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岭隧道施工期静态与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1-01-01 04:37
为对隧道施工风险做出及时、准确判断,以便现场采取相应工程措施,预防隧道大变形、塌方灾害的发生,将多级加权迭代法和功效系数法应用于隧道定性与定量风险评价中,建立山岭隧道施工静态与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基于我国300多例隧道大变形、坍塌案例的统计分析,建立以地质、设计和施工因素为指标的静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指标打分标准;此外,将风险分析与监控量测相结合,确定动态风险评价指标。在对风口山隧道风险因素及监控量测分析基础之上,运用该模型对风口山隧道进行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山岭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经验。
【文章来源】: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0年10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山岭隧道静态与动态风险评估流程图
在参考文献[5]中200余座隧道大变形、坍塌案例基础上,再根据收集的近100座实例的统计分析,归纳出影响山岭隧道施工期大变形、坍塌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地质因素、设计因素和施工因素。因此把地质因素、设计因素和施工因素作为静态风险评估的1级指标,对每个1级指标进一步细分作为2级指标,根据各级指标相互关系,建立隧道大变形、坍塌静态风险2级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图,如图2所示。
通过对案例影响因素分析,统计分析每一个因素所占的比例,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出施工期各因素对大变形影响概率如图3所示,并确立各指标量化明细,如表1所示。2.1.2 动态指标体系
本文编号:2950925
【文章来源】: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0年10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山岭隧道静态与动态风险评估流程图
在参考文献[5]中200余座隧道大变形、坍塌案例基础上,再根据收集的近100座实例的统计分析,归纳出影响山岭隧道施工期大变形、坍塌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地质因素、设计因素和施工因素。因此把地质因素、设计因素和施工因素作为静态风险评估的1级指标,对每个1级指标进一步细分作为2级指标,根据各级指标相互关系,建立隧道大变形、坍塌静态风险2级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图,如图2所示。
通过对案例影响因素分析,统计分析每一个因素所占的比例,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出施工期各因素对大变形影响概率如图3所示,并确立各指标量化明细,如表1所示。2.1.2 动态指标体系
本文编号:2950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50925.html