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流仿真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马剑;相向行人流自组织行为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庆熊;行人同伴群交通行为建模与仿真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劲宏;交叉口行人过街通行能力与过街设施选取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李晓旭;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分析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范箫翔;M1类车辆致行人下肢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泽高;多出口室内行人疏散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高彦超;路段平面过街设施合理设置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7 庞雅静;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过街安全评价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8 刘丽娟;城市道路路段行人过街行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9 蔡晓斐;重庆主城区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10 张勤;考虑行人因素的交叉口信号最优控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路段行人过街特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8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