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行为心理的地铁站通道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17:54
  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地铁以其运量大、耗能少等优势已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国内城市对地铁建设领域的关注与支持,地铁站已成为城市中重要的功能节点,并形成以通道为主要脉络串联城市节点的接驳方式吸引着人们的集散与驻留,如何提升环境品质已成为地铁站设计研究的重点。但当今设计在功能、形式至上的追逐下,漠视了使用主体的需要,受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设计窘境使其所呈现的答案不容乐观,存在制约乘客行为、忽视乘客心理等诸多问题。交通的日益通达、物质条件的逐步丰裕,使得人们对良好通道空间环境的呼唤声也愈发振聋发聩。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应对当下的设计桎梏予以充分的自省,回归主体需求探索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本文意在回应时代的呼唤,正视使用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关系,满足乘客在地铁站通道空间环境中的需求,为其提供安全舒适且充满活力的通行环境。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架构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提出问题。从研究背景出发,论证对地铁站研究的迫切性、以通道空间切入的可能性、以行为心理为出发点对地铁站通道空间研究的必要性,明确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章分析问题。基于实际案例分析与实地调研,探讨地铁站通道空间的...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行为心理的地铁站通道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我国地铁建设发展历程

趋势图,里程,趋势,地铁


(1)地铁建设的增长态势 大量机动车的增长势必会对经济、交通、环境、社会乃至民生产生重大影响,发展、建设地铁是全球性的必然选择。1863年世界上首条地铁线路在英国伦敦建成,由此至 2018 年底的 155 年中,全球已有 179 个城市开通了地铁线路,总里程累计超过 1.4 万千米[1]。我国由于受到社会、技术、经济等多方面要素的制约,于上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开始投入到地铁建设中,稍滞后于西方国家。而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发展成果与经济实力使得各大城市逐步具备修建地铁的条件,无疑是为地铁大厦的落成夯筑了基石。与此同时,城市规模和城市密集度也在不断地扩展与提高,城市中机动交通急剧增长、人口集聚化集中,造成了诸如交通拥堵、城市蔓延等城市病。在此形式下,顺应我国国情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城市的交通难题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以地铁为主导的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迎来了跃进式的发展契机。国内地铁建设热潮的钟声自此敲响,近年来更是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各大、中城市都陆续迈入了“地铁时代”,拉开了修建地铁的大幕,如图 1-1、图 1-2 所示。

现状,通道,空间


c) 流线交叉冲撞 d) 无方位标识 e) 乘客聚集寻找信息图 1-3 通道空间现状之通行不便(2)对心理的忽视导致环境欠佳 在如今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希望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得到放松,地铁乘客也不例外。但现实中多种因素的制约使地铁站所呈现的答案不尽人意,在空间品质的设计中对乘客心理的关注程度不足甚至缺失,不但没有使人得到放松,反而给人施加了另一块压力砝码。首先是空间尺度的不适。由于规划时序性的缺乏,对地下空间进行迅猛架接使得通道空间往往距离长、高差大,从心理上给人以疲惫感,加之空间低矮、隔绝自然采光,设计千篇一律,造就了通道空间的封闭沉闷,行人在此更容易焦虑紧张。过窄过暗的通道既不能在人流密集时起到有效疏导交通的作用,也让人产生拥挤不安的压抑感受。其次是空间层次感的有待提高,过于单调和乏味的界面设计无法吸引人在此驻足停留,乘客匆匆的步伐之外,只有停留等待与寻觅路径时的张望,在此情况下,通道空间环境自然不容易获得美学上的关切和考量[4]。此外,环境氛围的缺失使人们对通道空间产生了固有的消极印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8年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与分析[J]. 韩宝明,代位,张红健.  都市快轨交通. 2019(01)
[2]突发大客流下地铁协调限流优化模型[J]. 冯树民,陈勇,辛梦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9(02)
[3]地铁站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以杭州地铁4号线市民中心站为例[J]. 汪军,鲁琪.  科技创新导报. 2018(19)
[4]深圳地铁1号线不同类型车站客流时间分布特征研究[J]. 平少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8(06)
[5]空间物理秩序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J]. 路红,张心园,韦文琦,刘毅.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3)
[6]基于心流体验理论的大体量建筑步行通达性影响因子演绎构建[J]. 王冰冰,康健.  新建筑. 2016(06)
[7]国际动态[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04)
[8]营造地铁站域慢行空间激发城市活力——天津、香港地铁站点探析与启示[J]. 牛彦龙,严建伟.  建筑与文化. 2015(09)
[9]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接驳”概念的建立及其特性[J]. 褚冬竹,何青铭,魏书祥.  新建筑. 2015(02)
[10]细节决定生死——2015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设计细节反思[J]. 刘月琴,林选泉.  园林. 2015(03)

博士论文
[1]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D]. 刘文.东南大学 2016
[2]武汉城市住区步行友好性研究[D]. 彭雷.华中科技大学 2015
[3]地铁站域空间标识系统的地域性体系研究[D]. 汤雅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4]城市道路的人性化空间[D]. 韦宝伴.华南理工大学 2013
[5]基于时空视角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耦合发展研究[D]. 盛来芳.北京交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行为心理的居住建筑跨层空间设计研究[D]. 李爽.大连理工大学 2018
[2]安全与弹性—应对波动客流的轨道交通站点空间设计策略[D]. 颜家智.重庆大学 2018
[3]大城市机动化发展态势分析及对策研究[D]. 张廷侠.清华大学 2017
[4]伦敦地铁站房特色及其对西安地铁建设的启示研究[D]. 巨怡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5]基于行为需求的地铁站内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 杨帆.中国矿业大学 2016
[6]基于SD语义分析法的高校女生宿舍设计策略研究[D]. 刘晓丹.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7]寒地城市地铁出入口设计研究[D]. 杜煜.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8]成都市地铁站点地区步行环境优化设计研究[D]. 赵艺羽.西南交通大学 2014
[9]“一线一景”式地铁出入口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徐婷.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
[10]地铁综合体出入口设置研究[D]. 赵义军.西南交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38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38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2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