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曲线半径下的新老驾驶员驾驶行为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23:06
本文关键词:不同曲线半径下的新老驾驶员驾驶行为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路网的逐步完善,公路运输已经成为了物资输送、人员出行的主要选择。道路交通日益发展的同时,道路交通的安全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据统计,发生在二级及以下的平曲线双车道公路的交通事故比例较高,并且与驾驶员主观认知相关的交通事故占较大比例。针对道路交通的安全问题,国内外学者从驾驶行为模型、交通安全风险、弯道轨迹分布特性、弯道速度特性等多个方向进行了研究,但从驾驶员主观方向,以驾驶员在弯道的驾驶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却较少,并且尚未从新老驾驶员主观角度出发,研究新老驾驶员在曲线道路的驾驶行为差异性。而新老驾驶员由于驾驶经验的差异,在弯道路段采取的驾驶行为存在差异,且新老驾驶员的交通事故比例也存在差异,因此,深入研究新老驾驶员在曲线道路行驶时的行为差异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弯道路段的道路景观特点及其对弯道交通安全的影响,总结了新老驾驶员在危险感受方面的主要差异,归纳了弯道道路线性特征和交通特征对弯道行车安全的主要影响,其次对车辆的转弯特性、轮胎偏移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车辆在曲线路段运行时,侧滑、侧翻的形成机制,据此总结出车辆在曲线路段行驶时侧向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实地实验的方式,组织新老驾驶员实地驾车实验,采集了新老驾驶员在弯道路段的行驶数据,选定速度、轨迹、匀速点、加速点、反应时间为研究变量,定量地分析了新老驾驶员在弯道路段的驾驶行为特点。该研究可为驾驶培训、道路线性设计、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事故预防等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交通安全 曲线路段 驾驶行为 新老驾驶员 差异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2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16-18
- 1.3.1 研究方法16
- 1.3.2 研究内容16-18
- 1.4 技术路线18-19
- 第2章 弯道路段行驶的安全影响分析19-29
- 2.1 弯道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19-23
- 2.1.1 弯道特征分析19-20
- 2.1.2 弯道视距分析20-22
- 2.1.3 驾驶员弯道行驶特性分析22-23
- 2.2 驾驶员个性特征与危险感受23-26
- 2.2.1 驾驶经验与危险感受23-24
- 2.2.2 性别与危险感受24
- 2.2.3 人格特质与危险感受24-26
- 2.3 道路特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26-28
- 2.3.1 道路线性特征对行车安全的影响26-27
- 2.3.2 道路交通特征对行车安全的影响27-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弯道路段车辆运行安全性分析29-37
- 3.1 车辆在弯道行驶基础分析29-31
- 3.1.1 车辆在弯道的转向原理分析29-30
- 3.1.2 轮胎偏移特性分析30-31
- 3.2 车辆在弯道行驶的侧向稳定性分析31-35
- 3.2.1 车辆在弯道路段的侧翻临界状态分析31-33
- 3.2.2 曲线路段车辆侧滑分析33-35
- 3.2.3 影响车辆弯道行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35
- 3.3 车辆在弯道行驶事故形态概述35-36
- 3.4 本章小结36-37
- 第4章 新老驾驶员弯道行驶特性实验设计37-45
- 4.1 实验总体设计37-38
- 4.2 实验准备38-42
- 4.2.1 实验人员选取38
- 4.2.2 实验车辆38
- 4.2.3 实验时间38-39
- 4.2.4 实验路段39
- 4.2.5 实验主要设备39-41
- 4.2.6 行驶方向与轨迹41-42
- 4.3 实验过程42-43
- 4.4 实验数据采集方法介绍43-45
- 4.4.1 驾驶员速度及轨迹采集43
- 4.4.2 驾驶员反应时间的采集43-45
- 第5章 新老驾驶员弯道行驶特性分析45-59
- 5.1 差异性分析理论基础45-47
- 5.1.1 相关性分析45
- 5.1.2 独立样本T检验45-46
- 5.1.3 配对样本T检验46-47
- 5.1.4 列联表分析47
- 5.2 新老驾驶员弯道路段行车速度变化规律47-49
- 5.3 新老驾驶员弯道路段匀速点加速点选择分析49-53
- 5.3.1 不同半径弯道匀速点选择分析49-51
- 5.3.2 不同半径弯道加速点选择分析51-53
- 5.4 新老驾驶员弯道行驶轨迹分析53-57
- 5.5 新老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分析57
- 5.6 总结57-59
- 第6章 弯道交通运行安全特性的提高59-63
- 6.1 新老驾驶员驾驶差异性特性59
- 6.2 驾驶培训手段59-61
- 6.3 道路方面61
- 6.4 车辆方面61-63
- 结论与展望63-65
- 致谢65-66
- 参考文献66-71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跃华;;驾驶员应防止情绪波动[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0年02期
2 王荣本,郭克友,储江伟,初秀民;适用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的人眼定位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5期
3 任有;许洪国;李显生;王维旭;许骏;;仿真追尾碰撞中驾驶员转向反应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年03期
4 马艳;王令;郭华;;驾驶员交通心理划分与个性化训练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S1期
5 李金库;;驾驶员综合特征对行车控制与紧急度判断的影响[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年03期
6 高菲;李向瑜;段立飞;王兵;;驾驶员前视行为特性的动态变化规律[J];汽车工程师;2010年02期
7 张敬磊;王晓原;;驾驶员行为仿真模型研究进展[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马爱静;毛建国;沈\
本文编号:293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3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