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隔震支座连续梁桥性能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8 12:52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已有地震灾害表明,桥梁结构在强震作用下有可能遭受破坏。单纯依靠增强墩柱强度来提高其抗震性能,必然受到经济、美观等因素的限制。减隔震技术的发展为提升桥梁抗震性能提供了新选项,其关键在于隔震装置性能及相应设计方法。为研发新型高性能隔震效果的隔震支座及相应隔震设计方法,本文在基于高耗能、自复位、防落梁、竖向抗拉等多功能需求下,提出了一种新型隔震支座,对支座的力学性能、隔震效果、参数敏感性等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基于性能化设计理念,开展了基于位移的隔震桥梁设计方法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现有桥梁用隔震支座在历次震害中的缺憾及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性能隔震支座,并对其独有构造、隔震机理和传力过程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描述,提出了相应的简化力学模型。2、为对比新型隔震支座的隔震性能,以桥梁工程中常用的板式橡胶支座为比较对象,选取一座大跨钢-混组合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板式橡胶支座在不同橡胶剪切模量、不同支座布置方案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隔震效果,及其对水平地震力和主梁位移响应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了采用板式橡胶支座隔震时的...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阪神地震中钢箱梁的屈曲破坏(2)上部结构移位
岷江大桥震害
主梁落梁震害(4)支座及连接部位震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梁式桥板式橡胶支座的合理计算模型研究[J]. 张颖周,夏修身,韦性涵. 世界桥梁. 2017(04)
[2]简支梁桥直接基于位移的减、隔震设计方法[J]. 罗红枝.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7(03)
[3]高阻尼橡胶支座竖向刚度试验研究[J]. 王建强,魏明明,李政,刘耀东,赵军. 建筑科学. 2016(03)
[4]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J]. 李冲,王克海,惠迎新,吴刚.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3)
[5]基于位移的中等跨径减隔震桥梁抗震设计方法[J]. 石岩,王东升,孙治国.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2)
[6]非规则连续梁桥减隔震支座的合理布置[J]. 王瑞龙,李建中,庄鑫,夏修身. 世界地震工程. 2015(01)
[7]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中的等效阻尼模型的研究[J]. 马恺泽,鄢红良,刘伯权,梁兴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3(04)
[8]板式橡胶支座桥梁地震位移控制方法[J]. 汤虎,李建中. 中国公路学报. 2013(03)
[9]连续梁桥隔震方案比较[J]. 闫旭,贺金海,袁万城,党新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3(01)
[10]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相关性试验研究及其参数取值分析[J]. 沈朝勇,周福霖,崔杰,黄襄云,庄学真,马玉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2(06)
博士论文
[1]铅芯橡胶支座力学性能及其在桥梁工程中减、隔震应用的研究[D]. 吴彬.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003
硕士论文
[1]单自由度体系弹塑性反应谱研究及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D]. 何超.长安大学 2015
[2]设置粘滞阻尼器的连续梁桥地震响应及加固研究[D]. 刘军泉.兰州理工大学 2014
[3]基于Pushover分析的桥梁抗震研究[D]. 高依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4]地震工程中的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D]. 王毅.浙江大学 2011
[5]摩擦—弹簧三维复合隔震支座的参数设计与应用研究[D]. 蔡炎城.北京工业大学 2009
[6]复合隔震体系研究[D]. 麦敬波.广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43785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阪神地震中钢箱梁的屈曲破坏(2)上部结构移位
岷江大桥震害
主梁落梁震害(4)支座及连接部位震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梁式桥板式橡胶支座的合理计算模型研究[J]. 张颖周,夏修身,韦性涵. 世界桥梁. 2017(04)
[2]简支梁桥直接基于位移的减、隔震设计方法[J]. 罗红枝.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7(03)
[3]高阻尼橡胶支座竖向刚度试验研究[J]. 王建强,魏明明,李政,刘耀东,赵军. 建筑科学. 2016(03)
[4]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J]. 李冲,王克海,惠迎新,吴刚.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3)
[5]基于位移的中等跨径减隔震桥梁抗震设计方法[J]. 石岩,王东升,孙治国.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2)
[6]非规则连续梁桥减隔震支座的合理布置[J]. 王瑞龙,李建中,庄鑫,夏修身. 世界地震工程. 2015(01)
[7]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中的等效阻尼模型的研究[J]. 马恺泽,鄢红良,刘伯权,梁兴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3(04)
[8]板式橡胶支座桥梁地震位移控制方法[J]. 汤虎,李建中. 中国公路学报. 2013(03)
[9]连续梁桥隔震方案比较[J]. 闫旭,贺金海,袁万城,党新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3(01)
[10]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相关性试验研究及其参数取值分析[J]. 沈朝勇,周福霖,崔杰,黄襄云,庄学真,马玉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2(06)
博士论文
[1]铅芯橡胶支座力学性能及其在桥梁工程中减、隔震应用的研究[D]. 吴彬.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003
硕士论文
[1]单自由度体系弹塑性反应谱研究及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D]. 何超.长安大学 2015
[2]设置粘滞阻尼器的连续梁桥地震响应及加固研究[D]. 刘军泉.兰州理工大学 2014
[3]基于Pushover分析的桥梁抗震研究[D]. 高依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4]地震工程中的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D]. 王毅.浙江大学 2011
[5]摩擦—弹簧三维复合隔震支座的参数设计与应用研究[D]. 蔡炎城.北京工业大学 2009
[6]复合隔震体系研究[D]. 麦敬波.广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43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43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